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桃叉絲殼, Microsphaera hyperici,白粉菌科叉絲單囊殼屬。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相關討論,
基本信息
拉 丁 名: Microsphaera hyperici
中 文 名: 金絲桃叉絲殼
定 名 人: Yu & Lai
參考文獻: Acta Microbiol Sinica 21: 11. 1981.
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葉面較多,易消失;子囊果散生或近聚生,暗褐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徑85-120(平均95.6)μm,壁細胞多角形,15-25×12-20μm;附屬絲5-13根,常為 7-11根,生於‘赤道’以下接近底部,圍著子囊果向上彎生,長100-140μm,一般為子囊果直徑的1-1.6倍,多數為1-1.2倍,粗 7.5-10μm,外壁粗糙或平滑,少數具瘤突,多數無隔膜,透明,少數具1隔膜,隔膜下或基部淺褐色,頂部2-7次雙分叉,常為4-6次,分枝常短而密,但第一分枝常常較長而粗且接近180°,末枝鈍圓或微尖,直或彎,一般不反卷子囊 4-9個,常為 5-7個,卵形、廣橢圓形或擬三角形,具短柄,很少無柄,47-55×38- 48μm:子囊孢子3-7個,常為5-6個,很少3-4個或7個,橢圓形、卵形或短柱形,17.5- 23.8×10.0-13.8μm。
相關討論
在金絲桃屬 Hypericum甚至藤黃科植物上,迄今為止,尚未見有叉絲殼屬 Mic- rosphaera報導。本菌在形態上雖與寄生於忍冬科的 Microsphara grossulariae(Wallr.)Lev. 和豆科的 Microsphaera palczewskii Jacz.較接近,但也有區別。Microsphaera hyperici Yu & Lai與上述兩個種的區別除寄主不同科、目外,主要區別在於前者:(1)附屬絲的第一分枝多接近平角且分叉數也較多;(2)子囊孢子數目較多,其大小介於上述兩個種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