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繫結構與天體測量參數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朱紫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河繫結構與天體測量參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朱紫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 批准號:10673005
- 申請代碼:A1801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經費:44(萬元)
《銀河繫結構與天體測量參數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朱紫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銀河繫結構與天體測量參數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朱紫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結合未來Gaia銀河繫結構觀測和LAMOST銀河系巡天,利用現有恆星運動學觀測資料,開展銀河系在太陽附近精細運動學結構研究,用運動學...
銀河繫結構(galactic structure),天文學術語。總體結構是:銀河系物質的主要部分組成一個薄薄的圓盤,叫做“銀盤”,銀盤中心隆起的近似於球形的部分叫核球。在核球區域恆星高度密集,其中心有一個很小的緻密區,稱銀核。銀盤外面是一...
《利用BATC巡天數據研究銀河繫結構》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由杜翠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聯合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銀河系的研究在天體物理研究中占據著特別的地位。它既和恆星的形成和演化有密切關係又和星系乃至宇宙形成演化的研究密切聯繫。近...
對銀河繫結構、星團和星協動力學演化、雙星系統和特殊恆星的研究及宇宙學的研究,都需要依據大量的天體測量資料,這就對天體測量學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天體制量的手段,已從可見光觀測發展到射電波段,以及紅外、紫外、X射線和γ射線等...
《基於高精度脈澤天體測量的銀河系旋臂結構研究》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觀測站等單位,主要由徐燁等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 主要完成人:徐燁(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觀測站) 鄭興武(南京大學) 張波(中國科學院...
銀河系(英文:Milky Way Galaxy),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漩渦星系的一種),呈橢圓盤形,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最新研究表明銀河系擁有四條清晰明確且相當對稱的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銀河系的恆星數量約在1000億到4000億之間。銀...
銀河系的結構正像是我們了解的其它物質一樣,如果我們以更大的視點來看它,說它是某個巨型物質的一個分子或是一個組織細胞不是也很確切嗎?於是我們大膽構想一下,宇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我們這個星球乃至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只...
目前許多大型、先進的設備以及觀測計畫所得的海量觀測數據,特別是即將完成的LAMOST,為進一步在星系形成演化整體框架下詳細研究銀河系的結構和演化創造了條件,該方向的研究成為當今天體物理的熱點之一。從觀測和理論上而言,研究銀河繫結構和...
根據大量的天體測量、視向速度和多波段測光觀測數據,完成一部集合天體測量參數、視向速度數據和多波段測光資料的綜合星表,為銀河繫結構、運動學和動力學研究提供比較完備和可靠的數據來源,並根據未來新的觀測資料實現便利的實時更新。根據...
利用SPECFIND V2.0射電連續譜觀測資料和2mass近紅外巡天觀測資料的分析研究均發現,我們所測定出的銀道面相對目前所採用的銀道面相差0.°5。表明現行採用的銀道系對於研究銀河系精細結構具有顯著缺陷。對PPMXL和UCAC3兩部大型天體測量星表...
天文學還從總體上探索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整個宇宙的起源、結構、演化和未來的結局,這是天文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宇宙學的研究內容。分類 天文學按照研究的內容可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門分支學科。天體測量學是天文學...
它們的分布,有的反映了銀河系的大尺度結構,有的則與恆星的起源有關。研究這些星際分子,對於探索宇宙空間條件下的化學反應將有深刻影響。近幾十年來,隨著觀測手段的不斷革新,射電天文學在多個層次中發現的天體射電現象,不僅是光學...
十九世紀中葉,三種物理方法——分光學、光度學和照相術廣泛套用於天體的觀測研究以後,對天體的結構、化學組成、物理狀態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天體物理學開始成為天文學的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天體物理學的發展,促使天文觀測和研究...
甚長基線干涉陣列有能力測量天體位置的精細變動,因此科學家就可以利用最基本的三角法精確測量比之前更加遙遠天體的距離。天文學家表示,我們太陽所在的本旋臂其實一點都不小,也是銀河系內的主要結構,或許是英仙座旋臂的一個分支,亦或...
如:梅西耶星表67號天體(M67)即NGC2682,是一個銀河星團;M22即NGC6656,是一個球狀星團。一些亮星團還有自己的專門名稱,如昴星團、畢星團等。分類 疏散星團:由十幾顆到幾千顆恆星組成的,結構鬆散,形狀不規則的星團,主要分布在...
對疏散星團中星體所含鋰和鈹的研究,能夠使天文學家對其演變和內部結構有更多的了解。雖然氫原子核要到一千萬K的溫度才能聚變成氦,而鋰和鈹在二百五十萬至三百五十萬K時就不再存在。這一性質意味著星體所含元素和其內部元素混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