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斫, 山水畫技法名。畫山石先鉤出輪廓外形,謂之“鉤”,又用頭重尾輕、形如斧斫的皴筆(如斧劈皴、釘頭皴等),畫出山石的紋路以表現明暗凹凸,謂之“斫”。具體作畫未必先鉤後斫,也有鉤斫摻雜而用,根據各人作畫習慣和風格而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鉤斫
- 鉤斫:山水畫技法名
- 鉤:畫山石先鉤出輪廓外形
- 斫:畫出山石的紋路
歷史記載,特點,代表,與渲淡的區別,
歷史記載
南宗則王摩詰(維)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浩)、關(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熙)、米家父子(米芾和米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黃公望
、王蒙、倪瓚、吳鎮)。亦如六祖之後,有馬駒(馬祖道一)、雲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詰所謂:‘雲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意縱橫,參乎造化’者。東坡贊吳道子、王維壁畫,亦云:‘吾於維也無間然!’知言哉。”
特點
‘鉤斫’畫山石勾其輪廓、石紋,謂之鉤;於輪廓內用首重尾輕、形如斧斫的筆痕來表現明暗凹凸,謂之斫。“鉤斫”在繪畫指導中還是重“形”寫實。
代表
王維(701年—761年),一作(698年—759年),唐代傑出畫家、計人。字摩詰,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境)人。後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其作品魄力雄大,一變古來的鉤斫畫法,創渲談的破墨法。宋蘇東坡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與渲淡的區別
山水畫的分派依據的是風格技法方面的“渲淡”與“鉤斫”的不同。歷史上,禪宗的北宗在與南宗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逐漸勢微,在董其昌看來,山水畫的北宗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而他所推崇的則是南宗。
雖然董其昌強調“其人非南北”,但“南”、“北”還是容易令人誤解為畫家的籍貫;王維的地位被人為地抬高了;“渲淡”與“鉤斫”的概念含混,用來區分流派顯得過於簡單生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