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葉,詞牌名,此調始作於北宋詞人柳永,見其《樂章集》。《詞譜》以柳永《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為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等三種變體。代表作品有柳永《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袁去華《金蕉葉·江楓半赤》等。
基本介紹
- 詞牌名:金蕉葉
- 正體字數:六十二字
- 始興年代:宋代
- 代表作品:《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
- 流行年代:宋代
詞牌沿革,格律說明,格律對照,典範作品,
詞牌沿革
《詞譜》卷十四:“此調始自柳永,因詞有‘金蕉葉泛金波霽’句,取以為名。袁去華、蔣捷詞,皆從柳詞減字。《樂章集》注‘大石調’,元高拭詞注‘越調’。”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柳永《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為代表。柳詞此體,無別首可校。
變體一: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以袁去華《金蕉葉·江楓半赤》為代表。此校柳詞,前段起句減三字,後段起句減一字,前後段第三、四句各減四字,兩結句又減一字。 按袁集此調四十八字者三首,其一首前段第二句“調停得、似餳似蜜”,“調”字平聲,“得”字仄聲。第三句“試一飲、風生兩腋”,“一”字仄聲。結句“更煩襟頓失”,“襟”字平聲。後段第三句“覷得他、烘地面赤”,“他”字平聲,“地”字仄聲。又一首“試縴手、清泉戲掬”,“纖”字平聲。結句“看風動檻竹”,“風”字平聲,“動”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至前後兩結俱作上一下四句法,三首皆然。元高拭越調詞正與此同。
變體二:雙調四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以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為代表。此與前詞同,惟前後段第三句各減一字異。
變體三:雙調四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仄韻。以蔣捷《金蕉葉·雲褰翠幕》為代表。此與“行思坐憶”詞同,惟前後段第三句不用韻異,其兩結句亦不作上一下四句法。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詞:《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厭厭夜飲平陽第。添銀燭、旋呼佳麗。巧笑難禁,艷歌無閒聲相繼。準擬幕天席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金蕉葉泛金波齊。未更闌、已盡狂醉。就中有個,風流暗向燈光底。惱遍兩行珠翠。
變體一
格律對照詞:《金蕉葉·江楓半赤》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中仄仄。
江楓半赤。雨初晴、雁空紺碧。愛籬落、黃花秀色。帶零露旋摘。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中中、平中仄仄。仄中中仄仄。
向晚西風淡日。發蕭蕭、任從帽側。更莫把、茱萸嘆息。且更持大白。
變體二
格律對照詞:《金蕉葉·行思坐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煩惱無千萬億。誚將做飯吃。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舊日輕憐痛惜。卻如今、怨深恨極。不覺長吁嘆息。便直恁下得。
變體三
格律對照詞:《金蕉葉·雲褰翠幕》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雲褰翠幕。滿天星、碎珠迸索。孤蟾闌外照我,看看過轉角。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酒醒寒砧正作。待眠來、夢魂怕惡。枕屏那更畫了,平沙斷雁落。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作品
北宋·柳永《金蕉葉·厭厭夜飲平陽第》
南宋·袁去華《金蕉葉·江楓半赤》
南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
南宋·蔣捷《金蕉葉·雲褰翠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