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小檗(原變種)

金花小檗(原變種)

金花小檗,半常綠灌木,高約1米。枝常弓彎,老枝棕灰色,幼枝暗紅色,具棱,散生黑色疣點;莖刺細弱,三分叉,長1-2厘米,淡黃色或淡紫紅色,有時單一或缺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花小檗(原變種)
  • 拉丁學名:Berberis wilsonae Hemsl. var. wilsonae
  • :植物界
  • :Berberidaceae小檗科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25毫米,寬2-6毫米,先端圓鈍或近急尖,有時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灰綠色,網脈明顯,背面灰色,常微被白粉,網脈隆起,全緣或偶有1-2細刺齒;近無柄。花4-7朵簇生;花梗長3-7毫米,棕褐色;花金黃色;小苞片卵形;萼片2輪,外萼片卵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內輪萼片倒卵狀圓形或倒卵形,長5-5.5毫米,寬3.5-4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缺裂,裂片近急尖;雄蕊長約3毫米,藥隔先端鈍尖;胚珠3-5枚。漿果近球形,長6-7毫米,直徑4-5毫米,粉紅色,頂端具明顯宿存花柱,微被白粉。花期6-9月,果期翌年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4000米的山坡、灌叢中、石山、河灘、路邊、松林、櫟林緣或溝邊。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四川、西藏、甘肅。

主要價值

根枝入藥,可代黃連用。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用於止痢、赤眼紅腫等。也可用為飲料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