釤(漢語漢字)

釤(漢語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釤讀作shān,是一種金屬元素,灰白色,有放射性,稀土金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釤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ˉ
  • 解釋:一種金屬元素
基本解釋,漢字解說,詳細解釋,古籍解釋,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洪武正韻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hānㄕㄢˉ
1. 一種金屬元素,灰白色,有放射性,稀土金屬
2. 姓。
其它字義
shànㄕㄢˋ
1. 割莊稼的刀:~鐮;~刀(均指把兒很長的大鐮刀)。
2. 掄開鐮刀割:~草。~麥。
3. 大鏟。
方言集匯
◎ 粵語:saam1
漢英互譯
scythe
◎ samarium

漢字解說

拼音:shān
繁體字:釤
釤的礦物質釤的礦物質
部首:釒,部外筆畫:3,總筆畫:8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3,總筆畫:11
五筆86&98:QET
五行:金
倉頡:XCHHH
筆順編號:31115333
四角號碼:8272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490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釤shān
〈名〉
(1) 稀土族的一種淡灰色發亮的金屬元素,尤其和鈰、釔以及釹相結合存在於稀土礦物中,在紅棕色化合物中是兩價的,在淡黃色化合物中是三價的 [samarium]——元素符號Sm
(2) 另見shàn
基本詞義
釤、銏shàn
〈名〉
釤鐮,一種把兒很長的大鐮刀,又叫“釤刀” [scythe]
推黃鋮以適釤鐮之持。——《抱朴子》
詞性變化
釤shàn
〈動〉
割,砍 [cut with a sickle;mow]。如:釤禾;釤竿
釤shàn
〈形〉
(1) 通“銛”(xiān)。銛利 [sharp]
我初至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
(2) 另見shān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所鑒切,音䀐。《玉篇》大鎌也。《韻會》鏟屬。《抱朴子·逸民卷》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韓愈·李大夫墓誌》鎛釤鉏斸。《注》釤,大鏟。斸,大鋤。
《集韻》思廉切,音銛。刀名。
《集韻》師鹹切《韻會》師銜切,𠀤音攕。人名。晉有沙樓國帥釤加。
姓。《晉書·東夷傳》釤加。
明有玉田人釤資。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sraːms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所鑒
去聲
二等
開口
去五十九鑒
ʂam
ʃam
ʃam
ʃam
ʃɣam
ʃɯam
ʂaɨm
shan4
sramh
shamm
大鎌所鑒切三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ꡮꡏ
sham
ʂam
去聲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師銜
二十一覃
平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