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夜戲

《金山夜戲》是明代散文家張岱創作的一篇小品文。文章回憶了作者在崇禎二年(1629)路過鎮江金山寺,興致大發,即興表演韓世忠抗金戲劇的故事。文中通過細緻描寫一位老僧的一連串動作,展現出了被驚醒的僧人們驚疑不定、驚喜交加的複雜情緒。全文語言流利暢達,刻畫細膩傳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山夜戲
  • 創作年代:明末
  • 作品體裁:小品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金山夜戲
崇禎二年中秋後一日,余道鎮江往兗。日晡,至北固,艤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天為白。余大驚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奚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鑼鼓喧闐,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張口,呵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金山:在今江蘇鎮江西北,金山寺位於此處。
崇禎二年:1629年。崇禎,明毅宗朱由檢的年號(1628~1644)。
③兗:即兗州,在今山東西南部。
④晡(bū):古代的時刻名稱,指申時,相當於現在的下午三點到五點。
⑤北固:即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的長江邊上,由前峰、中峰和後峰組成。
⑥艤(yǐ)舟:船停靠岸邊。
⑦噀(xùn):噴水,噴吐。
⑧漆靜:漆黑寂靜。
⑨小奚:指小奴僕,未成年的僕人。
⑩韓蘄王: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今陝西綏德)人,兩宋之際名將,與岳飛張俊劉光世並稱為“中興四將”,死後被追封為蘄王。
⑪喧闐(tián):形容聲音大而雜。
⑫摋(shā):揉。翳(yì):眼翳,眼角膜上長出的一種妨礙視力的白斑。
⑬翕(xī)然張口:張大嘴巴合不攏,形容目瞪口呆的樣子。

白話譯文

崇禎二年中秋節第二天,我經由鎮江到兗州去。這天下午三四點左右,我抵達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月光像從囊中傾瀉出來似的,倒映於水中,江上波濤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氣瀰漫,好像把天幕都噴染成了白色,我非常驚喜。船經過金山寺時都已經二鼓天了,路過龍王堂,進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靜的。樹林裡,從樹縫裡漏下皎潔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殘雪一般。我喊小僕人把唱戲的戲服道具拿過來,在大殿中大張旗鼓地點上明亮的燈火,演唱韓蘄王金山以及長江大戰等多個劇目的戲。鑼鼓聲喧囂嘈雜,整個金山寺的人都起來觀看。有個老和尚用手背揩拭著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聲、歡笑聲、打噴嚏聲一起響起。他們慢慢定晴望過來,想看看我們是哪裡的人,因何事情於何時到了這裡,可是都不敢發問。劇目唱完後,天快要亮了,我們解開纜繩,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們都跑到山腳下,久久地目送我們,不知道我們是人、是神怪、還是鬼魂。

創作背景

張岱出身官宦世家,早年過著錦衣玉食的優遊歲月。自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自為墓志銘》)崇禎二年(1629),作者北行往兗州探父,帶著家中戲班,道經鎮江,即興在金山寺演唱了戲劇。作者追憶起往昔的少年豪情,創作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張岱是一位負奇才的雜家,他在戲曲方面造詣尤深,同時,他又是一位戲曲作家,可惜其戲曲作品未能流傳下來。張岱寫戲,不過是偶然為之,所謂“遊戲詞場”,但他酷愛戲曲藝術卻是顯而易見的。這則《金山夜戲》足以說明他的戲癮之大。他出門要帶上戲班子,羈旅途中,風塵僕僕,且又在深更半夜,這位宗子先生竟然突發奇想,在金山寺大殿前唱起戲來,弄得僧人睡夢中驚起,茫茫然不知何故何為。細細想來,其中緣故自可尋得,張岱急呼小僕命串戲絕非全無端由。
首先,是人的情緒非常之好,停舟江口,月光溶溶,江濤漭漭,因之才有“余大驚喜”之情緒。於是乘興又開船游於江上,這個乘興,當是忽發奇想的第一契機,時至二鼓,來到大殿前,景致又自不同:四圍寂寂,月光如霰。這又是一個刺激,人的情緒更加興奮。其次,也是更主要的,是由於金山寺這個特定的地方,古往今來,就是征伐麈戰之處。油然間,作者想起了與京口有關的歷代興亡遺事:王濬樓船,舊壘神鴉,京江怒濤,金山戰鼓,……當年韓世忠,梁紅玉就是在這裡以八千兵勇大敗兀朮金兵十萬。因而,作者遂有“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之想。張岱在金山寺演的戲,名目不詳,內容是很清楚的,後世京劇中有《戰金山》,又叫《黃天盪》,都是取材《宋史》韓世忠本傳及《說岳全傳》,《雙烈記》傳奇的。張岱金山夜演的或即《雙烈記》傳奇的選出,亦未可知。
當時作者是赴兗州途經鎮江,參讀《陶庵夢憶》卷四之《兗州閱武》中有“辛未三月,余至兗州”的話,可知此行歷時不短。由此推測,作者大概是在遊歷訪古。金山夜戲演的是武戲,到了兗州又有閱武之舉,這隱約透露出作者這一時期對國力不支所感到的憂慮,聯繫明亡後他對故國的深沉懷念以及“披髮入山”,不與滿清統治者合作的氣節,頗有助於了解張岱其人的思想。
張岱為文,似無意於感人,然每每於尋常細寓的娓媚道來中,洋溢著深沉的情感,無論歡愉愁苦,都令人心馳神往,撫玩無厭。他特別善於點染,常常是在片言隻語中傳神入化。此則中寫江上景物筆調十分别致:“月光倒囊入水”的“囊”字,“噀天為白”的“噀”字,都是神來之筆,頗耐尋味。特別是寫老僧夜起看戲的一段,更令人嘆為觀止。寫得一老僧活脫脫如在目前,一寺僧人便盡在眼底了,是謂一筆作百十筆用也。讀張岱文,須特別注目於類似的筋節竅髓,其妙處每每在此。

名家點評

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林邦均:文章描寫了八月十六的長江月夜景色:江天因“月光倒囊入水”,由江濤吞吐露氣,而“噀天為白”;林間因“林下漏月光”,而“疏疏如殘雪”,兩景各具特色,刻畫傳神。敘寫漏夜演戲,既有“盛張燈火”,“鑼鼓喧闐”,“一寺人皆起看”等熱鬧場面的渲染,又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張口,呵欠與笑嚏俱至”的特寫,兩者相映成趣。正因為老僧對演戲系“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所以才有戲罷曲終,尚不知“是人、是怪、是鬼”的結尾,表達的是山僧不知是夢,是真,還是戲的心態,極富情趣。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出生於仕宦世家,早年過著富裕的生活,喜愛遊山玩水,通曉音樂戲劇。明亡後張岱曾參加抗清鬥爭,見大勢已去,才隱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他在散文上的造詣高,體裁廣,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間口語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嬛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