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發展研究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實踐》是2008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改革發展研究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實踐
- ISBN:9787504947604, 7504947601
- 頁數:544頁
-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金融改革發展研究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實踐》是2008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金融改革發展研究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實踐》是2008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金融改革發展研究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實踐》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國培,晏露蓉。...
有效金融監管的理論與實踐下篇 創新經驗福建銀行業務金融創新:現實背景與發展對策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 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優質服務創一流支持海西促發展服務“...
投資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主要內容:台商投資大陸是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形式,30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變化和大陸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福建台資也經歷了消長起伏的發展...
著力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
本書是由洪永淼教授領銜的廈門大學“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研究團隊關於海峽西岸...專題五 廈門建設對台金融合作發展示範基地的研究專題六 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幣...
2009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
《若干意見》共分9部分,包括“充分認識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意義,明確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發揮獨特的對台優勢,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為了認真落實省委提出的“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運作、重在實效”(以下簡稱“四個重在”)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實踐要領,全面實施新一輪發展的總體工作部署,加快...
研究時代特徵,把中國的發展納入國際視野進行考察,並注重研究和借鑑其他國家的實踐...對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幾點看法和建議深化改革為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提供制度...
科學發展觀,遵守我國憲法、法律和法規,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結合福建省改革開放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以及幹部民眾的思想實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為加強和改進...
規劃指出,要將海峽西岸建設成為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2011年7月29日上路的福建省內的9個城市居民赴...
2011年4月8日,《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全文公布,第十一章第四節:支持廈門...《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二(三):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
—以海峽西岸為平台》、《構建科技投融資體系,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等6項省部級社科規劃項目和《未雨綢繆、迎接挑戰—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研究》等9項市廳級研究...
—以海峽西岸為平台》、《構建科技投融資體系,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等6項省部級社科規劃項目和《未雨綢繆、迎接挑戰—中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研究》等9項市廳級研究...
以首都圈為核心,以山東半島、遼中南地區為兩翼,提升和拓展環渤海經濟圈;以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國務院關於長三角地區進一步改革發展意見的實施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
12.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二五”期間廈門市構建產業核心競爭力研究13.台盟中央、台盟福建省委員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構建與發展研究14.翔安...
[1] 基於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我國地方民營金融組織發展研究, 綜合競爭力, 2011 ...[33] 《區域經濟規模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台商投資的影響分析》, 《福建論壇...
2011年3月,建設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被分別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成為國家戰略。同年12月,國務院賦予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上海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等多個區域振興規劃相繼得到批准……...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於科學發展觀的深化壟斷行業改革研究”的階段...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與路徑選擇——兼論福建在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政府管理...
4、2004.2—2004.10,主持福建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十一五”期間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經費2.0...3、《海峽西岸和諧社會建設》,42萬字,海風出版社...
堅持以發展為重點,改革為動力,就業為導向,最佳化辦學結構和資源配置為突破口,緊密結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專門套用型人才。 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