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原料配方、窯變和高仿品鑑別的科學技術研究》是依託鄭州大學,由李國霞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鈞瓷原料配方、窯變和高仿品鑑別的科學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國霞
- 依託單位:鄭州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鈞窯是我國古代的著名瓷窯,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和科學內涵,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和仿製的對象;由於戰亂,其礦料來源、胎釉配方、燒制工藝失傳。.本項目擬採用多種現代分析技術探索解決鈞瓷恢復過程中遇到的若干關鍵難題:通過分析鈞官瓷和窯址附近礦料的微量和痕量元素組成,研究鈞官瓷的礦料來源和配方,建立鈞瓷原料分析的數學模型,設計能根據礦料快速計算配比的程式,減少更換礦料後反覆實驗新配方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研究鈞瓷窯變珍品、廢品釉色和組成、結構、燒制工藝等因素的關係,探索鈞瓷的窯變本質,為提高鈞瓷珍品燒成率提供科學依據;對比研究鈞官瓷和高仿鈞瓷的形貌、組成、結構、物相、物理性能等方面的異同,研究能正確區分鈞官瓷和高仿鈞瓷的界定指標和無損鑑別方法。.這些問題是研究古陶瓷內在特徵的基礎,是用自然科學手段鑑定古陶瓷和高仿陶瓷的基礎,是古為今用創造鈞瓷新品種的基礎。
結題摘要
鈞官瓷原料配方、窯變和高仿品鑑別一直是國內外陶瓷專家研究的熱點。本項目用多種現代分析技術研究了不同釉色鈞官瓷的原料配方、窯變特點和高仿品的鑑別方法,建立了鈞瓷原料分析的數學模型,最佳化和完善了古陶瓷和現代高檔藝術陶瓷資料庫管理系統,研究和開發了古陶瓷線上鑑別系統。研究結果表明:(1)葡萄紫和茄皮紫釉色鈞官瓷的原料來源和配方接近;海棠紅和雞血紅釉色鈞官瓷的原料來源和配方接近。藍中閃紫和醬中泛紅帶藍釉的原料來源和配方接近。(2)利用色彩分析系統、XRD,熱膨脹儀等,測量了6種銅紅釉鈞瓷的反射光譜、主波長、物相和最高燒成溫度,科學表征了這些古鈞官瓷的釉色和燒成情況。(3)鈞官瓷製作時施釉次數多達3次,每層釉都有分相產生。(4)紅色和紫色鈞瓷釉中的CuO含量高於0.1%,它們的呈色即與主著色元素Fe、Cu的氧化物含量、價態有關,也和燒制時還原溫度的高低有關。(5)同一窯爐不同部位的溫度和氣氛有所不同,造成樣品的分相形貌、物相和Fe、Cu等主要著色元素的價態不同;在高溫氣流的影響和攜帶下,Fe 和 Cu 的氧化物產生了漂移和富集;兩者共同作用,使鈞瓷的窯變釉色豐富多彩。(6)探索了部分仿古鈞瓷與鈞官瓷的鑑別方法。該研究成果可為深入研究古陶瓷的內在特徵,鑑別古陶瓷、進一步豐富現代陶瓷釉色提供科學依據,並為核分析、計算機技術在陶瓷考古方面的套用和交叉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