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蘂
- 拉丁學名:Chrysanthemum
- 別稱:壽客、金英、黃華、秋菊、陶菊。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菊目
- 科:菊科
- 屬:菊屬
- 種:菊花
- 分布區域:中國各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文化傳承,
形態特徵
株高20~200cm,通常30~90cm。莖色嫩綠或為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和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 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複色、間色等色系。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複雜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卵形至披針形,長5~15cm,羽狀淺裂或半裂,有短柄,葉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覆蓋,頭狀花序直徑2.5~20cm,大小不一。總苞片多層,外層外面被柔毛。舌狀花顏色各種。管狀花是黃色。
生長環境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白菊花、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
主要價值
可做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有著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
文化傳承
1.金色花蕊。 唐 元稹 《紅芍藥》詩:“繁絲蹙金蕊,高燄當鑪火。” 唐 秦韜玉 《牡丹》詩:“壓枝金蘂香如撲,逐朵檀心巧勝裁。” 前蜀 毛文錫 《月宮春》詞:“水晶宮裡桂花開,神仙探幾回。紅芳金蘂,繡重台。低傾瑪瑙杯。”
2.菊的異名。 南朝 梁 蕭統 《七契》:“玉樹始落,金蘂初榮。” 宋 歐陽修 《希真堂東手種菊花十月始開》詩:“君看金蕊正芬敷,曉日浮霜相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