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陵園

金沙陵園

成都金沙陵園殯葬服務有限公司 是經省民政廳、市民政局批准建設的永久性經營型公共墓地。陵園位於成都東隅錦江區三聖鄉龍燈山,背靠龍泉山脈、跳跳河、白馬河如玉帶環繞。金沙陵園是生者擁抱自然、返璞歸真的世外桃源,又是往者回歸自然的仙鄉福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沙陵園
  • 成立於:2006年
  • 部門:省民政廳、市民政局批准
  • 位於: 成都東隅錦江區三聖鄉龍燈山
金沙陵園簡介,漢闕,翁仲,五音橋,焚帛亭,恩澤壇,明代改革陵寢,

金沙陵園簡介

金沙陵園
金沙陵園遠眺金沙遺址,近倚兩漢陵群,翠屏山、金寶山、萬佛山三山顧盼相向,形成“前有江流,後有來龍,左有流泉,右有通衢,群山環抱,明堂開闊”的絕佳堪輿格局,陵園地處淺丘形勢,占地460畝,和千秋佛國清涼古寺相鄰,與新建的東郊火葬場及成都市烈士陵園接隼,是關愛逝者、撫慰生者的生命家園;是生者與故人、養生與往生輕鬆對話的雙維空間。我們承諾:建一流的環境,創一流的服務,以我們的真誠換得逝者的安息和生者的慰藉。

漢闕

金沙陵園區域文化簡介漢闕闕,中國古代城廊、軍營的門樓建築。至漢代盛行,因此人稱漢闕。又因結構大小形體相近組合而成,又叫“子母闕”。四川地區古代文化中漢代文化,尤其是三國文化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選取“子母闕”為陵園前門,即彰顯其品質的高貴,同是具有濃厚的地域標誌與民族文化。
金沙陵園

翁仲

翁仲(石像生)在陵墓前設立由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群叫石像生,最初設定石像生是為了除邪惡,驅鬼怪。“墓上樹柏,路頭石虎”——《周禮》。石像生中石人也叫翁仲。
相傳,秦始皇麾下一員大將姓阮名翁仲,身高一丈三尺,勇猛異常,屢敗匈奴,戰功赫赫。死後,秦始皇為表彰其功德,鑄其銅像立於鹹陽宮司馬門外。留此習俗,人們把立於神道兩側的人像稱為翁仲。金沙陵園設翁仲兩對分別為勛臣與武士。金沙陵園設石像生九對,分別為:角端;麒麟;駱駝;天祿;臥羊;駿馬;辟邪;大像;獬豸。
金沙陵園

五音橋

五音橋中國古代音樂分為“宮、商、角、徵、羽”五類,陵園修築五橋跨曲水,使用極普通芝麻白花崗石料,敲擊時發生或清脆響亮,或婉轉悠揚,或渾厚低沉的不同聲音來,至若清晨人靜或是夜暮降臨之際,漫步於儀樹與海樹之間,敲擊一下五音橋石欄桿,仿佛置身於淨土古剎,耳畔迴響起晨鐘暮鼓。紅門牌樓與“紅門遙祭”六柱五樓牌樓,俗稱大紅門,提示人們:經此,將進入一個新境界,柱頂蹲石獸三對,又稱朝天犼。其中三隻座南面北,俗名“望君出”古代意為:皇帝南面稱王,神獸每每吼叫,希望走出深宮紅牆,到民間去,了解民情治理好國家。另外三隻,座北面南,俗名“盼君歸”。是希望君主平安歸來,躬親國是。“紅門遙祭”:古代祭祀習俗。凡經紅門,王公貴族大臣須行三叩禮。

焚帛亭

後演變為,後世親友,祭禮親人時到達紅門,首先在“焚帛亭”燃鞭放炮,以示遙祭。焚帛亭焚帛亭又名燎爐。一般為琉璃建築。為歷代皇為祖宗焚化金銀錁、衣帛、素紙、五色紙專用場所。古人認為,凡間衣物、錢帛,只有焚帛亭焚燒,故去的親人才能收訖。其功能確乎類似於另一世界的錢莊或郵政之類/神樹永陵神樹,實為榆樹。神樹之名源遠流長,真正名聲大振,為乾隆為之寫下《神樹賦》開始。“…...愛生神樹,非柏非松,根從天上分來,想銀河之歷歷,種豈人間所有,郁佳氣之蔥蔥。…...宜有佳蔭,圓覆鼎湖,如傘如蓋,為禎為符。木公承命,咨之女夷。選材去柘,舉瑞得榆。…...蔭暄承潤,永動俱兮。數葉億萬,綿世如兮。”方城明樓與“神功聖德碑”。
金沙陵園

恩澤壇

恩澤壇與四面佛天壇為古代祭天的建築物。古代相信天壇可以通天。往往於此祈年祈福。佛呈四面,象徵佛法無邊與佛無處不在。恩澤宮與地藏佛地宮為古代佛塔或帝王寢宮地下建築物,古人相信:地宮可以徹地。陵園將天壇地宮相結合,是希望故人能在通天徹在的環境中骨殖得以永存,是魂得以安息。地藏菩薩佛經說,地藏菩薩受釋加牟尼囑咐,在現在佛滅度之後 ,未來彌勒未出生之前,負責教化六道眾生,拯救一切罪苦,所以又稱悲願菩薩。

明代改革陵寢

中國古代從東漢實行上陵禮,將“寢”擴在寢殿。唐宋把祭祀獻殿與飲食起居寢宮分開設定。
代,朱元璋對陵寢制度作重大改革,取消寢宮,由上宮、下宮改建為方城明樓。神道碑全稱“神功聖德碑”。俗稱功德碑。建築為贔屓托碑。傳說龍生九子,皆不成龍,各有所好,贔屓為其中一子,天生喜文、善水、長壽,最能負重。人們以它負功德。中華民族倡導以道德傳家治國。以德傳家道興旺,以德治國則天下太平、。陵園方城門額題“德澤千秋”。神道碑題“厚德載物”。
金沙陵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