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賦》是當代古文名家楊威的代表作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釣魚島賦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賦
- 作者:楊威
基本信息,寫作背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釣魚島賦
文學體裁:賦
創作年代:當代
作者:楊威
寫作背景
釣魚島(釣魚島列島),由釣魚島(主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和3塊小島礁,即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飛瀨島等8個無人島礁組成。是中國固有領土,位於中國東海,距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基隆市約190千米,面積4.3838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1972年美國將其“行政管轄權”連同琉球一起“交給”日本,歷史上琉球並不屬於日本。中日釣魚島爭議由此產生。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
作品原文
釣魚島賦
楊威
◆九域恢闊,方輿拔五嶽之雄「1」;重溟蒼茫,海疆聳八島之秀「2」。憑嶄崖之峻極,東瞰琉球之標「3」;睎琉璃之泱漭,西合閩浙之流「4」。升巉岩以北睇,韓日之遙麓非遠「5」;凌崇岫以南顧,台灣之絕阜可瞻「6」。波潮匯涌,居四方之津要「7」;舟帆所湊,乃往來之喉襟「8」。嘉木叢茂,翔羽翮於高岡「9」;鱗介豐盈,蘊天寶於潛底「10」。含幽秘勝,表殊觀於遐方「11」;蓄珍藏奇,耀物華於裔壤「12」。
◆載案青簡,眇稽沿革「13」。披先秦之緗帙,《山海》述姑射之名「14」;閱隋室之玉冊,蘭台志高華之稱「15」。運移宋元,泉州執其董司「16」;時洎永樂,針經明其位次「17」。持符經行,楊載宣太祖之旨「18」;奉節東使,沈復遺《浮生》之篇「19」。汝貞纂修,曾入《籌海圖編》「20」;乾隆欽制,亦載德翊之繪「21」。鼎祚遷革,屢納乎轄界「22」;累葉統馭,每收於版籍「23」。觀斯鑿鑿史據,歸屬昭然「24」!
◆緬惟清季,治道幽昧「25」。主臣孱昏,師旅虛羸「26」。朽落之象寖露,頹墜之勢日微「27」。遂致列強交侵,金甌幅裂,邊埸成洞開之形,區縣被瓜分之恥「28」。則有東瀕倭國,蕞爾小邦,乘時崛起,肆厥鯨吞「29」。虜焰熾張,騁寇虐於甲午「30」;天光黯然,隕龍纛於煙波「31」。哀卅載之經營,一旦泯絕「32」;悲龜玉之碎裂,兵威盡喪「33」。馬關訂約,遂困豺狼之吻「34」;春帆蒙羞,久罹割讓之災「35」。
◆比及風塵偃戢,殄不戴之殘凶「36」;寰宇廓清,雪積年之憤恥「37」。開羅晤商,闡以還歸之文「38」;乙酉合議,申以東瀛之限「39」。然其不思窺轍以洗革,而猶犯順而厲騖「40」。文武跋扈,囂言播流,狼子之心,日月滋甚「41」。妄動易名之舉,偽行“購島”之說,夷吾標識,拘吾漁人,冒法巡檢,狂僭不已「42」。往者本州崩陷,吾族慷慨賑濟,不聞銜環之報,翻啟蛇噬之齒「43」。其負恩背義如此,真狗彘之不若也「44」!
◆麟筆鑒往,鮮極武之有終「45」;戰道鉤深,章怙惡其必亡「46」。若昔納粹強戾,梟騰鴟張,橫掃歐非,所向皆靡,四宇盪駭,一何雄哉「47」!然屯亨相襲,否泰有數「48」。至於北非折衄,蘇土鎩羽,風雷長驅,直搗柏林,嗟其淪滅,又何速哉「49」!自有乾坤,勤兵窮凶,難逃茲厄「50」。奈何亡魂未寂,“軍國”復萌「51」。冒不韙之名,而恣溪壑之欲「52」;據彈丸之壤,而蹈險詖之塗「53」。
◆吾皇皇大漢,泱泱天朝,應至德以御世,秉五常而立邦「54」。矜矜力行於王道,兢兢克恤乎生民「55」。闔境飲化,率土歸仁「56」。柔遠懷來之澤,布於漢唐「57」;至誠睦鄰之風,播在新地「58」。然遜讓非為懦葸,先禮而有後誅「59」。吾國蹇運已銷,中興在即,庶績熙盛,遐邇和同「60」。倘愆闕不裨,執迷不返「61」。義旗所指,一以當十「62」。精甲臨日,宗社顛危「63」。悔之何及,可不思之!
作品注釋
【注釋】
【1】 九域:九州。《晉書·孫惠傳》:“今明公名著天下,聲振九域。”恢闊:寬闊,弘大。葛洪《抱朴子·微旨》:“雖告之以無涯之浩汗,語之以宇宙之恢闊,以為空言,必不肯信也。”方輿:猶“輿地”。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地能載萬物,猶同車輿,故以“方輿”指地。束皙《補亡詩》:“漫漫方輿。”拔:特出,高聳。
【2】 重溟:大海。孫綽《游天台山賦》:“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李善註:“重溟,謂海也。”蒼茫:曠遠迷茫貌。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海疆:指沿海海域。梅曾亮《王剛節公家傳》:“英夷擾海疆,廣東、福建死事者數人。”八島:指我國釣魚島(又稱釣魚台、釣魚台群島、釣魚台列島)所包含的釣魚島(主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飛瀨島八個島嶼。
【3】 憑:憑依,登臨。嶄崖:指高峻的山崖。峻極:謂極高。葛洪《抱朴子·知止》:“嵩岱不託地,則不能竦峻極,概雲霄。”琉球:指琉球群島。標:這裡指山頂。
【4】 睎:遠望。班固《西都賦》:“於是睎秦嶺,睋北阜。”琉璃:比喻碧波。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泱漭:水勢浩瀚貌。李尤《平樂觀賦》:“龜池泱漭,果林榛榛。”閩浙:閩,福建省的簡稱。浙,浙江省的簡稱。
【5】 升:登。巉岩:高峻的山石。宋玉《高唐賦》:“登巉岩而下望兮。”睇:望。遙麓:謂極遠的山麓。
【6】 凌:升。崇岫:謂高峻的峰巒。絕阜:謂極遠的山阜。
【7】 波潮:浪潮。徐陵《謝東宮賚蛤蜊啟》:“望樓闕之氣,得波潮之下。”匯涌:謂匯集涌流。津要:謂水陸衝要之地。《宋書·武帝紀上》:“時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
【8】 湊:湊集。喉襟:比喻要害之地。鄧千江《望海潮·上蘭州守》:“營屯繡錯,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關。”
【9】 嘉木:謂美好的樹木。叢茂:茂密。阮籍《首陽山賦》:“樹叢茂以傾倚兮,紛蕭爽而揚音。”羽翮:泛指鳥類。《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張守節正義:“羽翮,鳥也。角觡,獸也。”
【10】 鱗介:水族的統稱。杜甫《白鳧行》:“鱗介腥膻素不食,終日忍飢西復東。”豐盈:富足。《國策·趙策一》:“年穀豐盈,眾人喜之。”蘊:藏蓄。天寶:天然的寶物。這裡指石油、天然氣等自然寶藏。潛底:謂幽深的海底。
【11】 殊觀:指奇異美好的景象。酈道元《水經注·丹水》:“若紅雲、秀天二岫,更為殊觀矣。”遐方:猶遠方。即遙遠的地方。白居易《題郡中荔枝》:“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12】 物華:指物的光華。裔壤:猶裔土。指荒遠的地方。
【13】 載:作語助,無義。《詩·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案:考據,查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灌夫家在潁川,橫甚,民苦之,請案。”青簡:借指青史,史書。王式丹《睢陽廟》:“名先李郭懸青簡,血並南雷染碧莎。”眇:遠。稽:考核。沿革:指事物變遷的過程。《隋書·高祖紀上》:“載懷沿革,事有不同。”
【14】 緗帙:淺黃色的書衣。因借指書卷。梁元帝《法寶聯璧序》:“降意韋編,留神緗帙。”《山海》:指《山海經》。姑射:即列姑射。古代山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釣魚島列島已被我國先民發現,與海山列島一起稱作“列姑射”。《山海經·海內北經》:“列姑射,在海河洲中。”
【15】 隋室:隋,指隋朝。隋室,即隋廷。玉冊:珍藏的秘籍。左思《魏都賦》:“窺玉冊於金滕,圖案錄於石室。”蘭台:指史官。東漢班固為蘭台令史,受詔撰史,後世因稱。志:記。高華:隋朝時,稱包含在“列姑射”中的釣魚島為高華嶼。
【16】 運:運數。宋元:指宋朝和元朝。泉州:宋元開始,澎湖、台灣及台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等正式隸屬泉州管轄。董司:監督掌管。楊炯《李懷州墓志銘》:“董司戎政,以戒不虞。”
【17】 洎:及,到。永樂:明代明成祖朱棣的年號。針經:這裡指明永樂年間海道針經《順風相送》。《順風相送》稱釣魚島為“釣魚嶼”,其後文獻及官方輿圖亦採用“釣魚嶼”名稱,見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冊封使陳侃所著的《使琉球錄》、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憲編纂的《籌海圖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欽命繪製的《坤輿全圖》(《坤輿全圖》使用閩南語發音,稱為“好魚須”,即“釣魚嶼”)等,我國現代則稱之為“釣魚島”,《順風相送》一書表明了釣魚島是福建駛往琉球途中的航路指標地之一。位次:謂所在位置。梅堯臣《夢登河漢》:“位次稍能辯,羅列爭光芒。”
【18】 持符:持符節。謂出使。經行:行程中經過。皎然《秋晚宿破山寺》:“昔日經行人去盡,閒雲夜夜自飛還。”楊載:洪武五年(1372年),大明王朝開國之後,朱元璋派使臣楊載出使琉球,代天子宣讀詔書。據《殊域周咨錄》載,該詔書曰:“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中國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從此,大明王朝與琉球正式建立藩屬關係,凡國王登基都主動接受來自明朝皇帝的冊封,至清朝亦是如此。太祖:指明太祖朱元璋。旨:帝王的詔諭。《漢書·孔光傳》:“數使錄冤獄,行風俗,振贍流民,奉使稱旨。”
【19】 奉節:持節。謂出使。使:出使。《浮生》:指《浮生六記》,清代文學家沈復所著。《浮生六記》卷五《海國記》文稿中提到,嘉慶十三年(1808年),沈復以“太史司筆硯”身份,隨太史齊鯤、侍御費錫章出使琉球。他用55個字,簡潔生動地描述了船行中琉邊境時的見聞:“十三日辰刻見釣魚台,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明確記述了釣魚台(島)歸屬中國。
【20】 汝貞:明代兵部尚書胡宗憲,字汝貞。纂修:編輯修撰。劉禹錫《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初蕃既纂修父書,咨於先執李習之,請文為領袖,許而未就。”《籌海圖編》:胡宗憲編纂。《籌海圖編》明確標註了釣魚島的方位。
【21】 乾隆:指清乾隆帝。欽制:謂欽命裁製。載:記錄。德翊之繪:德翊,蔣友仁,字德翊,法國耶穌會士。1744年來華,著有《坤輿全圖》。繪,指繪製。德翊之繪,即指《坤輿全圖》。清乾隆巨幅《坤輿全圖》,為乾隆帝欽命繪製,屬國家級官方輿圖,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成圖,系極精緻絹本彩繪世界全圖。《坤輿全圖》對釣魚島有明確的記載。
【22】 鼎祚:猶國祚,國運。《晉書·汝南王亮等傳序》:“休祉盛於兩京,鼎祚隆於四百。”遷革:變革,變化。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治歷明時,紹遷革之運;改憲敕法,審刑德之原。”轄界:指管轄的界限。
【23】 累葉:猶累世。數世,接連幾個世代。《後漢書·耿弇傳論》:“三世為將,道家所忌,而耿氏累葉以功名自終。”統馭:統轄,駕馭。李東陽《天津衛城修造記》:“矧畿輔之近,喉襟之要,擁重兵,置群士,而無以控制統馭之,其可哉!”版籍:領土,疆域。《遼史·太祖紀上》:“鹹入版籍。”
【24】 鑿鑿:確切信實。昭然:明明白白,顯而易見貌。
【25】 緬惟:遙想。汪弘滏《寄謝同門曹翼宸》:“緬惟束髮初,南北鮮停騎。”清季:即清末。治道: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措施等。劉勰《文心雕龍·議對》:“夫駁議偏辨,各執異見;對策揄揚,大明治道。”幽昧:昏暗不明。
【26】 主臣:君臣。賈誼《新書·禮》:“主臣,禮之正也。”孱昏:懦弱昏庸。《新唐書·桓彥范傳》:“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納。”師旅:古代軍隊的編制,有師有旅,五百人為旅,五旅為師,因以“師旅”為軍隊的通稱。《荀子·禮論》:“師旅有制,刑法有等。”虛羸:虛弱。
【27】 朽落:衰朽。寖露:逐漸暴露。《新唐書·李晟傳》:“懷光屯鹹陽凡八旬,帝數促戰,以伺賊隙為言,卒不出兵,陰通朱泚,反跡寖露。”頹墜:衰落。日微:一天天地衰微。
【28】 交侵:迭相侵犯。《周書·異域傳論》:“然則敵有餘力,我無寧歲,將士疲於奔命,疆埸苦其交侵。”金甌:國土。張維屏《雨前》:“早籌全策固金甌。”幅裂:分裂。《後漢書·南匈奴傳》:“續以更始之亂,方夏幅裂。”邊埸:邊疆,邊境。陳傅良《除夜用前韻》:“鴻儒籌禁省,壯士守邊埸。”洞開:敞開。班固《西都賦》:“閨房周通,門闥洞開。”區縣:疆域,國土。《北齊書·儒林傳序》:“及仗義建旗,掃清區縣,以正君臣,以齊上下。”被:遭,受。趙岐《孟子題辭》:“幼被慈母三遷之教。”瓜分:如同切瓜一般分割或分配。常指分割國土。《戰國策·趙策三》:“天下將因秦之怒,乘趙之敝而瓜分之。”
【29】 東瀕:東海之濱。倭國:我國古代對日本的稱呼。宋應星《天工開物·海舟》:“倭國海舶,兩傍列櫓手欄板抵水,人在其中運力。”蕞爾:小貌。多形容地域小。《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蜀蕞爾小國,土狹民寡。”乘時:乘機,趁勢。《宋史·王晏傳》:“今契丹南侵,天下洶洶,英雄豪傑固當乘時自奮。”崛起:興起,奮起。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我朝崛起北方,其風素稱剛勁。”鯨吞:像鯨一樣地吞食,多用來比喻侵吞土地。《舊唐書·蕭銑等傳論》:“自隋朝維絕,宇縣瓜分。小則鼠竊狗偷,大則鯨吞虎據。”
【30】 虜焰:虜,敵虜。這裡指日本。焰,指氣焰。熾張:猛烈,猖獗。寇虐:侵掠殘害。桓寬《鹽鐵論·備胡》:“往者,四夷俱強,並為寇虐。”
【31】 天光:本義指日光,天空的光輝。喻君主。張居正《謝召見疏》:“特御內台,宣臣入見,得以密邇天光。”黯然:本義指昏暗貌。這裡指頹喪貌。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龍纛:繪有龍形的大旗。顧起元《客座贅語·海陵王墓碑文》:“龍纛夕儼,保挽晨鏘。”煙波:煙火籠罩的水面。
【32】 卅載:三十年。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經營:籌劃營謀。泯絕:謂完全消滅或消失。班固《東都賦》:“生人幾亡,鬼神泯絕。”
【33】 龜玉:指龜甲和寶玉。古代認為是國家的重器。泛指國運。《舊唐書·懿宗紀論》:“雖有文景之英繼,難以興焉;自茲龜玉之不昌,固其宜矣。”碎裂:破碎。《後漢書·酷吏傳序》:“碎裂頭腦而不顧,亦為壯也。”兵威:軍隊的威勢。《北齊書·神武紀上》:“是時兵威既振,乃抗表罪狀爾朱氏。”
【34】 馬關: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馬關(今下關市)簽署了《馬關條約》。其中一款規定,中國將遼東半島、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訂約:訂立條約。豺狼:兩種兇惡的野獸。比喻貪婪殘暴的人。這裡指日本。吻:嘴,口。
【35】 春帆:指日本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的地方。蒙羞:蒙受恥辱。洪仁玕《乾王洪寶制》:“正宜遵中國,攘北狄,以洗二百載之蒙羞。”罹:遭受。《書·湯誥》:“罹其凶害。”割讓:謂因戰敗或受威脅,被迫把部分領土讓給他國。《清史稿·兵志九》:“光緒十三年,開台灣為省治,設巡撫以下各官,為中國海南右臂。及中日之戰,割讓於日本,而疆事益不可問雲。”
【36】 風塵:比喻戰亂,戎事。李端《代村中老人答》:“京洛風塵後,村鄉煙火稀。”偃戢:停息。杜光庭《皇帝本命醮詞》:“俾五兵偃戢,百穀滋豐,中外和寧,生靈舒泰。”殄:殲滅。不戴:“不共戴天”的略語。葉適《上殿札子》:“置不戴之仇而廣兼愛之義,自為虛弱,既已久矣。”殘凶:指殘暴兇惡的敵寇。
【37】 寰宇:猶天下。張四維《雙烈記·訪道》:“敢將長劍撐寰宇,欲挽天河洗甲兵。”廓清:澄清,肅清。荀悅《漢紀·高帝紀四》:“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內,海內克定。”雪:洗除。《呂氏春秋·不苟論》:“故(秦穆公)雪餚之恥,而西至河雍也。”積年:多年,累年。韓愈《元和聖德詩序》:“東定青徐積年之叛,海內怖駭,不敢違越。”憤恥:積久之恥辱。李翱《論事疏表》:“竊見陛下即位以來,招懷不廷之臣,誅寇賊十餘事,刷五聖之憤恥,為後代之根本,自古中興之盛,孰有及者?”
【38】 開羅晤商:晤商,謂會面商談。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於12月1日發表《開羅宣言》。《開羅宣言》明文規定,日本將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如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還歸:歸還。《金瓶梅》:“當時統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李安,將馬頭大酒店,還歸本主。”
【39】 乙酉合議:乙酉,1945年7月為我國農曆乙酉年壬午月。合議,謂共同商議。經過商議,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波茨坦會議上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波斯坦公告》明文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東瀛:指日本。限:指國土界限。
【40】 窺轍:窺,察看。轍,覆轍。洗革:“洗心革面”的略語。比喻徹底悔改。犯順:違逆正道。《國語·魯語上》:“犯順不祥,以逆訓民亦不祥。”厲騖:謂疾馳。
【41】 文武: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南史·宋紀上·武帝》:“謁漢長陵,大會文武於未央殿。”跋扈:專橫暴戾。《後漢書·梁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囂言:狂妄放肆的言論。播流:傳布流行。崔駰《達旨》:“凶虐播流。”狼子之心:比喻凶暴貪婪的野心。日月滋甚:謂每天每月都在增益,加多。
【42】 易名:日本擅自將我國釣魚島易名為“尖閣列島”,並給釣魚島列島的8個島嶼規定了日本自己的名稱。“購島”:2012年4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訪問的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於當地的一個研討會上發表演講稱:“東京政府決定從私人手中購買釣魚島”。夷吾標識:日本擅自將釣魚島上原有的標明這些島嶼屬於我國的標記毀掉,並換上了標明這些島嶼屬於日本沖繩縣的界碑。拘吾漁人:2010年9月7日,我國一艘漁船在釣魚島附加海域受到日本海上保全廳一艘巡邏船衝撞,後又受到日方另外兩艘巡邏船跟蹤、衝撞、截停、登船、檢查,並拘留了我國漁船船長。冒法巡檢:冒法,違犯法規。巡檢,巡視。日本多次派遣艦艇在我國釣魚島附加海域進行非法巡視活動。狂僭:狂妄僭越。
【43】 往者:過去,從前。王符《潛夫論·救邊》:“往者羌虜背叛,始自涼並。”本州崩陷:本州,指日本本州島。崩陷,倒塌陷落。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本州島宮城縣、岩手縣、福島縣、茨城縣、千葉縣、東京都、櫪木縣、神奈川縣、青森縣、山形縣等大部分地區均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慷慨:大方,不吝嗇。《水滸傳》:“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賑濟:以財物等救濟。《後漢書·質帝紀》:“方春戒節,賑濟乏厄,掩骼埋胔之時。”日本“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我國政府及民間各階層在人力、資金、物資等各方面給予了日本極大的人道主義援助。銜環:相傳,東漢楊寶救了一隻黃雀,某夜有一黃衣童子以白環四枚相報,謂當使其子孫潔白,位登三事(古官名),有如此環。後楊寶子、孫、曾孫果皆顯貴。見《後漢書·楊震傳》李賢注引《續齊諧記》。後用為報恩之典。白居易《贖雞》:“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翻:反而,卻。蛇噬:蛇,比喻恩將仇報的殘暴之人。噬,咬。
【44】 負恩背義: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和好處,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宋濂《燕書》:“君子曰:‘負恩背義,人弗戮,鬼斯戮之矣。’”狗彘之不若: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荀子·榮辱》:“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45】 麟筆:史官之筆。王勃《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考龍圖而括運,撫麟筆以傷時。”鑒往:審查以往。極武:謂濫用武力。《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
【46】 戰道:戰爭的規律或法則。《司馬法·仁本》:“戰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鉤深:探求精深的道理。潘岳《楊仲武誄》:“鉤深探賾,味道研機。”章:彰明,表明。怙惡:堅持作惡。劉基《春秋明經·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幸而得歸,反行飲至以告於先君之廟,甚哉其怙惡也。”
【47】 納粹:指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武裝。強戾:強橫凶暴。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六·朱文公》:“引用凶邪,排擯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其樂生之心。”梟騰:比喻猖狂放肆。鴟張:比喻囂張,凶暴。橫掃:掃蕩。形容勢不可擋,所向無敵。所向皆靡: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東觀漢記》:“賈復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四宇:天下,寰宇。盪駭:震驚。《晉書·阮種傳》:“是以群醜盪駭,緣間而動。”
【48】 屯亨:困頓和通達。高攀龍《鄒忠公惠山祠堂記》:“公當年所以蒙難,貞志坦然,於屯亨夷險而不二者,是遵何道也?”相襲:因循,遞相沿襲。否泰:指世事的盛衰,命運的順逆。劉知幾《史通·載文》:“夫國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無定準。”有數:指有限度。
【49】 北非折衄:折衄,指敗北。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1942年夏,德意軍隊進逼阿拉曼,開羅告急,10月英軍在阿拉曼一帶發動反攻,德意軍隊損失慘重,倉皇西逃,北非戰場格局發生轉折。蘇土鎩羽:鎩羽,比喻遭受挫折。1942年7月,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到1943年2月蘇軍取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從此,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史達林格勒戰役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成為二戰的轉折點。風雷:比喻威猛的力量。長驅:猶言長驅直入。《隋書·楊諒傳》:“王所部將吏家屬,盡在關西,若用此等,即宜長驅深入,直擄京都,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淪滅:滅亡。《南史·梁紀上·武帝上》:“建康城內不達天命,自取淪滅。”
【50】 乾坤:天地。元好問《自題中州集後》:“萬古騷人嘔肺肝,乾坤清氣得來難。”勤兵:指濫用武力,肆意發動戰爭。窮凶:謂極端兇惡。《二刻拍案驚奇》:“窮凶鄉宦,拘攣為黑獄之囚。”
【51】 亡魂:指死後的靈魂。潘岳《寡婦賦》:“亡魂逝而永遠兮,時歲忽其遒盡。”“軍國”:指日本軍國主義。復萌:謂再次萌發。
【52】 不韙:不是,錯誤。《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溪壑:言貪慾之甚。《南齊書·垣崇祖傳》:“溪壑靡厭,浸以彌廣。”
【53】 彈丸:比喻地方狹小。險詖:邪惡不正。《詩·周南·卷耳序》:“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
【54】 皇皇:美盛貌。泱泱:氣勢宏大貌。至德:最高的道德,盛德。《史記·商君列傳》:“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御世:治理天下。《鬼谷子·忤合》:“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施教揚聲,明名也。”五常:指仁、義、禮、智、信。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於後,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立邦:猶立國。即建國,建立國家或使國家存在下去。
【55】 矜矜:小心翼翼貌。《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矜矜業業,惟恐有違。”王道:與“霸道”相對。指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服人的統治方法。《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兢兢:小心謹慎貌。《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毛傳:“兢兢,戒也。”生民:人民。《書·畢命》:“道洽政治,澤潤生民。”
【56】 闔境:指全國。《舊唐書·夏侯孜傳》:“帑稟空虛,軍資窘竭,冤流闔境,寇逼連甍。”飲化:指蒙受教化。率土:“率土之濱”的略語。謂境域之內。《北齊書·文宣帝紀》:“網疏澤洽,率土歸心。”歸仁:歸附仁德仁政。《孟子·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57】 柔遠懷來:安撫邊遠地區,懷柔歸附者。張九齡《敕劍南節度使王昱書》:“柔遠懷來,在卿良算。”
【58】 至誠:謂真誠之至,誠心誠意。《漢書·劉向傳》:“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睦鄰:謂與鄰國和睦相處。《明史·張士誠傳》:“睦鄰守境,古人所貴,竊甚慕焉。”新地:對當代的尊稱。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熙光新地,邁勛九區。”
【59】 遜讓:猶謙讓。《晉書·殷浩傳》:“適足以明遜讓之風,弘優賢之禮。”懦葸:畏怯。王韜《淞濱瑣話·倪幼蓉》:“士人懦葸。”誅:討伐。《荀子·議兵》:“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
【60】 蹇運:猶厄運。孫綽《與庾冰》:“天步艱難,蹇運方資。”銷:通“消”。消散,消失。中興:復興。《詩·大雅·烝民序》:“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庶績:謂各種事業。《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鹹熙。”熙盛:興旺昌盛。潘岳《南陽長公主誄》:“於穆獻後,奕代熙盛。”和同:和睦同心。《漢書·吾丘壽王傳》:“布恩施惠,六合和同。”
【61】 愆闕:過錯。魚豢《魏略》:“臣仰視天日,愧負靈神,俯惟愆闕,慚愧怖悸。”裨:謂裨補。執迷不返:猶執迷不悟。《秦並六國平話》:“若負固不悛,執迷不返,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
【62】 義旗:義師的旗幟。亦指義師。《晉書·溫嶠傳》:“沮眾敗事,義旗將回指於公矣。”一以當十:謂一人可抵過十人。形容軍隊鬥志旺盛,英勇善戰。《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63】 精甲:指精銳的軍隊。《新唐書·裴均傳》:“均發精甲三千,逆擊之,賊望風奔卻。”宗社:宗廟與社稷。借指國家。《舊五代史·漢隱帝紀下》:“宗社危而再安,紀綱壞而復振。”顛危:覆滅。《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李豐等)將以傾覆宗室,顛危社稷。”
作者簡介
楊威,當代古文名家,字逸驎,號山澤故人,1985年生,安徽碭山人,中國礦業大學畢業。作品涉及序、賦、論、記、傳、墓志銘等多種古代文體,出版有個人古文作品集《紹熙古澤》。2011年,作品《松江賦》在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東方網聯合舉辦的《松江賦》全國徵文比賽中,從來自22個省、市、自治區的159篇作品中勝出,榮獲最高獎;同年,作品《長治賦》在長治市委宣傳部、長治市文聯聯合舉辦的《長治賦》全國徵文比賽中,從來自15個省、市、自治區的60篇作品中勝出,榮獲最高獎。楊威以“紹前修之遺軌”為創作宗旨,以“振百代之墜緒”為畢生追求,為文“崇駢儷之靈裁,重詞句之雕析,章法謹嚴,辭藻贍麗,襲屈馬之餘風,播八代之流韻”,被譽為“一時之健筆,復古之表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