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花

金鈴花

金鈴花(學名:Abutilon striatum),又名燈籠花、網花苘麻、紅脈商麻,屬於常綠灌木,由於葉片常綠、花形獨特、花期較長、易於繁殖,頗受喜愛。金鈴花系叢生,莖直立,葉翠綠,質厚,卵狀,亦有掌狀,邊緣有鋸齒,花梗細長,小蕾期向上,隨著蕾的膨大逐漸向下,開花特別下垂,花鐘形,橙黃色,上有鮮艷的紫紅色脈紋,花蕊和花柱較長,伸出花冠之外,整花如吊著的金色鈴子而得名。

喜溫暖及陽光充足,不耐寒,稍耐陰;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原產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中國西南等地有栽培,供園林觀賞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鈴花
  • 拉丁學名:Abutilon striatum
  • 別稱:燈籠花、網花苘麻、紅脈商麻
  • 二名法:Abutilon striatum Dickso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錦葵目
  • :錦葵科
  • :錦葵族
  • :苘麻屬
  • :金鈴花
  • 分布區域:中國長江流域、華北沿海流域
  • 原產地:南美地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繁殖方式,種植方法,澆水施肥,主要價值,觀賞價值,醫藥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達1米。葉掌狀3-5深裂,直徑5-8厘米,裂片卵狀漸尖形,尖端長漸尖,邊緣具鋸齒或粗齒,兩面均無毛或僅下面疏被星狀柔毛;葉柄長3-6厘米,無毛;托葉鑽形,長約8毫米,常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下垂,長7-10厘米,無毛;花萼鐘形,長約2厘米,裂片5,卵狀披針形,深裂達萼長的3/4,密被褐色星狀短柔毛;花鐘形,桔黃色,具紫色條紋,長3-5厘米,直徑約3厘米,花瓣5,倒卵形,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約3.5厘米,花葯褐黃色,多數,集生於柱端;子房鈍頭,被毛,花柱分枝10,紫色,柱頭狀,突出於雄蕊柱頂端。果未見。花期5-10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北方地區盆栽,越冬最低為3~ 5℃;耐瘠薄,但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較好。

分布範圍

原產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中國福建浙江江蘇湖北北京遼寧等地各大城市栽培,供園林觀賞用。金鈴花在北方常為溫室栽培植物。

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6月—8月扦插。以1年-2年生健壯枝或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作插穗,長10厘米-12厘米,去掉下部葉,插入土中1/2或1/3深,保濕潤。

種植方法

用扦插繁殖。以1—2年生健壯枝或當年生半木質化嫩枝作插穗。修剪植株促進分枝有利開花。中國長江以北地區做溫室栽培。幼齡植株可作頂梢修剪,以改善光照條件,增加側枝,擴大樹冠,促進開花。
扦插繁殖的2年生金鈴花株高可達2米左右,主莖直徑2一3厘米.莖呈灰綠色,多年生植株的莖呈灰色或灰褐色。春季萌發新梢的能力非常強,枝條萌生於葉腋,當年生枝條呈翠綠色,木質化程度較低,枝條柔軟。金鈴花的葉片有兩種,一種是卵圓形,長10厘米,具長葉柄,整個葉柄粗細均勻;另一種是掌狀,12一18厘米。葉片排列呈輪生狀態,為4一9片葉一輪。在光線好的地方或是健壯的植株,葉片一般為掌狀,在光線差的地方或是長勢稍弱的植株,葉片為卵圓形。

澆水施肥

宜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長。插條經25天-35天即生根,插後澆水,遮蔭,經常往葉面噴水,並注意摘心,促使多發側枝,不斷改善光照條件,促使樹冠豐滿,花大美麗。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金鈴花為園林中很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可以布置花叢花境,也可作盆栽,懸掛花籃等。

醫藥價值

金鈴花的葉和花可活血祛瘀,舒筋通絡。用於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