銀生節度,唐代南詔政治區劃之一。亦稱開南節度。出自《雲南志》(《蠻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生節度
- 別名:開南節度
- 性質:南詔政治區劃之一
- 朝代:唐代
銀生節度,唐代南詔政治區劃之一。亦稱開南節度。出自《雲南志》(《蠻書》)。
南詔時期,鎮沅稱為柳追和城,屬於銀生節度地宋金齒部地管轄。南詔政區為六賧,八節度。其賧為重鎮,節度為外府。八節度即:雲南、拓東、寧北、鐵橋、永昌、開南、銀生、麗水。開南節度管轄:威遠城(景谷)、柳追和城(鎮沅)...
銀生節度管轄:“茫乃道(景洪)並黑齒等類十部落皆屬焉”。乾符六年(879年)《新唐書、南詔傳》載:“有十賧、六節度、二都督。”其間,開南節度並於銀生城,據《中國歷史地圖集》,銀生節度轄:銀生城(景東)、開南城(文...
易武在唐代屬南詔銀生節度管轄,元代屬車裡軍民路,明代屬車裡宣慰司,明隆慶四年(1570年)車裡宣慰將其轄地劃分為十二個版納時,易武與倚邦、整董合為一個版納,稱版納整董,漢話則稱整董版納。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吳三桂將...
南詔蒙氏以屬銀生節度,徙的蠻蘇、張、周、段等十姓戌之,又開威遠等處,置威遠焉。後和泥(哈尼族)侵據其他。宋時,儂知高之黨竄居於此,和泥又開羅僰甸居之,後為么些、徙蠻、阿僰諸部所據。元時內附。置元江萬戶府。...
“南詔國”);765年,“勐舍龍”在“勐谷”(景東盆地)設銀生節度、統轄“勐谷”及其以南地區,“領有銀生城、開南城、威遠城、奉逸城、利潤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撲敗、通遺川、河普川、大銀孔等地”;今鎮沅縣境屬銀生節度...
937年,原“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谷”設銀生節度;1096年,大理國廢除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調整為八府、四郡、四鎮;今勐臘先屬銀生節度、後屬威楚府。1180年,“勐...
公元937年,前“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谷”置銀生節度;公元1096年,大理國廢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設八府、四郡、四鎮;今寧洱縣境先屬銀生節度、後屬威楚府步日部。
唐朝,屬劍南道,瀾滄江以東區域(今景東、鎮沅、景谷、墨江、普洱、思茅、江城)屬濮子部,瀾滄江以西(今瀾滄、西盟、孟連)屬望部和茫部;唐南詔國時期,建立銀生節度,於景東設銀生府,轄開南城、柳追和城(鎮沅)、威遠城(...
公元738年,“蒙舍”(巍山盆地)哀牢人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南詔國”;公元765年,南詔國在“蒙谷”(景東盆地)設銀生節度、統轄“蒙谷”及其以南地區,“領有銀生城、開南城、威遠城、奉逸城、利潤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撲敗、...
公元738年,“勐舍”(即“老虎之邦”、今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龍”(即“大老虎之國”、漢譯“南詔國”);公元765年,“勐舍龍”(南詔國)在“勐谷”(景東盆地)設銀生節度,統轄“勐谷”及其以南地區,“領有銀生城...
8—10世紀,勐泐政權屬唐代地方政權“南詔”銀生節度管轄。 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傣族首領帕雅真統一勐泐,在景洪建立“景龍金殿國”,屬南宋地方政權“大理”管轄。帕雅真奉天朝為“共主”,接受封建王朝的封號,其後,帕雅真之四子桑...
公元1096年,大理國將蒙舍啖與銀生節度合併為蒙舍鎮,轄巍山盆地以南至西雙版納等地。巍山屬大理國蒙舍鎮。公元1254年,元朝滅大理國。巍山屬元朝大理萬戶府。公元1343年,元朝軍隊進攻瑞麗江河谷盆地崛起的“勐卯弄”(麓川國)、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