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穀粒橋樑書:布穀鳥的心愿》是由“親子共讀”到“獨立閱讀”的橋樑,是由“圖畫書閱讀”到“純文字閱讀”的橋樑。它涵蓋多種文學樣式,貼合兒童審美心理,使用兒童常用字詞,採用中文基本句型,語言表達嚴謹規範。適合5—8歲小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金穀粒橋樑書:布穀鳥的心愿
-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 頁數:79頁
- 開本:32
- 定價:15.00
- 作者:高洪波 雨青工作室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267869, 9787533267865
- 品牌:明天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金穀粒橋樑書:布穀鳥的心愿》結合兒童心理發展以及語文教育,使用兒童常用字,採用中文的基本句型,注重句子的長短適中、情節架構和敘事方式,寫出了孩子最感興趣的橋樑書。《金穀粒橋樑書:布穀鳥的心愿》採用詩歌和童話的文學樣式,營造了一個富於情趣的文學世界。
圖書目錄
1雨中森林
2小河裡的草帽
3小海狸伐木
4布穀鳥的心愿
5亮晶晶的石片
6森林裡的小路
7找醉
8足球明星
9驕傲酌狗熊
10小老虎問路
11戴墨鏡的小鹿
12花貓學游泳
13大肚子蜘蛛
14比學問
15好客的蟒蛇
16公雞的本領
17野豬和竹林
18吃石頭的鱷魚
19“華佗鳥”巡診
20鐵鳥和獅子
2小河裡的草帽
3小海狸伐木
4布穀鳥的心愿
5亮晶晶的石片
6森林裡的小路
7找醉
8足球明星
9驕傲酌狗熊
10小老虎問路
11戴墨鏡的小鹿
12花貓學游泳
13大肚子蜘蛛
14比學問
15好客的蟒蛇
16公雞的本領
17野豬和竹林
18吃石頭的鱷魚
19“華佗鳥”巡診
20鐵鳥和獅子
序言
自主閱讀,從橋樑書開始
現在展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書,取名為“橋樑書”。這是一套指向性明確的書,它是專門給幼小銜接和國小第一學段的學生量身定做的書。
橋樑書是指由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書籍。孩子在幼稚園時期認識的字不多,多半閱讀以圖為主而文字量較少的圖畫書。孩子入學之後,往往是先學拼音,再隨文識字,學習閱讀。死記硬背的拼音學習很容易造成老師累、學生苦、家長忙的不良後果。開始上國小後,由於學校課本識字量的簡化,不足以建立起他應有的閱讀能力,所以就需要以課外閱讀來補充。但課外閱讀如果一直限於圖畫書,閱讀能力原地打轉,要是一下子就給他純文字書,又會因為字數太多,讓他感到害怕,這時就需要橋樑書了。它的文字量與難度高於圖畫書,又沒有拼音的羈絆,能使孩子讀起來不覺得吃力。
橋樑書的內容往往以孩子最感興趣的生活題材為主,由於口語能力的發展,孩子對於基本的語法和故事情節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閱讀敘事類的文學作品,重點應放在讓孩子掌握並複述作品的內容。閱讀抒情類的文學作品,重點就要注意“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文學是語言藝術,“感受語言的優美”應該是貫徹始終的要求。對於這一學段的孩子來說,學習語言很重要,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很自然地積累一些詞語。因此,“橋樑書”更適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選做輔助教材。
閱讀橋樑書,是更自由、自主的學習,可以讓小讀者在閱讀實踐中摸索更多的識字方法,給他們一個寬鬆的、從容的、流暢的閱讀體驗。
閱讀橋樑書的階段,要注意引導小讀者“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他們在閱讀中,會逐步把書本看做是精神生活中親密的夥伴,是成長進步的階梯。正是在閱讀的感受中,他們會更自覺地喜歡圖書。所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應該從閱讀橋樑書開始,真正的“自主閱讀”和逐步地學會閱讀方法,也應該從閱讀橋樑書開始。
這套橋樑書邀請了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參與創作(筆者也有幸忝列其中),他們結合兒童心理發展以及語文教育,使用兒童常用字,採用中文的基本句型,注重句子的長短適中、情節架構和敘事方式,寫出了孩子最感興趣的橋樑書。他們還分別採用了詩歌、小劇本、故事、童話等多種文學樣式,營造了一個個富於情趣的文學世界。豐富的表現手法,增強了孩子的理解力;多元的文體,增進了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套“橋樑書”是開放式的,還會邀請更多的作家參與,用他們的精品佳作,搭建起一座長長的彩虹橋,讓更多的小讀者從“親子共讀”走向“自主閱讀”,留下閱讀的足跡,成長的足跡,走向更廣闊的人生世界。
金波
現在展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書,取名為“橋樑書”。這是一套指向性明確的書,它是專門給幼小銜接和國小第一學段的學生量身定做的書。
橋樑書是指由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書籍。孩子在幼稚園時期認識的字不多,多半閱讀以圖為主而文字量較少的圖畫書。孩子入學之後,往往是先學拼音,再隨文識字,學習閱讀。死記硬背的拼音學習很容易造成老師累、學生苦、家長忙的不良後果。開始上國小後,由於學校課本識字量的簡化,不足以建立起他應有的閱讀能力,所以就需要以課外閱讀來補充。但課外閱讀如果一直限於圖畫書,閱讀能力原地打轉,要是一下子就給他純文字書,又會因為字數太多,讓他感到害怕,這時就需要橋樑書了。它的文字量與難度高於圖畫書,又沒有拼音的羈絆,能使孩子讀起來不覺得吃力。
橋樑書的內容往往以孩子最感興趣的生活題材為主,由於口語能力的發展,孩子對於基本的語法和故事情節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閱讀敘事類的文學作品,重點應放在讓孩子掌握並複述作品的內容。閱讀抒情類的文學作品,重點就要注意“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文學是語言藝術,“感受語言的優美”應該是貫徹始終的要求。對於這一學段的孩子來說,學習語言很重要,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很自然地積累一些詞語。因此,“橋樑書”更適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選做輔助教材。
閱讀橋樑書,是更自由、自主的學習,可以讓小讀者在閱讀實踐中摸索更多的識字方法,給他們一個寬鬆的、從容的、流暢的閱讀體驗。
閱讀橋樑書的階段,要注意引導小讀者“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他們在閱讀中,會逐步把書本看做是精神生活中親密的夥伴,是成長進步的階梯。正是在閱讀的感受中,他們會更自覺地喜歡圖書。所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應該從閱讀橋樑書開始,真正的“自主閱讀”和逐步地學會閱讀方法,也應該從閱讀橋樑書開始。
這套橋樑書邀請了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參與創作(筆者也有幸忝列其中),他們結合兒童心理發展以及語文教育,使用兒童常用字,採用中文的基本句型,注重句子的長短適中、情節架構和敘事方式,寫出了孩子最感興趣的橋樑書。他們還分別採用了詩歌、小劇本、故事、童話等多種文學樣式,營造了一個個富於情趣的文學世界。豐富的表現手法,增強了孩子的理解力;多元的文體,增進了孩子的閱讀能力。
這套“橋樑書”是開放式的,還會邀請更多的作家參與,用他們的精品佳作,搭建起一座長長的彩虹橋,讓更多的小讀者從“親子共讀”走向“自主閱讀”,留下閱讀的足跡,成長的足跡,走向更廣闊的人生世界。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