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灣黃立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金灣黃立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立魚學名黃鰭鯛(Sparus latus),硬骨魚綱,鱸形目,鯛科,又名黃腳臘等,體高橢圓,側扁,頭中大。口前位,吻鈍,口裂水平狀。上下頜前端具圓錐牙,兩側具臼齒。體被薄櫛鱗,側線具鱗44~46,側線上鱗通常5枚。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胸鰭尖長。腹鰭胸位。體色青灰,具若干條黑色縱帶,腹鰭及臀鰭下葉黃色。它是一種海產暖水性淺海底層近岸魚類,黃立魚是金灣當地對其的一個俗稱。

金灣是“中國黃立魚之鄉”,黃立魚肉質細膩嫩滑、魚香濃郁、味道鮮美、肉多刺少,是一種高蛋白質、高胺基酸、高含肉率、低脂肪的三高一低綠色食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立魚
  • 外文名:Sparus latus
  • 產地名稱:珠海金灣區
  • 學名:黃鰭鯛
產品特點,營養價值,歷史淵源,產地環境,養殖情況,產品榮譽,保護產品,

產品特點

外觀形態
黃立魚學名黃鰭鯛(Sparus latus),硬骨魚綱,鱸形目,鯛科,又名黃腳臘等,體高橢圓,側扁,頭中大。口前位,吻鈍,口裂水平狀。上下頜前端具圓錐牙,兩側具臼齒。體被薄櫛鱗,側線具鱗44~46,側線上鱗通常5枚。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胸鰭尖長。腹鰭胸位。體色青灰,具若干條黑色縱帶,腹鰭及臀鰭下葉黃色。它是一種海產暖水性淺海底層近岸魚類,黃立魚是金灣當地對其的一個俗稱。
金灣黃立魚
黃立魚

營養價值

黃立魚又名“黃腳臘”,學名“黃鰭鯛”。由於富含粗蛋白、蛋氨酸等營養成分,其魚肉口感鮮滑爽口,由於脂肪含量較低,它也是名副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材,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視力、提高記憶、健脾養胃等作用,特別是其藥用胺基酸含量比較高,對人體健康有好處。
每100克黃立魚的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能高達21克,而脂肪的含量卻只有1克左右。人們食用黃立魚以後能快速吸收和利用這些蛋白質,可以提高身體各器官功能,能讓人們的身體變得更強壯,特別適合家中正在成長發育的兒童。此外,由於脂肪含量和熱量較低,人們食用以後可以吸收豐富的營養,但不會吸收過多的熱量與脂肪,另外它含有的一些活性成分還能促進人體內脂肪的代謝與分解。

歷史淵源

黃立魚,是金灣當地俗稱,又名黃鰭鯛、黃腳立、赤翅等,紅旗鎮歷來盛產黃立魚。金灣區與黃立魚結緣已久,早在宋代,三灶島民就已嘗試養殖黃立魚。自宋代以來,疍家人、廣府人、客家人及瑤族人相繼在金灣三灶島定居,那時的先民們主要以捕魚、養殖和耕種為生,三灶島周邊豐富的海產為他們提供了大量優質食物來源,而他們的飲食中最常見、最賴以生存的魚類之一,就是“黃立魚”。
除了官方記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黃立魚,也活躍在民間傳送的各種歌謠中。金灣歷史文化叢書《三灶民歌》與《三灶歌謠》收集了自宋代以來三灶地區的民歌、歌謠,其中《白採蓮·對歌》一詞中提到:“四邊鋪網黃腳鱲”,借魚做雙關語以喻人。
《十二月唱魚串古人》中也提及“三月鱲魚骨叉叉,少了攞魚尋胥家”,由此可以看出,黃立魚的捕撈時節,已然成為了珠海先民們記錄民俗習慣的重要節點。
清代光緒年間,《廣東歷代方誌集成》(香山縣誌)中就有當地產黃立魚的記載,包括黃立魚(統稱“鱲魚”)在內的20多種魚類都登名在冊,其中黃立魚憑藉食用價值脫穎而出。
黃立魚為淺海暖水性底層魚類,因生活在鹹淡水交界處,其肉質兼具河、海之鮮,是餐桌上的上等魚,其美味在沿海居民中口耳相傳。早在20世紀60年代,黃立魚由於捕捉難度大、產量較低,價格居高不下,到了70年代末,紅旗鎮開始開閘納海苗入大圍中人工“粗養”黃立魚。
進入80年代,隨著珠海地區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人們對於黃立魚的需求也在正比增加,漁民們“自產自銷”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據《珠海市志》記載,上世紀80至90年代,當地漁民成功完成池塘高產養殖試驗,拉開了黃立魚大規模養殖的序幕,同時,《黃鰭鯛塘養試驗》水產養殖項目還榮獲了珠海市1980-1986年度首屆科技進步獎的殊榮。
1987年,以珠海圍墾總公司為首的水產局與漁林蝦場創建了黃立魚養殖高產示範場,專供港澳市場,並於1990年圍築海堤養殖黃立魚,建造冰冷廠,改造運輸船等,經過幾十年發展,黃立魚已成為紅旗鎮標誌性水產品。
2018年,《金灣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出台,推動金灣黃立魚養殖產業標準化、規範化、品牌化發展。金灣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組織發動專業組織、技術機構、養殖戶等社會團體,認真開展“金灣黃立魚”養殖技術規範編制工作,出台《金灣黃立魚質量控制技術規範》團體標準及珠海市地方標準,在養殖技術上不斷引導養殖戶把好“金灣黃立魚”的質量關,保證“金灣黃立魚”的品質。
2019年,金灣黃立魚(黃鰭鯛)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成立,產業園規劃的主產區以金灣區紅旗鎮1.5萬畝黃立魚養殖基地為核心,延伸至三灶鎮並輻射河口區域平沙鎮,使園區覆蓋總面積達2萬多畝。依託產業園的帶動作用,金灣區逐步建成黃立魚“生產+加工+科技+行銷(品牌)”全產業鏈,並帶動更多養殖戶加入科學、規範養殖的行列中來,讓黃立魚成為民眾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2020年10月,金灣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對轄區內黃立魚(黃鰭鯛)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展黃立魚養殖保險試點工作,重點加大對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水產養殖業保險保障水平,解決災後復產問題,促進水產養殖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產地環境

作為一種海產暖水性淺海近岸魚類,黃立魚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東海、南海海域,在深海繁育,在近岸生長,金灣區是粵港澳大灣區著名的“魚米之鄉”,西江出海口河海交匯的地理條件,為該區帶來了豐富的農業生產資源,河口漁業發達,可供發展水產養殖業的淺海灘涂有120多萬畝。金灣區位於珠江河口區域,鹹淡水資源豐富,漁業既可引用江河的淡水,又可引用漲潮時的鹹淡水,鹽度範圍廣和餌料生物豐富,決定了本區域水生動物的多樣性,提高了養殖品種擇優性。
黃立魚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對鹽度、溫度等指標尤為敏感,金灣區採用鹹淡水養殖的黃立魚,其品質和風味優於內陸水域的同類產品,且有利於生長和預防疾病。金灣區平均溫度常年維持在22攝氏度左右,具有優厚的養殖黃立魚的先決條件,在此養殖的黃立魚個頭大、品質好、產量高,屬於魚類養殖業中的名優產品。

養殖情況

依託適宜的生存環境,金灣黃立魚生長快、出魚快、產量高、品質好,迅速打開市場,早在2007年,珠海金灣黃立魚就被列入了《廣東省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灘涂養殖區和海水池塘養殖區規劃之中,金灣區海洋農業局開始重點扶持發展黃立魚養殖。
2013年,在金灣區海洋農業和水務局的支持下,珠海市浩淼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建起人工育苗車間,歷時三年時間,終於突破了黃立魚的人工育苗技術,實現100%的育苗純度,讓“精養”成為可能。
金灣黃立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黃立魚養殖
截止2018年,金灣區有14家養殖合作社,每個合作社下有50—80個養殖專業戶,金灣區黃立魚養殖面積1萬多畝,產量1.5萬噸,占全省產量的42%,占全國產量的19%;產值超過6億元,在全國同級別區(縣、市)中位列第一。金灣區擁有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省、市級水產良種場,省級標準化示範基地等設施,還有黃立魚供港出口備案場約20家。
金灣區形成了一批黃立魚產業綜合型企業,集苗種標粗、養殖生產、產品流通等於一體,其中省級水產良種場1家,市級水產良種場2家,無公害認證水產基地10家,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2家,並初步形成了黃立魚產業要素鏈條。
2019年,金灣黃立魚總產量3萬噸,總產值超10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35%-40%。

產品榮譽

2021年,“金灣味道”黃立魚項目獲“金灣杯”第八屆“創青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青農優品”品牌。
2021年6月4日,金灣黃立魚正式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19年12月,金灣區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評為“中國黃立魚之鄉”。
金灣黃立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中國黃立魚之鄉
2014年,金灣黃立魚被評為珠海十大名優農產品之一。

保護產品

2020年12月9日,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金灣區的匯報答辯團隊重點向專家匯報了金灣黃立魚的申報地域保護範圍品質特色、產地環境、生產方式、人文歷史、產品知名度和產業發展前景等方面的情況,並對專家的提問進行了答辯。評審專家在聽取匯報、提問答辯、認真討論後,評定“金灣黃立魚”地理標誌申報材料完整、準備充分、匯報流暢、內容熟悉,答辯工作到位。金灣黃立魚生長環境獨特,品質特性突出,發展歷史悠久,產業發展前景潛力巨大。專家組一致通過評審。
金灣黃立魚(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21年6月4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2021年第431號公告,“金灣黃立魚”正式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