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的童話

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的童話

《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的童話》收錄了銀河鐵道之夜;狼森與笊籬森、盜森;歐佩魯與白象;烏鴉的北斗七星;銀杏果;蜘蛛、蛞蝓與狸;虔十公園林;鹿舞的起源;水仙月第四日;大提琴手歌修;要求特別多的餐廳;月夜下的電線桿;貝之火;搓毒的署長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的童話
  • 譯者:王新禧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4102697, 7224102695
  • 作者:宮澤賢治
  •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227頁
  • 開本:32
  • 品牌:陝西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的童話》是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宮澤賢治 譯者:王新禧

圖書目錄

銀河鐵道之夜 001
狼森與笊籬森、盜森 050
歐佩魯與白象 058
烏鴉的北斗七星 066
銀杏果 073
蜘蛛、蛞蝓與狸 077
虔十公園林 088
鹿舞的起源 095
水仙月第四日 104
大提琴手歌修 112
要求特別多的餐廳 127
月夜下的電線桿 136
貝之火 142
搓毒的署長 158
橡子與山貓 163
雁童子 171
貓咪事務所 181
過雪原 190
葡萄汁 200
祭之夜 206
山葡萄與彩虹 211
猴子的凳子 215
夜鷹之星 221

序言

一直堅定地認為,如果宮澤賢治不是那樣過早地辭別人世,那他必定會成為日本的安徒生。
一、孤高短暫的一生
1896年8月27日,宮澤賢治(Miyazawa Kenji)出生於日本東北部岩手縣花捲町。岩手縣是日本最窮的縣之一,土地貧瘠、天災不斷,閉塞、嚴寒、貧窮,使得當地農民的生活極度困苦。不過宮澤賢治家因為經營當鋪、舊衣鋪,所以家境殷實。成長於優渥富裕的小天地,卻身處普遍窮困的大環境,這樣的矛盾反差,給自小就異常敏感的宮澤賢治內心深處帶來了重重的掙扎與省思。
受國小三四年級時的班主任八木英三的影響,宮澤賢治在童年時就展露出了文學才華。九歲那年,隨著第一首長詩《四季》(已失傳)那稚嫩的筆調在稿紙上鋪陳開來,宮澤賢治從此與童話和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1909年,13歲的宮澤賢治考入了盛岡中學。這時的他熱衷於製作植物和昆蟲標本,喜歡採集礦石,常漫步於大自然的山野中,大家都叫他“石孩小賢”。特別是岩手山,是宮澤賢治最常攀登的地方,從中所獲得的豐富的自然體驗,成為他日後創作靈感和素材的重要來源。
中學時代,宮澤賢治大量接觸到俄國作家的作品,奠定了文學素養的基礎。15歲時,由於中漆毒,他到志戶平溫泉療養,開始創作短歌,在國文寫作方面嶄露頭角。
除了熱愛文學與大自然外,宮澤賢治也常看佛書與哲學書。美國思想家愛默生的哲學著作讓他懂得了人的價值所在;片三正夫的《化學本論》,則對他物質觀、世界觀的形成,起了決定性影響。1914年,宮澤賢治讀到了島地大等編的《漢和對照妙法蓮華經》,深有感悟,遂轉而信奉日蓮宗。
1915年4月,不願意繼承家業壓榨農民的賢治,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盛岡高等農林學校,在此他正式開始文學創作,並首次發行同人誌,刊名《杜鵑花》。1918年,宮澤賢治寫出了童話處女作《蜘蛛、蛞蝓與狸》。次年,他以研究生的身份,受聘為郡立養蠶講座所的講師。
1921年,官澤賢治因為信奉日蓮宗的問題,與信奉淨土真宗的父親發生激烈衝突,再加上對以盤剝農民牟利的家業的反感,遂憤然離家出走,孤身來到東京。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一面在街頭勤勉布教,一面在東京大學赤門前的文信社謄寫講義,聊以餬口。日子雖然清苦,很多時候只有水和土豆充飢,但他的童話創作卻進入噴發期,作品數量大增。同年9月,在《愛國女性》雜誌發表了童話《過雪原》,領到了5日元的稿費,這是他生前唯一拿過稿費的作品。此外,《鹿舞的起源》、《要求特別多的餐廳》、《橡子與山貓》、《夜鷹之星》等童話名作,以及童謠《銀河》、短詩《冬天的素描》等,都創作於這一時期。
當妹妹敏子病危的訊息傳來後,宮澤賢治從東京回到了故鄉。為了守護妹妹,他決定留在當地。同年12月,賢治在稗貫農業學校找到一份教師的工作。教學之餘,他為學校創作精神歌、拉拉隊歌、進行歌等,並讓學生上演自己創作的戲劇。
1922年11月,妹妹敏子病重不治,離開了人世。他們兄妹的感情非常好,敏子芳華早逝,令官澤賢治深受打擊,悲痛欲絕,寫下了《松之針》、《永訣之朝》、《無聲慟哭》等詩篇。這一陰影所造成的喪失感,更加深了他對永恆世界的懷想。後來在劃時代的經典傑作《銀河鐵道之夜》里,敏子的身影便隱約顯現其中。
在任教四年多的時間裡,除去妹妹辭世那段時間外,賢治的業餘時間都在寫作。除了童話,他還創作了一批被稱為“心像速寫”的口語自由詩。不過,當時由於他的思想、作品、行為都與眾不同,所以難以得到支持與理解。他漠視那個時代關於童話的普遍潮流,以自身童話中“超強濃烈的個性”為那個時代的讀者所拋棄。1923年,他請弟弟將手稿送到出版社。但出版社拒絕出版。次年,28歲的賢治自費出版了童話集《要求特別多的餐廳》和詩集《春與修羅》。可惜他的作品生不逢時,幾乎沒有任何反響,極少有人問津,尤其是《春與修羅》大量積壓。文壇和讀者都忽視了這個身在北方偏遠農村中默默無聞的詩人。但對宮澤賢治來說,這些有什麼要緊呢?對一個真正的作家而言,重要的並非外部世界如何看自己,而是自己是否照心中所想,真正地去做了。
1926年,賢治在雜誌《月曜》發表《歐佩魯與白象》、《榻榻米童子的故事》、《貓咪事務所》等童話。這一年的4月,他辭去收入豐厚的教職,在花捲町郊外獨居自炊、開墾荒地,開始了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當時日本帝國窮兵黷武,造成農村民生凋敝,而日蓮宗勸人入世,捨身為天下眾生之幸福而行事。因此,自幼即目睹鄉土農民的悲慘境遇,對勞動人民寄予無限同情,並產生了贖罪感與獻身精神,同時還抱持著“農業是國家之基礎”思想的賢治,決心創造一個無貧窮且充滿藝術美的家園,以無私的奉獻為眾生真正的幸福而努力。
於是他以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精神、刻苦自立的堅毅性格,扛起鋤頭,腳踏實地,全身心致力於土壤的改良與農業科學知識的普及,用夢想與汗水一寸一寸地耕耘殘破的家園。他手把手教導農民改進水稻栽培方法;為解決稻熱病和旱災四處奔走;時時巡視附近的農村,指導農民提高施肥技術,並建起好幾所肥料設計事務所。他不依靠任何組織,未加入任何政黨派別,運用科學知識扶貧救災,與水深火熱中的農民同甘苦、共命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以慈悲為懷、以苦行為人生使命、以知識為工具,在為民造福的過程中探索人生,實現自身的存在價值。
在努力改善農民生產環境的同時,賢治也注重對農民精神領域的改造。他發起成立了“羅須地人協會”,旨在傳授農藝科學、文化知識。他白天帶著地圖、農具、水桶埋頭耕種,夜晚在農業技術講習所為農民上課,講解稻作法、土壤學、植物學等農業知識。他向農民宣傳藝術的重要性,帶領農民欣賞音樂並演出戲劇、為農家小孩講童話故事、在田野間舉辦合奏樂團鑑賞會……他漫步在田地之間,遙望山野、天空、銀河;他穿行在夜幕當中,為孩子們描繪天上的星座;他被貧苦的農民簇擁在中間,向他們講述群山之外的科學、文化、希望。他把生命的每分每秒都用於實現心中的“理想鄉”,用於建立夢中的“美麗新世界”。無暇談情說愛,顧不上完整的睡眠和用餐。這所有的一切,都印證了他在論文《農民藝術概論》的序言中所寫的那句名言:“在全世界變得幸福之前,沒有個人幸福可言。”他像孩子般追逐著這個主題,將自己改革農村的理想以文學形式表達出來,創作了大量獨具生態意識的詩歌和童話,人們從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對土地的熱情、對農民的熱愛。“使多災多難、艱辛苦痛的生命得到安撫。”幸福的本義或許就在於此。
1928年,因東北地方氣候不順,持續暴曬引起了稻熱病,宮澤賢治耗盡心力,奔波各地尋求對策,過度勞累再加上營養失調,使他在年底患上了急性肺炎。從此以後,在生命僅剩的五年時間裡,他病勢纏綿,時好時壞,大多數時候只能躺在病床上休養。1931年,他完成了童話《風又三郎》,之後身體略好,便應聘成為碎石工廠的技師,研究改良石灰石製法。為了宣傳販賣碳酸石灰,他背著四十公斤的樣品前往東京,不堪重負的身體再度發熱,他在途中寫下了遺書。好不容易返鄉後,他深知來日無多,雖然臥病在床,反而更加積極地寫作、改稿。在肺癆啃噬著他曾經顫抖歌唱的胸膛,咳出最後一捧殷紅之前,他不斷地修改一生的傑作《銀河鐵道之夜》,並創作了後來膾炙人口的詩歌《不怕風雨》。1932年3月,他又在《兒童文學》發表了《古斯克·布多力傳記》。作品中為了廣大農民的生計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布多力,正是宮澤賢治對自己的真實寫照。
1933年,積勞成疾的宮澤賢治因病情急劇惡化,大咯血,於9月21日下午1點30分溘然長逝,終年37歲。他最後的遺言是:“今夜的電燈真暗啊!”
二、不朽名作的魅力
賢治告別了他短暫的人生,遺留下大批手稿,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未完成作品。雖然他創作了近百篇童話和一千多首詩歌,數量頗豐,可惜鮮有發表。他那超越常規的人生選擇和深刻思想,根本無法被親友以及當時的讀者所理解,沒有掌聲,無人喝彩。在人們眼中,他不過是一名充滿了幻想和熱情卻脫離實際的理想主義者。
然而,和凡·高一樣,生前藉藉無名的賢治,歿後卻聲名大噪。在他去世後不久,友人開始整理他於病苦歲月里寫下的零亂手稿,才驚訝地發現展現在眼前的童話世界,竟是那么的充滿無限想像,耐人尋味且寓意深遠。作品中所表現出的人道主義、和平主義、環保主義等思想更是發人深省。
在草野心平等人的努力下,通過認真細緻的調查整理,宮澤賢治的許多遺作終於得到發表。隨後問世的全集,更是在徹底調查原稿的基礎上,系統收錄了他所有的定稿、未定稿及殘篇。由此,他的作品開始被文壇重視,日漸得到大眾的矚目和尊重。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價值不斷被挖掘、探究、認可。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請讀者自由投票,選出“一千年來你最喜愛的日本文學家”,宮澤賢治越過大名鼎鼎的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大江健三郎、太宰治等,排名第四。曾經在文學上孤獨奮戰,身後卻突然變為耀眼的星辰,這種極度的名聲仿佛是上帝為了寬慰他而施加的某種迅捷的神跡,又似乎是大眾向在生前被他們忽略和漠視的作家遲來的致敬和致歉。他成了熱情的浪漫主義詩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童話大師、傑出的農藝改革者、悲天憫人的宗教思想家、代表日本的國民作家。他以各種榮耀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一切光環、美譽、盛名,在他去世後都降臨了。儘管此時身在天國的賢治,已不需要這些凡間的虛名。
宮澤賢治在日本的知名度,已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作為令人交口稱譽的偉大詩人與兒童文學巨匠,日本各地的國小、國中教科書中,均可見到他的詩歌、童話。無論何種年齡、哪一階層的人,均或多或少讀過他的作品。那首《不怕風雨》的詩歌,更是盡人皆知。家鄉人為紀念他,特意建造了宮澤賢治紀念館、宮澤賢治童話村、宮澤賢治夢幻館等,前往參觀訪問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代表作《銀河鐵道之夜》、《大提琴手歌修》、《風又三郎》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動畫;以他作品主人公命名的食品、商品更是數不勝數。日本國內的官澤賢治研究團體多如牛毛,除了對他的作品詳加論考外,也對他的背景、思想、觀念,作了全方位的探討。他的絕大多數作品,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傳播,受到歐美亞各國人民的喜愛。
之所以掀起巨大而廣泛的宮澤熱潮和研究風尚,並有逐漸將其神化的傾向,在於宮澤賢治的作品本身所蘊藏的深刻內涵,令後世仿佛永遠探究不盡。作為一名特立獨行的作家,他的童話多以浪漫與幻想的虛構世界為主題,充滿了理想主義氣息,又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一篇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其文字雋永、耐人尋味,雖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但敏銳的筆觸、豐富的創造力與深刻的情感已悉數融於作品中。鋪陳開來,滿紙俱是淡淡的哀愁和平靜的憂鬱,反覆閱讀,方能體會背後的無盡深意,令人在掩卷之餘,不免沉思再三。若沒有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哲學功底,是寫不出這些文字的。
讀宮澤賢治的童話和詩歌,一定要靜下心來讀。因為他是一個有著寧靜心靈並且感性的人,屬於棲居的生態詩人和作家。“我講述的這些故事,都是森林、原野、鐵道線、彩虹和月光賦予我的。我要將這些仿佛真實發生過的事,原原本本地寫下來。”這是宮澤賢治在1925年為自己生前唯一出版的童話集《要求特別多的餐廳》所寫的廣告詞,高度濃縮並提煉了他作品的本質所在。 “將世界原原本本地寫下來。”這是宮澤賢治的理想。他描繪的是現實的世界,但又與普通人所認知的世界完全不同。他筆下的世界,其實是他內心苦苦追尋的夢的世界,他自己正是一位織夢人。
他的那些作品,與他的生命一樣,單純而又複雜。單純在於,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是一個純粹的、博愛的、真摯的人,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夢想中,燃燒著生命不停地進行著文學創作。他的句子簡潔明了,卻不流於膚淺,偏重於平民的語言風格,恰到好處地詮釋了他對純淨世界的嚮往。他用敏銳的感受力,用透明的心靈在寫,那充滿激情、詩詞般優美清麗的文筆,寄寓著浪漫悲劇式的深意,總是流露出那么一種純真,使人久已麻木的心靈脫離軀殼,飛向一望無際的田野、飛向蔥鬱翠綠的森林、飛向高遠湛藍的天空,融入廣闊無垠的愛與感悟中。這是一個永遠懷抱童心的詩人,帶著唯美主義的傷感,所寫下的觸及靈魂的生命之作,讓讀者在美到達極致的瞬問,流下孩童般的熱淚。
而他的複雜多變,在於他的難以定位,在於他的作品所蘊涵的驚人多樣性和多變性,給予讀者諸多思考的方向以及想像的空間。生活蠶食著宮澤賢治的精神,他遊走於夢幻與現實之間,艱難維持著追求夢想與維持生活這兩種選擇的平衡。雖然他熱烈地嚮往美好,卻終究被現實打倒。他的內心和那個時代追求烏托邦的人一樣,必定在激烈地衝突著,進而在童話中掙扎著。對生與死、命運與幸福的思考,使得他的文字光暗交織、忽明忽昧、善惡並存。天真可愛的孩子偶爾會露出一絲邪惡,明朗的開始並不意味著有同樣圓滿的結束。盛放於頭腦中的熱望與狂野、抽象與具象、集中與游離,使他既是一首活生生的詩,在一片熱戀的土地上,孤高悲傷地用瘦弱清癯的身體和文人的手,播撒著種子,使人內心平靜、溫暖;又像是一位懷抱哲學情感的文藝改革家,嘗試著創立一種地域文化和審美實踐,從根本上打破流行於都市的假想,讓經絡里的血翻沸,讓人心的峽谷里傳出嘆息的回音。
他是花匠,辛勞乾自我的花園中,沉溺在五彩繽紛的幻想中,無視周圍寒冷的黑暗。他低垂著頭,以一種孤僻的情緒,突兀地站在高高的山岡上,天空烏雲密布,遠處的山頂白雪皚皚。他的臉埋在豎起的大衣領子裡,俯瞰著深夜山下的萬家燈火,為宇宙、人類、永恆的世界而憂傷。四野茫茫,風吹來時仿佛繞過了他,滌盪著沒有邊際的空間。在天與地之間,他的身影如此孤單。
現實的殘酷造就了宮澤賢治的美好。他將趣味寫給了兒童,將對社會的諷刺與建言寫給青年,將對人性的批判和人道主義的博愛寫給中年人,將宗教的平和與慈悲寫給老人。在笨拙的外表下,花匠修剪出了一個讓入神往的童話花園。在那裡,月光溫柔、微風呢喃,現實與想像交錯,童稚與世事滄桑交融。那一篇篇清新質樸、令人百讀不厭的童話故事,或意象鮮明,或童趣十足,或不羈狂放,熔人、神、動植物與大自然於一爐,以共生為理想,追求大地的和諧,宛如一個迷人的宇宙,超越了時間的屏障和距離的阻隔,打破了“童”的限制,成為全年齡層共同閱讀的精品。
時間的長河總會為世人去蕪存菁,在浩浩書海中篩選出永恆的佳篇。正因有著如此壓倒性的文學魅力,宮澤賢治的作品並不因其肉體的死亡而消逝,反而催生了不朽的文學之魂,獲得了新生,走向了世界。
三、文學瑰寶一銀河鐵道之夜》
在宮澤賢治眾多的作品中,《銀河鐵道之夜》是公認的代表其文學成就最高峰的經典傑作,是散發不朽光輝的文學瑰寶,也是日本國文教材的必選內容。這篇童話賢治為之嘔心瀝血了八年,構思醞釀、加工潤色、反覆修改,但直到生命結束時,仍屬於未完之作。經過賢治研究者艱辛的考證與縝密的調查,確認其先後共有四稿,最初寫於1924年,但第一稿和第二稿僅殘留下一小部分。第三稿大約寫於1926年,第四稿寫於1931年左右。因此形成了“初期稿”和“最終稿”兩個版本。相應的,故事的結構也變化了四次,差異頗大。“初期稿”即第三稿,“最終稿”即第四稿,目前日文版《校本官澤賢治全集》將這兩稿都予以收錄。但即便是第四稿,官澤賢治也並不滿意,相信倘若天假以年,他依然會繼續修改下去。有觀點認為宮澤賢治抱有“沒有最終完成品”的獨特創作理念,他自己也有“永遠的未完成才是所謂的完成”的記述。所以我們現在讀到的《銀河鐵道之夜》,是一篇看似完整的不完全作品。
作為豐碑式的名作,《銀河鐵道之夜》為生活在凡間的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壯麗銀河間的憂傷故事。閃著美麗光芒的銀河鐵道列車騰空而起,賓士在四度空間中,帶著主人公喬邦尼遨遊璀璨神秘的銀河。一路上所見所聞,使他得以窺見生與死的奧秘,逐漸領悟到死亡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就像黑暗可以將各種色彩襯托得更為耀眼,在死亡面前,人們更能拿出勇氣,追尋真正的幸福。而銀河鐵道每一站的風景,則像一幅幅絢麗的彩畫,印象深刻地留在喬邦尼眼裡,也留在了讀者心中。
由純粹的文字美和玄妙的想像美交織而成的這篇童話,細膩、溫婉、神奇,充滿了無窮想像力。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專為孩子們而寫,其中很少涉及成年人的內心,總是充滿了孩子的天真純粹與誠摯的想像。然而,孩子的心又反映了現實世界的憂傷哀愁,喬邦尼和媽媽、同學康貝瑞拉以及其他乘客間的對話,構成了生命不同側面的鏡像,這些鏡像聚焦成一個焦點,成了宮澤賢治內心裡的聲音。所以,雖然它讓人冀望著某種美好,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這個不美好的世上,最美好的童話總是悲傷的。它們都是用飽受自我犧牲的崇高與孤獨所折磨的靈魂寫成的,滿溢著無邊的悲哀感,透明而悽美,原原本本地呈現出生命本身的重量。
故此,《銀河鐵道之夜》是賢治所有作品中最難理解的。透過自卑少年喬邦尼那顆孤冷之心所映射出的作者對孤獨、死亡、追求幸福等主題的思考,以及隱含在作品深層的作者的生死觀、哲學觀、宗教觀,還有眾多不明所指的意象,都遠遠超出了一般兒童文學的範疇。莫說孩子,即使是成年人,也覺得它晦澀難懂。
銀河空曠、坦蕩,列車賓士在夜的星空,似乎沒有方向,也無法預測終點將在何時何地到來。生命,就像這遙遠無依的茫然,充滿了未知,有過光明與黑暗、摯愛與哀愁,然後脆弱得好似掉進銀河的一顆星,瞬間沉沒於無垠的浩瀚。憂傷的少年啊,在人生虛妄而傷感的旅途中,就這樣緩慢悲傷地成長。也許你想要的,僅是些許的幸福和被這個世界所認同,卻無奈地總被排斥在外。但不要哭泣,你所搭乘的列車,終點不會是傷感的歸宿,而是銀河最深處幸福恬靜的天堂。
飛向夢想的銀河,微笑著的賢治遠離了現實生活中的苦澀。他那對純淨心靈的嚮往和對永恒生命的追求,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滅的印跡。77午後,在遙遠的中國,在一個個孤寂的寒夜,我默默地翻譯著宮澤賢治的一篇篇作品,憂傷包圍著我,心靈在產生共鳴,凡軀從深深苦悶中掙扎而出,插上夢想的雙翼,翱翔於高遠的長天!
王新禧
2012年5月譯序於福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