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80-100
厘米。莖粗約1
厘米,節間長5-10厘米,無毛。葉片稍肉質,
偏斜的卵狀三角形,寬大於長,長5-7(-11)厘米,寬11-16(-22)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稍偏斜心形,邊緣有不規則淺裂,裂片三角形,有不規則鋸齒,
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無毛,有時葉面具銀白色斑點,掌狀脈5-6條,向外基出脈3-4,向內基出脈2-3,
葉脈在葉面稍下凹,背面突起;葉柄長2.5-5厘米。
托葉卵狀三角形,長2-2.5厘米,寬1.2-1.5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兩面無毛。
聚傘
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花,總花梗長5-8厘米,無毛;苞片卵狀長圓形,長7-8毫米,寬3-4毫米,粉紅色,無毛。雄花:
花梗長2厘米;花被片4,粉紅色,外面2枚較大,近圓形,直徑2.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無毛,內面2枚較小,卵狀長圓形,長8-9毫米,寬4-5毫米,先端銳尖,無毛;
雄蕊多數,離生,花絲長約1毫米,
花葯倒卵狀長圓形,淡黃色,長約1毫米,藥隔先端鈍。雌花:花梗長約1厘米,花被片5(-6),粉紅色,外面最大1片闊卵形至近圓形,長1.5厘米,寬1.2厘米,先端銳尖,向內漸小,最內1枚卵狀長圓形,長1.2厘米,寬0.7厘米,先端銳尖,無毛;
子房長圓形,長0.7厘米,寬0.35厘米,3室,有不等3翅,每室胎座裂片2;花柱3,柱頭2分枝稍扁而螺旋扭曲。
蒴果具不等3翅,最大翅新月形,長5毫米,寬1.3厘米,其餘2翅不等,較狹小。花期長,幾全年可見。
產地生境
原產美洲;中國雲南中部及西南、南部均常見栽培。性喜溫暖,冬季要進溫室越冬,室溫不能低予15℃,需陽光充足,應適當控制水分。夏季生長適溫25℃左右,較耐寒,怕烈日強光,置蔭棚下保持濕潤,土壤要求微酸,監含較多腐殖質。
繁殖方法
可用扦插繁殖,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以伏天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上、中旬扦插成活率高。扦插方法是切取長約15厘米壯枝具三、四節為插穗,扦插在砂土中,適當澆水,置陰處,插後月餘生根,兩個月左右發芽,長出新葉後就可分苗。當伏天扦插生長到九、十月間就可上盆分栽。
栽培技術
盆土宜選擇肥沃、排水性能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培養土,為了有利於排水,原盆底孔要鑿大一些,並要施入基肥。生長期間要保持盆土濕潤,每2周施1次淡液肥,夏季和冬季停止施肥。平時需向葉面、地面噴水,以增加環境濕度。夏天氣溫不能超過30℃。忌陽光直射。故要採取遮陰、噴水等降溫措施;冬天溫度不能低於10℃,需進行保溫,並置於有散射光、通風良好的條件下培養。
銀星秋海棠叢生性不強,為了增加分枝,需進行摘心。同時在每年春季翻盆時,對植株進行強修剪,每根枝條的基部僅保留2-3個芽,促使新枝萌發。
主要價值
銀星秋海棠的莖、葉、花各具特色,可盆栽於陽台、走廊、會議室等處供觀賞。全植株可供藥用,味酸,性涼,有消腫、拔毒、止血等功能,外敷主治跌打腫痛、痛腫爛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