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磚四省區
- 包含地區:湖南、湖北、陝西和內蒙古
- 提出年份:2011年
- GDP:15902.12億元湖南
簡介,由來,面臨問題,中西部發展改變中國經濟格局,區域經濟新格局正在形成,
簡介
一如21世紀初來“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展現了新興經濟體發展之勢,上述四省份大有“金磚四省區”的架勢。2010年,湖南以15902.12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十,並直逼四川。隨著國家戰略的調整和進入新世紀科學發展觀的深入推進,國家經濟格局開始發生變化,地區間協調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彎道超車令人欣喜,發力轉型任重道遠。
由來
中西部省區高增速高增幅:各級統計部門數據顯示,在2009年14個省(市、區)GDP總量超萬億元後,2010年“萬億俱樂部”新增加內蒙古、黑龍江和陝西三位新成員。2008年來,中西部多個省份經濟增速都超過了沿海省份。已經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內蒙古、陝西和中部的湖南、湖北表現均可圈可點,四個省份的經濟總量在十一五期間增長均在1.1倍以上。2010年,四省份的GDP總量分別達到了15902.12億元、15806.09、10021.53和11620億元,先後邁入“萬億俱樂部”,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5%、14.5%、14.5%和14.8%。而在2006年,四省份的經濟總量分別為7393億元、7497億元、4791億元和4384億元、。其中,內蒙古的GDP增長了1.42倍,與內蒙古相似的陝西四年間增長了1.28倍,在2010年全國各省的排名都攀升至中游水平。
“金磚四國”的概念:高盛被認為最早提出“金磚四國”的概念,即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2010年,《第一財經日報》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將湘、鄂、陝和內蒙四省區成為新興發展的“金磚四省區”。湖南、湖北、陝西和內蒙古,四個中西部省區作為國家新興發展的省區,經濟發展迅速,必將為國家經濟發展和戰略做出新的貢獻。儘管內蒙古、陝西、湖南和湖北在2009年左右的經濟總量和業已成型的“四萬億俱樂部”(廣東、江蘇、山東)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但其增長幅度之大令人刮目相看。一如發達經濟體日益重視“金磚四國”在世界經濟和金融格局中的聲音和地位一樣,中國東部發達省份也日益感受到了包括上述四省份在內的中西部地區的追趕腳步。2008年一同進入“萬億俱樂部”的福建、北京、湖北、湖南四省市為例。2006年北京和福建總量均排在湖北、湖南前面。但後來湖北、湖南逐漸趕超福建、北京,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後迅速拉開了與福建、北京的距離,到2010年,福建、北京的經濟總量已經被湖北和湖南拉開了2000億元左右的距離。
面臨問題
難掩轉型緊迫:然而,迅猛發展卻難掩固有發展模式的尷尬。各省區對經濟發展和轉型都有清醒認識。陝西省政府參事、省社科院區域發展諮詢中心主任張寶通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陝西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一方面與內蒙古類似,得益於陝北能源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則是近幾年市場經濟加政府推動的模式在陝西得以深化。“金融危機對沿海的省份衝擊比較大,在經濟危機衝擊下,經濟由外需向內外需並舉的轉變給中西部提供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遇。”湖北省政府參事、湖北省社科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研究員對本報分析,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打下的基礎正在發揮作用,湖北、湖南等地通過發揮自身優勢,承接產業轉移,以及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大量投入,迅速帶動經濟成長。在2009年GDP含金量(單位GDP對生態環境衝擊的程度決定含金量的高低)前十名的榜單上鮮見中西部省份。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人文地理與區域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張文忠此前接受採訪時稱:“中西部省份GDP增速強勁,但從其要素對GDP帶動構成來看,依舊重複著原有的粗放增長模式。” 曾有媒體報導稱,2008年內蒙古煤化工產業投資達420億元,占到化工產業總投入的37.6%。這種情況並不僅限於內蒙古。
中西部發展改變中國經濟格局
“從結果上說,中西部的速度比東部快,最後中西部的發展水平和東部逐漸接近,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事,有助於解決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廣東當代經濟研究中心的楊正滸說。而從2009年各省制定的“十二五”經濟預期指標來看,在東部廣東、上海等地主動調低經濟指標的同時,中西部各省區市紛紛制定了較高的指標。多位接受本報採訪的專家均表示,“十二五”期間,東部地區放緩經濟增速加快轉型,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經濟增速高於沿海的現象將繼續維持。“從我們現有情況看,目前的這種態勢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同已開發國家日益重視“金磚四國”在世界經濟和金融格局中的聲音和地位一樣,中國東部發達省份也日益感受到了包括上述“金磚四省區”在內的中西部地區的追趕腳步。多位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受惠於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廣大中西部省份追趕東部勢頭的迅猛。但他們同時指出,很多地方並未完全開拓出一條創新增長的新路,並未完全擺脫過分依賴資源採掘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老路。
同時,專家也對中西部省區的發展充滿欣喜。兩湖地區一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區,自然條件優良,交通便利。內蒙古地區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陝西文化資源豐富,是全國排名前列的科技和教育中心。同時,陝西區位優勢明顯。隨著國家戰略的穩步推進,和科學發展觀的不斷落實,這些省區作為內陸發展的排頭兵,必然會成為國家戰略的穩固依託和後方戰略基地,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區域經濟新格局正在形成
自從1999年江澤民主席在西安啟動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四川、重慶、陝西和內蒙古四省區市已經進入全國中游水平。四川省更是進入了全國經濟的第一梯隊。再加上湖南和湖北等中部省份,在過去十年中中西部省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2010年,四川、湖南、湖北、內蒙古、陝西和重慶等已經完成了對中、東部省份中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和福建等的接近或超越。四川省已經和河北、河南、遼寧以及浙江等省份差距明顯縮小。同時作為西部的排頭兵,四川、陝西和重慶2010年GDP總量已達28000億元,中部的湖南、湖北更是突破了30000億元,與四萬億俱樂部基本達到同等數量級,這在2009年以前是無法想像的。中央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以及中西部地區黨委、政府和人民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也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中西部省區發展明顯,但仍面臨很多挑戰,在十二五規劃中,各省區都提出:
一是繼續夯實基礎,進一步提升發展保障能力,加快構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形成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新格局。
三是堅持為民謀利,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
四是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建立有利於西部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五是堅持和諧發展,進一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推動區域經濟和諧發展。
六是堅持大局意識,中西部新型地區要頑強拼搏、不懈奮鬥,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汗水建設美好家園。
相信在“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結束時,中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台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戰略穩固的支撐和後方基地,形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初步建立武漢、長沙、成渝和關天等新型城市群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台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