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採挖。採得後,除去泥沙、
雜石,挑選純淨的塊片。
性味歸經:寒;鹹;歸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鎮驚安神,祛翳明目。用於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原生形態
水
金雲母,又名:
蛭石,貓金。
單斜晶系。
晶體常呈薄雲母片狀。顏色為褐色、黃褐色、金黃色。條痕白色或褐色。光澤珍珠狀、金屬狀或玻璃狀,微透明至透明。
解理依底面,極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
撓性,彈性較差。產於蝕變的含
黑雲母或金雲母的岩石中,是黑雲母和金雲母變化的產物。
金精石藥材鑑定
為不規則的片狀,一般長2~6厘米,厚約5毫米,色金黃、或暗棕色至墨綠棕色。表面光滑,有網狀紋理,具金屬光澤。質柔軟,可用指甲刻劃並留淺色痕跡。斷面呈層狀,無光澤,易剝離成薄層。薄層具可塑性,可隨意撓屈,甚易用手撕斷。灼熱後迅速膨脹。氣微,味淡。煅過的金精石表面有黃色無光的斑點,質較脆。以塊大、色金黃、質柔軟、無雜質者為佳。顯微鑑定:本品在
偏光鏡下:薄片中從無色至淺褐黃色;低正突起;具
多色性和
吸收性;Ng=Nm為淺褐黃色;Np為無色;Ng=Nm>Np;
解理完全。
本草綱目性狀鑑別
本品為片狀集合體,多呈不規則扁塊狀,有的呈六角形板狀。厚0.2-1.2cm,褐黃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有網狀紋理。似金屬光澤。質軟,用指甲可刻劃皮痕,切開後,斷面呈明顯層片狀,可層層剝離,薄片光滑,不透明。無彈性,具撓性。氣微,味淡。以塊大、色金黃、質軟、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鑑別
透射
偏光鏡下:薄片中從無色至淺褐黃色;低正突起;具
多色性和
吸收性;Ng≈=Nm為淺褐黃色;Np為無色;Ng=Nm>Np;
解理完全。
干涉色達到Ⅲ級黃,但常受到礦物本身的顏色干擾;近於
平行消光。正延長符號。二軸晶。正光性。
古籍考證
出自《本草綱目》;《福建續志》:“永春州:金精石似鐵磺而松,其色如金,可入眼藥,出雙髻山等處。”
金精石化學成分
含(Mg,Fe)3[(Si,Al)4 O10 ](OH)2 4H2 O,其中
氧化鎂14~23%,
氧化鐵5~ 17%,
氧化亞鐵1~3%,氧化矽37~42%,
氧化鉛10~13%,水8~18%及其它雜質。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
鐵離子,中等量亞鐵離子、鉛離子、
矽酸根離子,小量鎂離子、亞錳離子及痕跡量
鉀離子。另一說,蛭石的成分是 (Mg,Fe)3[(Si,Al,Fe)4 O10 ](OH)24H2O 。 主含鋁
矽酸鎂(Mg,Fe3+,Al)3 [(Si,Al) 4O10][OH] 2·4H2O(
蛭石)。尚含少量鈣、鉀等元素。
碎金精石化學鑑定
微溶於
鹽酸,其溶液呈淺黃色,加10%
亞鐵氰化鉀試液,即變為碧藍色,同時有白色沉澱生成,此沉澱繼而變為藍色。 加熱呈片狀裂開,迅速膨脹,並漸彎曲呈蟲狀條帶,顏色變成金黃色。以上現象同
金礞石。但金礞石主含
蛭石和水
黑雲母,而金精石尚含金雲母或水化
金雲母,故可用
X射線衍射法進一步鑑別:
X射線衍射曲線表明, 精石並非典型的蛭石 ,而是金雲母 K(Mg)3 [Si3AlO10][OH]2一黑雲母K(Mg,Fe3+)3[(Al, Fe3+)Si3O10][OH]2糸列中間的鎂鐵雲母。但試樣表面水化程度高,屬蛭石範疇。
金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