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金印相技術

鉑金印相技術

鉑金印相技術1873年由英國人威廉·韋利斯(William Willis,1843-1923)發明,並申請了專利。鉑金印相在問世之後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直到1920年為止,它都被廣泛套用製作。包括藝術家Alfred Stieglitz和Imogen Cunningham等等。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原材料鉑的價值極具上漲,這一傳統印相技術被成本低廉製作簡便的銀鹽印相技術所取代。鉑金印相不得不走向了末路。在美國大師級人物Irving Penn的反覆試驗下,在1970年重現了鉑金印相。到今天,鉑金印相作品又再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鉑這一金屬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都非常之高。一幅鉑金印相作品,可以保存500—1000年不褪色,非常適宜製作收藏級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鉑金印相技術
  • 外文名:Platinum Prints
  • 發明時間:1873年
  • 發明人物:英國人William Willis
  • 技術特性:影調豐富不易褪色,可保存500年
  • 作品收藏:非常適宜製作收藏級作品
技術簡介,誕生和發展,名人事跡,

技術簡介

鉑金印相是眾多古典手工印相工藝中的一種,它以鉑系金屬為主要感光材料,用接觸印相的方法在日光或者紫外線下曬製圖片。鉑金印相寬廣的影調和影像的永恆性主要取決於鉑金印相要用到的金屬鉑,鉑是一種稀有貴金屬元素,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用鉑金印相法曬印的鉑金作品不僅具有絕對的永久性,還有獨特的質感。其影像具有濃郁的黑色,大幅度的影調層次,在各種光線下都能夠很好地表達客觀物象的質感、影紋和層次。

誕生和發展

攝影史上德國化學家費迪南德.蓋倫是第一個記錄了鉑鹽在陽光會發生化學反應和作用。這次之後在無數的科學家、攝影家的研究下,鉑金印相的發展被一步步的推進了。直到1859年,蘇格蘭攝影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博耐特經過一系列的實驗,在配上中加入了“鈀”,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張鈀鹽照片。人們把這種方法叫做“鉑鈀印相”。博耐特還舉辦了世界上第一鉑金印相作品。
到1873年,英國人威廉.威利斯是最後的成功者,他一直執著的尋找能夠永久保存影像的方法。終於他通過使用草酸鉀顯影以減少照片上的亞鐵鹽而獲得了長久保存照片的方法。這一年被確定為鉑金印相法誕生之年。
自從1880年之後,鉑金印相被廣泛的接受和套用,無數的攝影大師選擇鉑金影像,以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夠長久的保存下來。“美國當代攝影之父”Alfred Stieglitz(1864~1946),英國攝影家Peter Henry Emerson(1856~1939)等都留下了許多優秀的鉑金印相作品。到19世紀末,鉑金印相可以說占據了當時的主流印相工藝地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鉑金的奇缺和價格的飛升,鉑金印相的套用和發展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使得被評為“最偉大的藝術攝影家之一”的Erederick H Evans(1853~1943)和其他幾位攝影藝術大師幾乎放棄了攝影工作,拒絕使用其他印相方法,因為他認為沒有比鉑金印相更加完美的印相技法了。
想要復活這一已經消失了的攝影技法,是美國大師級人物Irving Penn,他從1960年代開始花費了近10年的時間反覆試驗,終於在1970年代發布了鉑金印相的作品。
而終於到了今天,有再一次誕生了憑藉鉑金印相製作的新作品。鉑金印相作品濃郁的色調,豐富且細膩的層次,以及極其完美的細節表現,使得攝影師的創作真正成為了永恆的瞬間。

名人事跡

影帝周潤發一向是攝影發燒友,他聯同十位攝影好友舉行「老餅相展」,更用到坊間少見的鉑金印相技術,實行要做到美感與矜貴並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