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的文化意蘊

金庸小說的文化意蘊

《金庸小說的文化意蘊》是2004年6月1日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布拉。該書對金庸小說進行了具體的講述,寫了金庸小說論爭的焦點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金庸小說的文化意蘊
  • 作者:曹布拉
  • ISBN:978-7213-0276-66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6月1日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金庸小說的文化意蘊作者: 曹布拉
: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自從金庸小說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大陸後,二十多年時間裡,有許多學者關注著金庸小說,解析金庸小說,陸續發表和出版了一些金庸小說研究的論著,取得了不少有意義的成果。一些大學也開設了金庸小說研究課或講座,對金庸小說進行了多角度、多側面的學理性探討。這是因為,金庸既然是當代中國擁有讀者數量最多的作家之一,其小說自20世ES0年代問世以來,風靡華人世界已近半個世紀,又是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軟體最多的以古代社會俠義鬥爭為內容的文學作品,還是讀者文化修養跨度最大的作家,不但廣大市民、青年學生和有點文化的農民喜歡讀,而且連許多文化程度很高的專業人員、政府官員、大學教授、科學院士都愛讀(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金庸:一種奇異的閱讀現象》,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1頁),其小說中許多人物形象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客群之廣,幾乎無人可比。金庸小說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甚至有人在給20世紀的文學大家排座次時,將金庸列為新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茅盾之前的老四(前三位是魯迅、沈從文巴金,之後是老舍郁達夫王蒙張愛玲賈平凹--王一川《重排大師座次》,載《讀書》1994年第l l期);不少在學術界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給予金庸小說感情色彩濃烈的高度評價,有的認為:金庸是當代第一流的大小說家。他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將永遠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精神財富。(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第209頁)有的認為:其小說的結構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馮其庸《金庸筆下的一百零八將-序》,浙江文藝出版社,l992年,第2頁),幾乎沒有第二個中國作家像金庸那樣在小說中將如此廣博的知識信息熔於一爐(廖可斌《金庸小說論爭集·序》,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4頁),有的斷言:也許用不了多少年,人們就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重新發現一位像《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那樣偉大的作家,發現一部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那樣偉大的巨著。(陳墨《金庸小說賞析》,百花洲文藝出版社,l992年,第3頁)金庸武俠小說是20世紀50年代後中國文學的代表,完全可以與中國文學的巔峰之作《紅樓夢》相提並論。(徐尚揚《金庸解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4頁)金庸小說掀起了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不僅有神奇的想像、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調、深邃的思想,在思想的深刻、獨到方面,不亞於新文學大師的傑出作品,我們還從來不曾看到過有哪種通俗文學能像金庸小說那樣蘊藏著如此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具有如此高超的文化學術品位(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第209-2U頁),等等。也許正是如此這般熱情的評價,才激發了那場對於金庸小說的否定性批判而引發的新聞性遠遠大於學術性的王金論爭。在一些學者們看來,畢竟金庸的小說是武俠小說,屬於通俗文學,而通俗文學如何能當得起這般高的讚譽?畢竟武俠小說寫的都是子虛烏有、離奇古怪的故事,哪怕再高妙、再新奇,如何能入大雅之堂?

目錄

第一章 金庸小說論爭的焦點
一、一場熱鬧的爭論、
二、金庸的文學主張
三、金庸的文化觀
四、民族文學與民族文化
第二章 義:俠的犧牲精神
一、關於“武多俠少”的批評
二、武俠與傳統
三、英雄與義
四、普通人與義
五、“壞人”與義
第三章 勇、信:俠的行為準則
一、兩種選擇:兼善與獨善
二、先秦各對“俠義”的推崇
三、墨、兵家與俠之勇
四、俠之信
第四章 儒 家道德理想及人格範式
一、儒學是否已死亡
二、仁與愛
三、“忠”與反個人崇拜
四、師父崇拜
五、人格理想
六、生命價值的不對稱問題
第五章 玄妙境界:道家人生姿態與思維方式
一、道家文化滲入小說
二、對名利的拒絕
三、對恩怨情仇的超越
四、玄妙:武功中的哲理
五、道家與道教
六、全真道、王重陽、丘處機與張三豐
第六章 出世與入世:佛教文化的兩重性
一、佛教的冷與熱
二、佛教文化與現代文學
三、苦:金庸對人生的感悟
四、《天龍八部》與佛學
五、救苦救難
六、悟:特殊的思維方式
第七章 名士風流與隱逸文化
第八章 仁愛、兼愛與情愛:東西文化的融合
第九章 武俠世界的人文精神
第十章 武學中的傳統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