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1648年,德國博物學家格奧爾格·馬克格雷夫(Georg Marcgrave)首次將金髮懸猴描述為“caitaia ”。1774年,約翰·克里斯蒂安·丹尼爾·馮·施雷伯(Johann Christian Daniel von Schreber)將"Simia flavia "(金髮懸猴) 假定為一個獨立的物種,但它長期以來一直缺乏任何標本。直到2006年,研究人員才將其劃分和命名為新物種。
2011年,傑西卡·林奇·阿爾法羅(Jessica Lynch Alfaro)等人建議將懸猴屬(以前稱為C. apella 組)與保留Cebus 屬的捲尾猴(以前稱為C. capucinus 組)放在一個單獨的屬“Sapajus ”(懸猴屬) 中。
形態特徵 金髮懸猴是懸猴屬物種中體型較小的一種。頭體長35-40厘米,與其他懸猴屬物種類似,尾巴的長度幾乎等於頭部和身體的長度,也是35-40厘米,體重2-3千克。體毛幾乎都是均勻的金黃色,它們的頭頂部分是白色,臉頰咬肌發達,給人以腫脹的印象,粉紅色,有一些深色斑點。手和腿黑色。虹膜淺棕色,頸部腹側有一個深色無毛的喉瓣。與被毛的其餘部分相比,腳和手上的毛髮要淺得多,而手掌和腳掌則無毛且呈黑色。頭上的毛髮向後生長,沒有簇生絨。
棲息環境 該物種棲息在巴西東北部的大西洋森林林地中,大部分被甘蔗種植園所包圍。這些林地是次生林,半落葉季節性森林,樹冠高約20米,新生樹高約25米。林下植被由灌木和
藤蔓 構成,這是受干擾森林的典型特徵。
生活習性 該物種的生活方式鮮為人知。像所有的猴子一樣,它們是一種白晝活動的樹棲動物。生活在18隻動物的群體中,由幾個雄性和雌性以及它們共同的後代組成。金髮懸猴的家庭範圍大小從80-187公頃不等,最小種群可達70隻。
主要食果食蟲,在某些地區,油棕屬植物(Elaeis spp.)和甘蔗是主要食物資源。金髮懸猴具有所有懸猴物種中最大的群體,繁殖非常成功。它們對支離破碎和人為改變的棲息地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這也是它們能夠在巴西東北部大西洋森林殘餘森地中持續存在的原因。
分布範圍 金髮懸猴分布圖
繁殖方式 金髮懸猴具有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統,出生間隔19-24個月,懷孕時間5-6個月,每胎產1仔,2014年曾經觀察到一雌性身邊有二個小猴,但不能確定它們是雙胞胎。圈養的金髮懸猴壽命可達40-50年。遺傳特徵,核型:2n=54,NF=73。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金髮懸猴是大西洋森林東北部的特有物種,僅在RN、PB、PE 和 AL州的少數地區的殘破森林地塊中出現。 其發生範圍約23,000平方公里,但其占有面積很小,接近150平方公里。從歷史上看,該物種遭受了至少50%的棲息地喪失,這導致了同等數量的種群下降,並因捕獵和棲息地嚴重破碎而加劇。森林砍伐、農業、城市擴張和採伐等因素使其總的物種數量在1,000隻左右。因此,根據A2cd + B2ab(ii,iii) + C2a(i)標準,該物種被列為瀕危物種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