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

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

《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是清代女詞人顧太清的一首詞。這幅聽雪小照是太清的畫像。太清的題詠,既是對這幅畫的闡釋,也是她的詠懷之作。寒而有聲,打通了感覺與聽覺,這就是詩詞中常見的“通感”,令我們感到冬天連聲音也有寒意。畫面就是這一瞬間的寫照。“聽雪”的意境也隨之全出下片圍繞“聽”字展開。畫像中,像主的“聽雪”,包含了豐富的意識流活動。“聽雪”是畫中人物的意態,這首詞來闡發這一意態包含的精神意緒。這一幅由“生綃橫幅”自繪的“聽雪小照”,畫出了像主的“真面目”,表現了詞人的氣質和高雅情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東海漁歌》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顧太清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金縷曲·自題聽雪小照
兀對殘燈讀,聽窗前、蕭蕭一片,寒聲敲竹。坐到夜深風更緊,壁暗燈花如菽。覺翠袖,衣單生栗。自起鉤簾看夜色,壓梅稍、萬點臨流玉。飛雪急,鳴高屋[1]。
亂雲黯黯迷空谷。擁蒼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2]。多少詩情頻在耳,花氣熏人芳馥[3]。特寫入、生綃橫幅[4]。豈為平生偏愛雪,為人間、留取真面目。闌乾曲,立幽獨。

作品注釋

[1]鳴高屋:風颳過高屋形成的呼嘯聲。
[2]林麓(lù):猶山林。
[3]芳馥:芳香。
[4]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作品鑑賞

詞作於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歲。
這幅聽雪小照,是太清的畫像,隨後又填了這首詞。太清的題詠,既是對這幅畫的闡釋,也是她的詠懷之作。“兀對殘燈讀,聽窗前、蕭蕭一片,寒聲敲竹”。詞人面對殘燈夜讀,被窗外一陣蕭蕭風聲驚動。她放下書,站到窗前諦聽,原來正是竹葉被淒冷的寒風吹動而發出來的聲音。這就是畫面“聽”的姿態。寒而有聲,打通了感覺與聽覺,這就是詩詞中常見的“通感”,令我們感到冬天連聲音也有寒意。畫面就是這一瞬間的寫照。聽雪的意境也在這寥寥數語中表現出來。聽雪,還表現著畫主的凝神專注以及對於“蕭蕭一片,寒聲敲竹”的敏感的詩人氣質。“坐到夜深風更緊,壁暗燈花如菽。覺翠袖,衣單生栗”。是進一步的點染。夜深因而燈火漸暗,是實景。但風緊身寒卻只是感覺,由此而畫境有了空間感。經詞人點出而產生恍然領悟的效果,也進一步表現了像主的專注而凝神。通過鉤起的窗簾眺望夜色,欣賞著窗外“壓梅稍、萬點臨流玉”,還諦聽著“飛雪急,鳴高屋”。至此,話題的“雪”才出來,它壓在梅梢上,又被風兒颳起飄蕩在空中,發出響聲。“聽雪”的意境也隨之全出下片圍繞“聽”字展開。“多少詩情頻在耳”,是無聲的聽。她站在窗前,看到了窗前“壓梅稍、萬點臨流玉”,由此而馳入更寬廣的大自然境界,想到它必然是“亂雲黯黯迷空谷”的一片蒼茫景象。但這時夜色中看不到的,是“詩情”的想像。畫像中,像主的“聽雪”,包含了豐富的意識流活動。“聽雪”是畫中人物的意態,而由這首詞來闡發這一意態包含的精神意緒。因此,這一幅由“生綃橫幅”自繪的“聽雪小照”,不僅畫出了像主的“真面目”,而且表現了詞人的氣質和高雅情操。

作者簡介

顧太清(1799—約1876),西林覺羅氏,字子春,號太清。清代女詞人,鄂爾泰曾孫女。工詩詞書畫,有“滿洲詞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譽。
顧太清顧太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