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枝常弓彎,老枝棕灰色,幼枝暗紅色,具棱,散生黑色疣點;莖刺細弱,三分叉,長1-2厘米,淡黃色或淡紫紅色,有時單一或缺如。
葉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25毫米,寬2-6毫米,先端圓鈍或近急尖,有時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灰綠色,網脈明顯,背面灰色,常微被白粉,網脈隆起,全緣或偶有1-2細刺齒;近無柄。花4-7朵簇生;
花梗長3-7毫米,棕褐色;花金黃色;小苞片卵形;
萼片2輪,外萼片
卵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內輪萼片倒卵狀圓形或倒卵形,長5-5.5毫米,寬3.5-4毫米;
花瓣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缺裂,裂片近急尖;
雄蕊長約3毫米,藥隔先端鈍尖;胚珠3-5枚。
漿果近球形,長6-7毫米,直徑4-5毫米,粉紅色,頂端具明顯宿存花柱,微被白粉。
生境分布
生於乾燥的山坡或石灰岩地區向陽坡地灌木叢中。如山坡、路邊灌叢乾旱山坡、 耕地溝邊、灌叢中、 路邊、 山坡灌叢、 陽坡、 雲南松林中。
分布於中國陝西省,青海省, 湖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繁殖方法
繁殖
播種繁殖,江西餘江多在春季清明前後播種,條播,覆土0.5-1.5寸,稍行鎮壓,隨後澆水。當苗高1-1.5尺時即可移栽。
扦插
扦插宜在春季3月間,將地上枝條砍下,長約1尺,然後按行距3尺,株距5寸插於土中,較易成活。
研究
對金花小檗進行不同儲藏期種子播種試驗以及用不同種類和不同濃度的生長激素進行處理的扦插試驗。結果表明:種子儲藏與否對發芽率無明顯影響;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受生長激素的影響,以2000*10-6的NAA浸泡30min,1500*10-6濃度的IAA浸泡30 min和ABT1號生根粉的處理效果最佳,可在實踐中加以推廣套用。
栽培技術
環境
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山坡、田埂、庭院四周均可栽種。
採集
春、秋採挖,除去枝葉、鬚根及泥土,將皮剝下,分別切片,曬乾備用。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根枝入藥,可代
黃連用。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用於止痢、赤眼紅腫等。
【僳僳藥】三曲馬此:根用於吐血勞傷,跌打損傷,瘡瘍腫毒,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結膜炎《怒江藥》。坑布《滇藥錄》。
【彝藥】路塞幕:根用於痢疾,急性腸炎,扁桃腺炎,瘡痛腫痛,小兒白口瘡,結膜炎《滇省志》。
【白藥】
三顆針,刺黃柏:根治療菌痢,胃腸炎,副傷寒,消化不良,黃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統感染,急性腎炎,扁桃腺炎,口腔炎,支氣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腫痛,外傷感染《大理資志》。
【苗藥】功用同豪豬刺B. julianae《湘藍考》。
【彝藥】根治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口蛾舌瘡,牙齦腫痛,瘧疾痢疾,乳癰肺瘍《哀牢》。
根(三顆針):苦,寒。清熱解毒,止痢。用於咽喉痛,乳蛾,目赤,痢疾,癰腫瘡毒,勞傷吐血。亦為提取黃連素的原料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燉肉服。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熱敷。
【附方】
①治濕熱痹痛: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皮肉適量,水燉服。
②治瘰癧: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或調酒服。
⑧治燥熱唇舌破爛:小檗乾樹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
④治瘡癤腫痛:三顆針,水煎服,並作局部濕敷。
⑤治乳癰: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瘦肉適量,水酒煎服。
【臨床套用】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細葉小檗全草煎製成膏後壓片,每片重0.23克,相當於生藥10克。每次5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連續三療程。每療程間隔5~7天。共治288例,控制28例(12.3%),顯效89例(39.03%)。實踐證明,對鎮咳、止喘、祛痰、消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其中尤以消炎作用較好。服藥後80%病人反映食量增加,精神及睡眠好,無副作用。
②治療小兒肺炎
從細葉小檗提取黃連素製成注射液,供靜脈注射,每日1~3毫克/公斤體重,有明顯的抗菌、抗感染及退熱作用。治療119例,痊癒21例,顯效37例,好轉49例,有效率為89%。用藥後一般均在48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症狀好轉,食慾增進。但有少數病人在靜注過程中有心慌、出汗、面白及嘔吐等反應,停止注射,休息10分鐘,症狀即可消失。
③治療痢疾、腸炎
用細葉小檗根提取的小檗鹼(粗製品)製成膠囊,每粒含0.2克。每次1粒,日服3次,首次倍量,小兒減半。試治10例,一般在服藥後第2天症狀消失,第3天大便化驗恢復正常。
備註:同屬植物金花小檗(參見"小三顆針"條)、刺葉小檗(分布東北)、刺黃柏(參見"刺黃柏’條)、尖葉小檗(分布四川),歐小檗(分布西藏、四川、甘肅)等功效相似,亦作小檗使用。
其它價值
株形美觀,入秋葉,果均為紅色,是極好的觀葉、觀果植物,亦是石山造景的好材料。也可用為飲料資源。
伴生物種
白櫪,栒子Cotoneaster,小鐵仔Myrsine,牛筋條,姜花某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