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需求

金融需求是指人們在金融市場上獲得所需要的金融產品並具有購買能力的欲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需求
  • 外文名:financial demands
  • 拼音:jīn róngxū qiú
  • 注音:ㄐㄧㄣ ㄖㄨㄙˊㄒㄩ ㄑㄧㄡˊ
現狀,要求,

現狀

與“三農”問題相對應,可以把我國農村金融需求分為三個方面:
①農民生活需求,指農民日常消費、臨時性消費和大項消費(婚喪嫁娶、建房、子女教育、醫療等)對資金的需求;
②農業生產需求,指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
③農村發展需求,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包括道路、水電、通訊、娛樂、衛生保健、社會保障、學校等建設需求。

要求

農村經濟主體對金融需求主要包括三個層次:一是貨幣需求,這是由收入水平決定的;二是信用需求,取決於可支配收入在儲蓄和消費之間的分配;三是在前二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金融服務需求。可見,收入水平高低對金融需求起著極大的影響作用。
農戶對金融的需求主要是融出資金和融入資金兩個方面。農村企業雖然普遍面臨資金稀缺問題,但農村企業是立足於當地資源由鄉鎮投資源起,市場供求比較穩定,農村企業經營活動風險大,因此農村金融機構對其發放貸款的風險也相對較高。農村企業主要產生的是對資金融人需求為主。農村企業即鄉鎮企業,受規模小、生產不規範、技術含量低、產權不規範、高負債因素制約,財政補助只是杯水車薪,正規金融機構利率高、手續繁瑣無法滿足企業的金融需求,企業就把目標轉向非制度金融組織和民間金融市場,刺激非制度金融和民間金融的發展,為農村金融市場增添活力。
自2008年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表現出兩個新的特點:一是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標誌,國家加大對農村的重視和投資力度,國家農村政策的調整和大量惠農政策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二是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深刻影響,實體經濟受到強烈衝擊導致大量農民工返鄉經營農業,很多地區農產品出現降價、售賣難等問題。與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特點相適應,農村金融需求呈現以下新態勢:
(1)農民消費信貸需求意願變強。去年以來,國家為了拉動內需,擴大農村市場相繼出台了“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和小型農機具下鄉等活動,提高了農民對消費信貸的需求。近年來許多農戶積極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產生了對各種農具及家電的需求增加,而在此時國家推出一系列下鄉活動,雙方剛好需求互相吻合,一拍即合。如果金融機構在這一時期配合國家政策,提供相應的信貸產品並給以優惠,就既能豐富農村金融市場,又能刺激農村消費市場,促進農村經濟成長。
(2)農地生產經營貸款需求增加。我國土地流轉政策措施出台後,土地流轉速度加快,出現越來越多的大規模農業種植戶,因此大規模農地經營必然要求農戶擁有更多的資本投入生產經營,隨之而來的就是生產經營信貸需求不斷增長。
這就對農村金融機構支持提出新的高要求,推動“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並引導新的模式(業主+農戶、訂單+農戶)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3)專業合作社貸款需求明顯。各個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力支持,自然就產生合作社對金融服務的需要,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一種新形勢。
(4)農民工創業貸款需求增加。金融危機引起農民工回鄉,對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也提出新的難題,引導農民工重新就業。值此,國家出台農民工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創業,而土地流轉、林權制度改革為創業提供機遇,都促進了創業高峰期的到來。農民工自主創業提高了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5)農村基礎設施信貸需求呈上升趨勢。接連的自然災害讓大家意識到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的重要性,政府和農民紛紛加大了對標準化農田、打井、修路、修渠等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而這方面的投資數額大、期限長,除農民集資、政府農業補助外,還需要農村金融部門的信貸大力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