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金門島東北部金湖鎮溪湖村西北。1968年台灣大學林朝棨教授到金門進行地質礦產勘探時發現,並挖掘了探坑一個,面積2×1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門富國墩遺址
- 位置:金門島東北部金湖鎮溪湖村西北
- 發現時間:1968
- 發現者:林朝棨教授
林朝棨《金門富國墩貝冢遺址》(台灣《考古人類學刊》,1973年第33—34期)稱,遺址“以二十種貝類構成;貝冢中採到許多黑色和紅色的陶器破片,有素麵的,也有帶紋的;紋樣型式以貝印紋和指甲紋為主,利用種種蚌類的殼緣印出波浪紋、點線紋、直線紋等;指甲印出弧紋列。此外亦有橫線、斜線和橫列短直線的刻印紋。陶片之外只採到凹石一件,石把手一件。”
韓起《台灣省原始社會考古概述》(《考古》1979年第3期)說, 這些出土的黑色、紅色的陶器破片,厚度4—7毫米,火候不高,一般在紅陶外表呈紅色,中間夾著一黑色夾砂胎質,胎厚質粗,紋飾以刻劃紋和貝印紋為主,顯然製作水平比較落後。富國墩貝丘遺址的年代,據采自遺址上、中、下部的貝殼經放射性碳素測定分別為距今6310±370年(貝丘底部)、5800±340年(中部)、5460±320年(上部),經樹輪校正後,其平均在公元前3940—5500年之間,因為貝殼裡含碳量少,所以或然誤差很高,測得數據會偏早一些,因而將其實際年代推定為“公元前四千年與五千年之間。”
陳國強、葉文程、吳綿吉主編《閩台考古》(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說,以富國墩為代表的泉州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和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大坌坑文化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主要表現在兩者的遺址面積都不大,多是貝丘堆積,一般分布於海邊或河口的底台地上;石器製作較為簡單,打磨粗糙;陶器多為夾砂陶,泥質陶少見,都為手制,火候不高,紋飾都有繩紋、刻劃線紋、貝印紋等。這些相同或相似的跡象,說明新石器時代早期,閩 台原始居民之間往來密切,兩類遺存當屬同一文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