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輔華

金輔華(1898—1982),又名金俊,溫嶺市太平鎮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海門小組負責人、中共溫嶺支部負責人、中共溫嶺獨支委員,中共溫嶺縣委委員。他是溫嶺縣最早的黨員和黨組織的創建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輔華
  • 別名:金俊
  • 出生日期:1898年
  • 逝世日期:1982年
人生經歷
1916年金輔華考人浙江省立甲種水產學校,為該校首屆速成班學員,畢業後留校任職。
1919年,學校所在地海門(椒江)爆發了聲援五四愛國民主運動的罷課罷市鬥爭,同學中的宣俠父(堯火)是這場鬥爭的倡導者。金輔華敬仰宣俠父之所為,積極協助發動海門各界聲援五四鬥爭。通過五四運動洗禮,金輔華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傾向革命。1924年3月,經宣俠父介紹,金輔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宣俠父離開海門去黃埔軍校學習,金輔華接任中共海門小組負責人。他積極開展宣傳共產主義活動,領導台州地區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1924年秋,他受黨組織派遣回原籍創建中共溫嶺黨組織。針對當時溫嶺教育事業落後,縣內尚無中學的狀況,就以創辦中學為名,籌備建黨。這時溫嶺地方豪紳之問派系鬥爭激烈,辦學遇到重重阻難,金輔華聯絡梁質文等眾多有志於中學教育事業者,盡多方努力,終於在1925年春,溫嶺縣私立方城初級中學正式開課。這是以金輔華等共產黨人為主創辦的一所中學,從教職員都義務任職,不計報酬。金輔華還在自家小屋築了一座鍋灶,由家人義務為遠地師生燒飯、燒菜、燒開水。
方城中學的創辦,不僅推動了溫嶺縣中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為共產主義思想在溫嶺的傳播和黨組織在溫嶺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1925年,金輔華轉到海門泰平罐頭公司當技術員。他經常往返于海門、溫嶺之間,一邊從職,一邊開展黨的活動。在海門,他會同中共黨員蔣微笑、梁質文等人發展工運,聲援五卅運動。在溫嶺,他以方城中學為秘密活動地點,積極開展黨的宣傳和發展黨員工作。1926年間,金輔華先後發展了王友梅、吳夢亮、梁仲道等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中共寧波地委派張鵬程(張曉崧)來溫嶺開展革命活動。金輔華與他一道籌建組織,12月,中共溫嶺獨立支部成立,金輔華任支部委員。時值北伐戰爭轟轟烈烈時期,金輔華根據黨的指示,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溫嶺縣第一區黨部書記,同時參與縣黨部的籌建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黨實行清黨,金輔華不顧形勢之險惡,在城區大合山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上級領導關於“外出、潛伏、上山”等應變措施,爾後,組織共產黨員轉入隱蔽鬥爭,繼續從事黨的活動。次年1月,中共溫嶺縣委成立,金輔華當選為縣委委員。金輔華傳略他和其他共產黨人一起,在全縣城鄉發動了農民抗租反霸鬥爭及工人罷工運動,為溫嶺工農運動發展和黨組織的創建作出了貢獻。此後,國民黨在溫嶺再次清黨,金輔華根據上級指示避走上海,從此與中共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抗戰期間,金輔華在溫嶺縣出征軍人家屬優待會從事抗日救亡工作。爾後,在溫嶺縣水利會等處充任職員。
解放後,金輔華自籌資金開辦生產織布工廠,後又開發經營水產養殖和種桑養蠶專業,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從不向政府伸手。於1982年12月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