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是2024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 作者:[美] 希拉蕊·J.艾倫
  • 譯者:趙大偉 等
  • 出版時間:2024年2月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2202271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隨著數字科技在金融行業的廣泛普及和深入套用,金融科技行業應運而生。金融科技的發展對於增強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改善金融服務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大有裨益,但是也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了新型金融穩定風險,也增加了應對和處置金融風險的難度。本書在系統梳理數字科技在金融行業套用的基礎上,釐清當前科技套用到底給金融行業帶來哪些風險問題,並探討金融科技時代下金融穩定監管框架設計所面臨的實際難題,分析金融監管機構在應對新金融創新時所面臨的挑戰,總結金融監管機構迄今為止在金融科技監管方面所採取的方法。最後,基於金融監管機構的角度提出一些創新的監管方法,以應對金融科技發展給金融行業帶來的各種金融風險。此外,回顧一些關於金融和科技的爭辯,並思考如何將這些爭辯與本書關注的金融穩定問題進行相互印證。

圖書目錄

目  錄
引言1
金融科技簡介2
對金融科技的批判3
“金融科技”與“金融穩定”的概念界定5
“金融穩定”的定義5
“金融科技”的定義7
關於研究對象的說明11
本書內容簡介12
第一部分 為什麼要實施預防性監管
第一章 實施預防性監管的理由17
交易的不確定性17
什麼都不做的代價18
預防性監管包括哪些內容? 23
其他領域的預防性監管措施24
預防性監管的成本27
創新並不總是“好”的28
假如信用違約互換是加密資產31
預防性監管是以過程為導向的監管方式35
把握好時間視窗的重要性37
小結38
第二部分 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第二章 金融科技與風險管理41
什麼是風險管理? 41
機器學習出現之前的風險建模43
機器學習與風險管理44
編程錯誤和數據問題48
“神秘”的模型和自動化偏差51
加強協調和相關性54
智慧型投顧58
貝萊德集團的阿拉丁資管系統61
機器學習與保險63
小結65
第三章 金融科技與資本中介67
資本中介的基礎67
銀行與銀行擠兌69
影子銀行70
金融市場與金融穩定74
網路借貸平台76
高頻交易80
加密資產84
擠兌、甩賣和加密資產90
自我執行的問題92
臉書的加密貨幣Diem 95
加密資產和貨幣政策97
小結98
第四章 金融科技與支付99
支付體系是如何運轉的? 99
支付系統是如何失效的? 101
支付監管104
複雜系統中的操作風險106
移動支付110
分散式賬本與支付113
支付的替代方案116
其他金融基礎設施119
關於支付服務供應商的說明122
小結124
第三部分 金融科技監管與金融穩定
第五章 金融科技和金融穩定監管現狀127
什麼是監管? 127
為什麼創新難以監管? 129
為什麼監管金融創新尤為困難? 131
監管機構對創新的支持133
監管沙盒135
以“創新者為中心”的監管策略是否合適? 138
金融穩定監管概述140
金融科技是如何破壞金融穩定監管的? 143
合規科技對金融行業的重要性147
監管科技帶來的挑戰151
小結154
第六章 金融科技的預防性監管155
信息的必要性156
監管實踐與文化158
金融監管許可權———法律授權161
新技術的預防性監管策略164
風險管理算法的預防性監管166
針對機器學習的監管科技干預168
操作風險的預防性監管171
許可證制度的管轄範圍174
許可審查流程176
針對智慧型投資的許可證制度178
針對加密資產的許可證制度179
小結182
第七章 與金融科技發展相關的其他議題183
公共部門的創新184
創新、專業知識和“允許失敗” 186
金融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190
國際邊界和網路邊界192
美國的金融穩定監管195
競爭與科技金融197
競爭與小型金融科技公司201
數據與隱私203
網路安全206
小結208
結論209

作者簡介

希拉蕊·J·艾倫(Hilary J. Allen)是美國大學華盛頓法學院(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的法學教授和副院長,她主要教授銀行法、證券監管和商業協會相關課程。艾倫教授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獲得法律學士學位,在喬治城大學法律中心(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獲得證券和金融監管法碩士學位(她因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而獲得Thomas Bradbury Chetwood,S.J.勳章)。在進入法學院工作之前,艾倫教授在倫敦、悉尼和紐約知名律師事務所的金融服務集團工作了七年。2010年,她與美國國會任命的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合作,共同研究了2007—2008年金融危機的原因。
譯者趙大偉,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現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曾獲中國人民銀行重點課題二等獎(2021)、中國人民銀行青年課題一等獎(2019、2020)、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2017—2018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研究課題”一等獎、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金融科技青年論文”一等獎(2018)、二等獎(2022)、三等獎(2019、2020)。該同志長期關注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中文專著《矛與盾——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中國家庭金融相關問題研究》,英文專著Artificial Finan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編譯《金融科技公司、大型科技公司與銀行——數位化及其對銀行商業模式的影響》《資產管理和投資公司的人工智慧套用——以公司戰略為視角》,主編《智慧型金融時代》《科技驅動創新——私募股權投資轉型發展之路》《科技重塑金融——FinTech實踐與展望》《“鏈”通未來——區塊鏈原理、實踐與案例套用》《智慧金融》等。
譯者黃琦,經濟師,管理學博士,現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曾獲中國人民銀行重點研究課題三等獎(2019),中國人民銀行重點研究課題優秀獎(2020),中國人民銀行青年課題三等獎(2019、2020)、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一等獎(2019)等。該同志長期關注區域金融和金融科技研究,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中國管理科學》《金融經濟學研究》《改革》《金融論壇》《經濟體制改革》《金融理論與實踐》等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普惠金融的理論思考與蘭考實踐》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