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首小吻盲蟲

鈍首小吻盲蟲

體長1.5-2mm(單體), 2.5-3mm(一鏈),s=16-32,n=12。無吻。胃在Ⅷ節,上皮細胞有細胞腔。隔膜腺在Ⅳ-Ⅵ節。腎管始於Ⅸ節,每節只一側有,並呈左右相間排列。背剛毛Ⅱ節始,每束髮狀和針狀剛毛各1條。髮狀剛毛細且短(68-92µm),無鋸齒。針狀剛毛(28-32µm)遠端分叉,叉間有1-2櫛齒(Ⅱ節無)。腹剛毛每束3-4條,Ⅱ節的最短(35µm),毛節靠近端,向後剛毛逐步加長(達40µm)且毛節靠遠端,前六節腹剛毛的運叉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鈍首小吻盲蟲
  • :動物界
  • :顫蚓目
  • :仙女蟲科
  • :小吻盲蟲屬
  • 分布區域:湖北。,淡水區域。
簡介,目名: 顫,科名,屬名,種名,分布描述,主要鑑別特徵,

簡介

目名: 顫

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

仙女蟲科 (Naididae ) ()

屬名

小吻盲蟲屬 (Pristinella Brinkhurst,1985 )

種名

鈍首小吻盲蟲 (Pristinella sima (Marcus, 1944) )

分布描述

湖北湖南江西。淡水。

主要鑑別特徵

體長1.5-2mm(單體), 2.5-3mm(一鏈),s=16-32,n=12。無吻。在Ⅷ節,上皮細胞有細胞腔。隔膜腺在Ⅳ-Ⅵ節。腎管始於Ⅸ節,每節只一側有,並呈左右相間排列。背剛毛Ⅱ節始,每束髮狀和針狀剛毛各1條。髮狀剛毛細且短(68-92µm),無鋸齒。針狀剛毛(28-32µm)遠端分叉,叉間有1-2櫛齒(Ⅱ節無)。腹剛毛每束3-4條,Ⅱ節的最短(35µm),毛節靠近端,向後剛毛逐步加長(達40µm)且毛節靠遠端,前六節腹剛毛的運叉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