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龍舞

金州龍舞

金州龍舞是遼寧金州的傳統民俗舞蹈。具有120多年歷史,起源於金州古城西門外村(現為友誼街道園藝村)。曾為金州區乃至大連市獲得過無數榮譽。金州龍舞作為大連地區傳統文化,具有一定象徵意義傳說。

2005年,金州龍舞入選遼寧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被文化部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州龍舞
  • 分類:舞蹈
  • 地區:遼寧金州
舞龍簡介,龍舞起源,龍舞發展,藝術特色,榮獲讚譽,傳承價值,舞龍傳說,

舞龍簡介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有為求雨而舞龍的記載,其前身為角牴百戲中的魚龍漫衍。經過千百年來歷代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舞龍已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傳統舞蹈藝術,廣泛流傳在中國的大江南北以及世界上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已成為凝聚龍的傳人的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金州龍舞則是中華龍舞大體系中具有獨特風貌的一種。
舞龍的花樣近40種,有盤龍、行龍、臥龍、龍出海、龍打滾、大波浪、龍抬頭、龍擺尾、越龍脊、翻身、串柱、轉柱、盤柱、圍柱、串串、龍咬尾、翻江倒海、二龍戲珠、波浪、龍串柱、中串、盤龍門、鑽襠甩尾、旋風轉、二龍吐須、二龍旋風轉、呼風喚雨、蛟龍出海、龍絞水(左)、龍絞水(右)、二龍外大波浪、二龍內大波浪、金龍戲珠、金龍盤玉柱、雙鑽襠、地滾浪等。

龍舞起源

金州龍舞起源於金州古城西門外村(現稱園藝村)。據說,自1881年清朝毅軍駐防金州後,每年正月十五晚,都要在軍營內舞龍,鑼鼓的喧鬧聲讓百姓很是嚮往;到1887年銘字軍駐防後,百姓可以和官兵們一起觀龍,同慶同樂。而龍的神奇騰躍使他們更渴望自己耍龍,於是扎棚匠陳德員和紙匠李田英就偷藝仿製了一條龍。從此,金州就誕生了龍舞。隨後,舞龍活動輻射到大連乃至遼南各城鄉村鎮,並同當地的民風習俗相結合,每逢祭祀、慶典、豐收、節日及農閒時節,各地的舞龍活動就非常普遍,那時候,幾乎村村有舞龍隊,家家有耍龍人,不會耍龍的後生,老人說他沒出息。

龍舞發展

金州的舞龍熱,經久不衰,影響很大。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就已享譽世界。1956年,瀋陽軍區前進歌舞團曾到金州園藝村學習龍舞,並於1957年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演出,獲得金質獎章。同年,金州龍舞代表遼寧地區首次進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調演,獲得了集體創作獎、導演獎和表演獎,這讓園藝村人興奮不已。此後,金州的龍舞一直比較活躍,成為百姓文化生活中一種重要的娛樂形式。改革開放後,雖然社會的娛樂方式在不斷多元化,人們的審美情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但在金州,舞龍競賽與表演依然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占據著一定的地位。時任園藝村村委會主任的李成家對耍龍情有獨鐘,克服了種種困難,積極抓舞龍隊的建設,組織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弘揚民族文化。當時,全區共有十幾支舞龍隊伍,有30多條龍。在每年的金州百花會活動中,龍舞表演成為重頭戲,姿態各異的龍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由於金州龍舞在形態、套路、技巧上的不斷創新,影響廣泛,於1988年兩次進京演出,她先後在懷仁堂、人民大會堂、人民劇場、中國大劇院、北京大學、國防大學和北京展覽館演出十幾場,受到中央領導的好評,轟動北京城。後來金州龍舞傳授給大連雜技團,先後出訪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義大利、西班牙、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均受到熱烈歡迎。如今,金州的龍舞已遠銷美國、法國、比利時等地。她以濃郁的民族傳統和地域風情,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進程中,起到了紐帶與橋樑的作用,傳承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與風貌。

藝術特色

金州龍舞的藝術特色
中國龍舞大致分為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包括東北地區)兩大派系。南北龍舞因地域、習俗、審美的不同,動作、組織上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在道具製作、陣圖變化、動作套路等方面各見其長,南方龍舞多荊楚之韻、精巧纖麗,北方龍舞則具燕趙之風,古樸剛勁。金州龍舞雖由南方淮軍帶來,具有南方龍舞的因素,但卻是在同當地文化習俗和審美情趣的結合中豐富和發展起來的,在北方醇厚民風的養育下,逐漸形成了其粗獷、豪放的品格,具有濃郁的北方民族文化的特色。
從龍的種類上來說,各地因材料的不同,分為火龍、布龍、草龍、板凳龍、鐵龍等,而關東以布龍為主。金州龍初時龍頭龍身的硬節及龍尾,均用紙糊裱,龍身迴旋軟節繃布。在硬節上點燃蠟燭,以跑龍為主,舞法單調。解放後,藝人邵振清等重新設計,以布代紙,以電池代蠟燭,重量減輕,不僅“跑龍”,且能舞龍。以後扎龍老藝人卜忠升等不斷進行工藝革新,使龍頭從過去重量近30斤到如今最輕的僅為4斤多,金州區文化館幹部李本生經過多年研究,又發明了長度可變的龍,龍身採用大鱗片,同時將紫外線光源套用在龍身和道具上,更加突出了龍的大氣和造型的豐富感、立體感。這些創新,打破了千百年來龍體及其造型變化甚微的特點,塑造了一個中華龍的新形象,長度可變的龍。1995年獲得了第44屆世界發明博覽會尤里卡金獎。在第七屆大連國際服裝節開幕式廣場演出中,長達208米的金州龍讓人們見識了她不凡的風采。1999年,李本生編導、正明寺村女子舞龍隊表演的《荷花龍舞》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金州龍舞舞姿變化多端,神奇而富有魅力。一隻龍舞隊由兩條龍和一個龍珠組成,共19個人,1人舞龍珠,多人舞龍身,1人舞龍尾。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傳承、推陳出新,金州龍舞花樣品種不斷增加,有盤龍、行龍、臥龍、龍出海、龍打滾、大波浪、龍抬頭、龍擺尾、龍躍脊、中串、反正大圈、串一字柱、串四角柱、金龍戲珠、金龍蟠玉柱、地滾浪等近40種;在動作編排上,講究和諧、美觀、大方,同時將地域的特點和北方民族的審美習俗融匯於其中,在形態上創造了金龍、玉龍、荷花龍、鑼鼓龍、單鼓龍、蝦爬龍和鮁蛸龍等,造型千姿百態,耍法千變萬化,技藝也日趨成熟,舞動起來勇猛矯健、氣勢雄渾。
金州龍舞伴奏音樂主要是東北秧歌曲牌,樂曲歡快,有《龍擺尾》《備馬令》《八條龍》《單鳥》《對碰》《搶早》《句句雙》《鸞鳳和鳴》《百鳥朝鳳》《五匹馬》《大得勝》。《備馬令》時間最長。樂隊人數可多可少,樂器主要有大鼓、堂鼓、鑼、鑔、鐃鈸、台鑼、嗩吶、笙、竹笛等。
金州龍舞,是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種類繁多的龍舞中的一部分,她以其創新的精神、獨特的魅力,演繹著一個地域代代相傳的民俗風情。

榮獲讚譽

解放後,龍舞這個久盛不衰的民間藝術,從街頭巷尾走上了藝術舞台,成為富有遼南地區特色的民間舞蹈。1957年3月,金州龍舞首次進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調演,連獲創作、導演、表演三項大獎,受到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8年,我國大學生代表團參加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表演的金州龍舞,榮獲金獎,轟動了莫斯科。1987年、1988年金州龍舞先後兩次應國家文化部邀請進京演出,受到國家領導人、外國使節等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經濟日報》給予了高度讚譽。1994年,參加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慶祝建國45周年大型廣場演出,獲得廣泛好評。1995年,金州龍舞還獲得文化部“群星獎”銅獎。同年,由金州人李本生發明的長度可變的龍,在比利時獲布魯塞爾第44屆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1996年以來,多支舞龍隊在參加國際和全國舞龍大賽上共獲獎10餘次。金州龍舞曾受到國家文化部的獎勵併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集成·遼寧卷》。

傳承價值

金州龍舞的傳承價值
人們賦予龍呼風喚雨禳災祛難的神奇力量,因而,早期的舞龍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群體參與的祭祀活動,有著民間性、自發性和原始性的特點,她與農事活動、年景收成、精神信仰息息相關,直接而又鮮明地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和百姓的生活習俗,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龍又是寄託人們美好願望而創造出來的一種富有浪漫色彩的奇異形象,她代表著世世代代百姓的審美願望與心理,龍的剽悍俊美,龍舞的剛勁奔放,形象地傳達出中華民族頂天立地、積極向上、勇敢堅定、熱情奔放的氣概,已成為中華民族一種標誌性符號,因而龍舞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一個媒介,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成為凝聚海外華人精神力量的一個可觸、可感的形象載體。如今,在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衝擊下,民眾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許多民族的、民間的傳統文化形式正在消失,文化的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現如今,舞龍早已失去祈雨的色彩,隨著儀式性、參與性的漸弱和觀賞性、舞蹈化因素的增強,舞龍已演變成為各種節日、慶典、晚會中較常見的娛樂活動,龍越扎越漂亮,動作編排越來越美,舞台化傾向也越來越濃。由一種集體性、儀式性的祭祀活動,到一種精緻的更具觀賞性、技巧性的舞蹈藝術的演變,這是時代變遷、價值觀念不斷變化的必然結果。
金州龍舞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傳下九代耍龍人,她對於保留歷史傳說、風土人情、人物典故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研究地域文化和民族信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演出過程中她將舞蹈、繪畫、音樂、服裝等多種藝術元素融為一體,對相關藝術形式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和獨特的審美意義,是本地區值得保護和傳承的一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隨著舞龍老藝人的相繼離世,傳統的舞龍技藝和扎龍技藝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而隨著舞龍技藝失去的,還不僅僅是我們所能看到的龍舞,而是她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信仰。如何讓原汁原味的民間藝術傳承下去,煥發新的活力,如何讓老輩人留下的扎龍技藝不致失傳,如何讓民族的文化代代相傳,就成為落在我們肩上的一副沉甸甸的擔子。
金州龍舞因其重要的民族文化傳承價值而進入遼寧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在今後的發展中,她將得到政府財政的有力支持,建立起有效的保護傳承機制。願龍舞經過歷代人的傳承,成為民眾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一個永遠的符號。

舞龍傳說

據說,當年耍龍的規矩可大了。西門外有一座玉皇廟,因為玉皇大帝是“主管農業”的,就在他正月初九生日這天開始耍龍。人們在玉皇大帝尊像前擺好貢品,點燃紅燭,燒起香火,頂禮膜拜,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在悠揚的嗩吶聲中龍燈起舞。之後,把龍擎到龍王廟下的海邊,龍頭象徵地往水裡一紮,表示喝水,飽飲一頓後,便趾高氣揚,精神抖擻地進得城來。
龍一進西門(寧海門),陣勢可大了,由燈官老爺開道。燈官穿皮襖毛朝外,脖子上帶了一串銅鈴鐺,手裡拿著大菸袋,坐在綁在木桿一端的太師椅子上,木桿固定在推車上,利用槓桿作用,上下起動。燈官是管燈的,看哪家買賣的門燈不亮,他就用菸袋指一指,示意批評。誰家門前的燈亮又美,他就停下讓龍耍一陣子,樂得掌柜的趕緊給賞。正月里那些朱門富戶達官賢人都要請龍隊到自家門庭舞龍,一是慶賀新喜,二是求得一年的吉利。舞罷,主人尊舞龍人如上賓,大宴一番。
自從有了龍,西門外人“龍興”多了。剛進臘月門,城裡的名門望族,文人雅士大小買賣家都自告奮勇,爭先恐後地集資捐款,平民百姓為圖個吉利也前來湊份子,買材料、扎龍、制鼓。凡捐贈者不管數額大小,一視同仁,都要拉上一個名單,用雙紅紙貼在城牆上,在榜者榮耀,觀榜者敬羨。
耍龍的人更是百里挑一,個個精明強悍,出類拔萃,令人刮目,真是一人舞龍全家“展揚”,這一尊俗直傳至今。解放初期的禹長富、王茂有、邵振清都是耍龍能手,在觀眾中都是有影響的漢子。
一天,大孤山大紅崖子軍營請西門外的龍,剛出城門王茂有的菸癮上來了,便借解手之機溜進大煙館。節骨眼上發現缺了王茂有,大家慌了手腳,就在這緊急關頭,從觀眾之中走出一個彪形大漢,名叫呂逢春,西門外人都管他叫“天王”,身大力不虧。救台如救火,“天王”二話沒說,操起二十多公斤重的龍頭,“嗡”地一聲,把個豪情壯志的龍排活了。因用勁過猛,龍把“咔嚓”一聲斷了,他扔下木柄,緊握龍頭,繼續正常“運轉”。喝彩聲、鞭炮聲不絕於耳,事後人們才知道龍把斷了。出了營門,“天王”覺得膝蓋涼嗖嗖的,低頭一看才發現棉褲都磨破了。
龍,在西門外“安家落戶”、“繁衍生息”,至今已經傳下六七代的耍龍人了。古稀的韓謙才老人擎了60多年的龍把,持柄不棄,他的兒、孫、姑娘、女婿一家6口都活躍在耍龍的舞台人。
聽老人講,130年前,清朝淮字軍提督劉茂休駐防金州。正月十五燈節這天傍晚,官兵們列隊來到渤海邊,面向大海佇候。良久,只見遠處海面划過一隻帆船,官兵們急忙點燃香和蠟燭,齊刷刷地跪在那裡。船到岸了,船上的12名清兵擎了一條巨大的紙龍小心翼翼地上了岸。龍登入後官兵們向它三拜九叩,一時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禮畢,官兵們尾隨巨龍回到馬步十二營。龍到營門,擎龍的清兵全體跪地,邊舞龍邊進營門。而龍出營門時,同樣,舞龍士兵也要跪地,龍尾先出。
西門外(園藝村)人,自見到龍的第一天,就被龍吸引住了,何時能有自己的龍呢?由於軍營戒備森嚴,百姓別說觀龍就連營門也進不去。後來,駐軍換防,每年元宵節同樣都要從海上運來一條碩大的紙龍,所不同的是,耍龍時營門大開,百姓們可以同觀、共歡。
小青年們尾隨耍龍的士兵主動攀談套近乎,這樣,小憩時便可以摸摸龍皮,擎擎龍把,但學耍龍還是可望不可及。
那時龍耍完後,一般都存放在城隍廟裡,這個秘密被扎棚匠張德員發現,他約了紙匠李田英夜潛城隍廟,借著月光把龍頭圖樣和結構畫出來。此後,這兩位膽大心細的能工巧匠,集大家智慧,經過反覆琢磨,精心製作,紮成了自己的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