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鈞窯通史》全書分為三卷。190萬字。
上下卷分為四編十六章。導論部分綜述鈞窯史研究的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前沿理論方法,強調《鈞窯通史》的研究性史觀。一編四章重點梳理、敘述和分析鈞窯工藝美學和呈色機理、鈞窯的諸種起源學說、“官鈞”燒造年代和性質、以鈞瓷原產地為中心的鈞窯史綱,以及相關學術論爭。二編五章旨在以鈞瓷原產地為起點,以歷時態、縱貫性的視角追溯鈞窯文明縱向傳承的歷史路徑。三編三章側重以全球化視野勾勒鈞窯文明的空間性拓張。四編四章著力展述鈞瓷工藝、鈞瓷窯口、鈞瓷匠師、鈞窯史學史等鈞窯文明的幾個核心要素。
第三卷為圖錄卷,分為六編九章,收錄1500餘張彩色圖片,與上下卷篇章結構略有區別,以釉質釉色為核心,以時間為縱軸、以空間為橫軸建構鈞窯器物圖像通史,縱貫性地呈現全球化背景下鈞窯視覺演化的時空轉換,依次呈現鈞窯史前史,古代北方、南方鈞窯系之鐵系青藍釉、銅紅釉,原產地公辦瓷廠鈞瓷,新時期原產地鈞瓷的釉質釉色工藝新成就?(包括外來藝術家以鈞窯材質進行的藝術創造),以及中國港澳台地區和國外的鈞瓷工藝新進展。與上下卷相比,雖敘述方式有別,但也可獨立成書。
作者簡介
王洪偉,1971年12月出生於河南省禹縣(現禹州市)神垕鎮,社會學博士,文化地理學博士後。現任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所所長、文化部中原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大學藝術學院陶藝理論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社會學和人類學,文化地理學,中國陶瓷史。近十年來,首倡建構“中原陶瓷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推動中國陶瓷史的“中原轉向”“當代轉向”;倡導中國陶瓷史研究的方法論反思,以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前沿理論跨學科、綜合性地研究鈞窯文明,進而探究華夏文明連續性演化的邏輯機制;首倡打造中原陶瓷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成就斐然。近年申報獲批*、省級鈞窯研究課題十餘項;出版《傳統文化隱喻——禹州神垕鈞瓷文化產業現代性轉型的社會學研究》《中國鈞瓷藝人錄——政治、市場和技藝框架下傳統手工藝人的社會學敘事》《另一種鈞窯史——鈞瓷技藝的手工藝人口述及地方性知識想像》等鈞窯專著五部,發表鈞窯研究學術論文約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