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皂莢,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金葉皂莢樹幹通直,樹冠廣展;枝刺少而小;一回羽狀複葉,幼葉金黃色,成熟葉淺黃綠色,至秋又變金黃色;總狀花序腋生,花淡黃色,莢果扁平;花期5~6月;果期10月。
金葉皂莢原產美國,適生地較廣,中國北部、南部、西南均可栽植。金葉皂莢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而稍耐陰,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良好,酸性、中性及石灰質土壤均能適應,抗性強,耐低溫,根系深,抗風力強,耐乾旱,壽命長。金葉皂莢的主要繁殖方式為嫁接。
金葉皂莢樹冠寬闊,生長季節葉色金黃,十分醒目,是優秀的色葉喬木,併兼有皂莢的優點,給道路綠化增添新的色彩。可叢植、孤植、群植,作庭蔭樹、行道樹等,或以常綠喬木作背景樹種,與楓香、火炬樹、黃連樹、鹽膚木、色木槭等紅葉樹種相配置。營造紅、黃、綠的彩色世界。金葉皂莢與皂莢一樣具有較強的抗癌、抑癌功效。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高達15-30米。樹幹通直,樹冠廣展,樹冠扁球形,枝刺少而小;樹皮暗灰色、粗糙不裂;具一回羽狀複葉,小葉5-16對,呈長橢圓狀披針形,邊緣疏生細圓齒,長3-8厘米,春季幼葉金黃色,鮮艷、有光澤,可持續3-5周,此後下部葉片逐漸轉綠,梢部新葉仍保持金黃色,成熟葉淺黃綠色,至秋又變金黃色。總狀花序腋生,小花淡黃色。10月果實成熟,莢果扁平,肥厚,長12-30厘米,棕黑色、覆白粉。花期5~6月;果期10月。
分布範圍
金葉皂莢原產於美國東部和中部,適生地較廣,中國北部、南部、西南均可栽植。在華北、四川、湖南、江蘇、安徽等地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金葉皂莢喜光、耐寒、耐旱,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粘土、砂土、石灰性土、鹽鹼土、酸性、中性及石灰質土壤均能正常生長,以在微酸性、深厚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最好。抗性強,耐低溫,根系深,抗風力強,耐乾旱,壽命長。
繁殖方法
金葉皂莢的繁殖方式以嫁接繁殖為主,以其一年生樹苗為砧木,在早春季節進行枝接,成活率一般可達90%以上;也可在其生長期進行枝接,嫁接苗當年可長到60厘米以上。
- 嫁接方法
砧木培育:當金葉皂莢果實成熟時採收種子,曬乾後收藏,待翌年春季(3月底至4月初),在事先準備好的苗圃中進行播種繁殖,出苗後進行苗期管理及壯苗培育,使皂莢苗茁壯成長。待年春季,在金葉皂莢樹上採集健壯枝條進行嫁接。
接穗採集:在金葉皂莢春季芽萌動前的2-3周(一般在3月上中旬),採集健壯枝條作為接穗,一般剪取枝條中部且保持2-3節。
嫁接適期:接穗採集後立即進行枝接,即在金葉皂莢春季芽萌動前的2-3周(一般在3月上中旬)進行,此時枝接成活率較高,一般可達90%以上。
操作方法:一般採用切接法。在選定的金葉皂莢苗圃中,選取健壯的金葉皂莢幼苗,在離地10厘米左右處,平截上部,在其一側縱向切下約2厘米,稍帶木質部、露出形成層;將選取的金葉皂莢枝條的一端,削成長2厘米左右的斜形,在其背側末端削一刀,插入砧木,對準形成層,然後用塑膠帶進行綁縛;再用小塑膠袋將接穗連同接口套入縛牢即可。
- 嫁接後管理
成活檢查:在枝接後30天左右進行檢查,若接穗上的芽萌發或仍保持新鮮,表明嫁接成活。
去袋鬆綁:當枝接接穗成活、芽長至4-5厘米時,將配套袋上方剪一小口通氣,讓幼芽適應外界環境,3-5天后除去袋子。枝接成活30天后,可視情況進行鬆綁。鬆綁時只需用刀片縱切割斷綁紮物即可。
田間管理:對成活的幼苗,必須及時抓好澆水、追肥、鬆土、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嫁接苗成活後,如土壤乾旱,要及時澆水抗旱。為加速幼苗生長,還要及時追肥促長,開始時可適量追施稀釋腐熟的人糞水,以後隨著幼苗的長大,可追施化肥,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尿素10-15千克。如發現苗圃田雜草生長,應于晴天及時進行鬆土除草;如發生苗圃田病蟲危害,應根據病蟲害發生種類,在幼蟲3齡前及時進行藥劑防治。此外,為防止枝條斜長,應立竿支撐,以確保樹苗挺直生長。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金葉皂莢樹冠寬闊,生長季節葉色金黃,十分醒目,是優秀的色葉喬木,併兼有皂莢的優點,給道路綠化增添新的色彩。可叢植、孤植、群植,作庭蔭樹、行道樹等,或以常綠喬木作背景樹種,與楓香、火炬樹、黃連樹、鹽膚木、色木槭等紅葉樹種相配置。營造紅、黃、綠的彩色世界。可廣泛套用於住宅小區、學校、醫院等綠地。
藥用價值
金葉皂莢與皂莢一樣具有較強的抗癌、抑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