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黃堇(學名:Corydalis Chrysosphaera Marq. Et Airy-Shaw.),別稱東絲兒(西藏藏語),是雙子葉植物綱罌粟科植物。半圓形墊狀草本,黃綠色,具粉霜,高約5-13厘米,具主根。莖多數,分枝具葉,近肉質,肉紅色。葉黃綠色。分布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東部。具有清熱燥濕、消炎止痛的功效,用於潰瘍病、痢疾、胃炎、風濕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球黃堇
- 學名:Corydalis boweri Hems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科: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族:紫堇族 CORYDALEAE
- 屬:紫堇屬 Corydalis
- 組:尖突黃堇組 Sect. Mucroniferae
- 種:金球黃堇
- 分布區域:中國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半圓形墊狀草本,黃綠色,具粉霜,高約5-13厘米,具主根。莖多數,分枝具葉,近肉質,肉紅色。葉黃綠色。
基生葉長4-7厘米,具長柄;葉柄扁平,寬1-2毫米;葉片二回三出,約長1.3厘米,寬1厘米,末回裂片長圓形,長1-3毫米,頂端具長芒狀尖突。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
總狀花序生莖、枝頂端、少花,密集,傘房狀。苞片楔形,長1-1.5厘米,寬5-7毫米,條裂達中部,裂片頂端具芒狀尖突。花梗短於苞片。
花亮黃色,頂端暗紫色。萼片腎形,淺黃色,約長0.5毫米,寬1毫米,具齒。外花瓣具雞冠狀突起。上花瓣長約1.5厘米;距圓筒形,稍長於瓣片,末端稍下彎。下花瓣長約7毫米,瓣片寬展,卵圓形。
柱頭2裂,兩側不對稱,頂端具6乳突。
蒴果卵圓形,約長4毫米,寬2.5毫米,常具2-4枚種子和細長下彎的花柱,成熟時自頂端彎曲的果梗上俯垂。
種子扁圓形,直徑約1.5毫米,種阜臍狀,小。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3800-5500米的河灘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拉薩、嘉黎、索縣、巴青、類烏齊)。
主要價值
藏藥,全草清熱止痛。
【藥名】:金球黃堇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金球黃堇的全草。
【功效】:清熱燥濕、消炎止痛。
【主治】:用於潰瘍病、痢疾、胃炎、風濕痛。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胃、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
【考證】:始載於《西藏植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