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及合金的表面張力》是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章福、柯家駿、李晶。
基本介紹
- 書名:金屬及合金的表面張力
- 作者:袁章福、柯家駿、李晶
- ISBN:9787030166586
- 頁數:200
- 定價:40.00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4
- 裝幀:精裝本
- 中圖分類號:TG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金屬及合金的表面張力》以金屬及合金的表面張力為核心,概述了純金屬的表面張力與其他物理參數的關係,對各種表面張力測量方法進行了比較和展望。在國內首次全面總結了迄今有關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輕金屬和重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稀土金屬和稀散金屬及其合金的表面張力數據。歸納了矽液表面張力與其溫度係數的測量及其合金元素的影響,分析了矽液中的Marangoni對流,並討論了測量系統氧氣分壓的控制和對矽液表面張力以及溫度係數的影響。報導了關於錫、鉍熔體表面張力的測量研究結果及其二元合金的模擬計算方法。
作者簡介
袁章福,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博士學位,“百人計畫“傑出人才,現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鈦資源綜合利用、空問微重力材料科學、化工冶金噴槍及反應器的研製。
圖書目錄
前言
第l章 純金屬表面張力的一般特性
1.1 概述
1.2 純金屬表面張力與其他物理參數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2章 金屬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
2.1 最大泡壓法和液滴中的最大壓力法
2.2 毛細管上升法
2.3 滴外形法
2.3.1 靜滴法
2.3.2 懸滴法
2.4 滴重法
2.5 脫離或最大拉力法
2.6 電磁懸浮法
2.7 測量熔體表面張力的影響因素
2.8 各種表面張力測量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參考文獻
第3章 黑色金屬的表面張力
3.1 鐵Fe
3.2 錳Mn
3.3 鉻Cr
參考文獻
第4章 有色金屬的表面張力
4.1 輕金屬
4.1.1 鋁Al
4.1.2 鎂Mg
4.2 重金屬
4.2.1 銅Cu
4.2.2 鉛Pb
4.2.3 鋅Zn
4.2.4 鎳Ni
4.2.5 鈷Co
4.2.6 銻Sb
4.2.7 汞Hg
參考文獻
第5章 貴金屬、稀有金屬、稀土金屬及稀散金屬的表面張力
5.1 貴金屬的表面張力
5.1.1 金Au
5.1.2 銀Ag
5.1.3 鉑Pt
5.1.4 鈀Pd
5.1.5 鋨Os
5.1.6 銥Ir
5.1.7 釕Ru
5.1.8 銠Rh
5.2 稀有金屬的表面張力
5.2.1 鋰Li
5.2.2 鈹Be
5.2.3 鈮Nb
5.2.4 鉭Ta
5.2.5 鋯Zr
5.2.6 鉿Hf
5.2.7 鎢W
5.2.8 鉬Mo
5.2.9 鈦Ti
5.2.10 釩V
5.2.11 鈾U
5.2.12 釷Th
5.3 稀土金屬的表面張力
5.3.1 鑭La
5.3.2 鈰Ce
5.3.3 釹Nd
5.3.4 鐠Pr
5.3.5 釤Sm
5.3.6 銪Eu
5.3.7 釓Gd
5.3.8 鋱Tb
5.3.9 鈥Ho
5.3.10 鉺Er
5.3.11 鐿Yb
5.3.12 鑥Lu
5.3.13 釔Y
5.3.14 鈧Sc
5.4 稀散金屬的表面張力
5.4.1 鎵Ga
5.4.2 銦In
5.4.3 鍺Ge
5.4.4 錸Re
5.4.5 鉈Tl
5.4.6 硒Se
5.4.7 碲Te
參考文獻
第6章 矽熔體表面張力的測量及其合金元素的影響
6.1 概述
6.2 表面性質分析矽熔體的對流
6.3 熔融矽及其二元合金的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
6.3.1 矽
6.3.2 矽+氧
6.3.3 矽+硼
6.3.4 矽+鈣
6.3.5 矽+鈷
6.3.6 矽+銅
6.3.7 矽+金
6.3.8 矽+鐵
6.3.9 矽+鎂
6.3.10 矽+錳
6.3.1l 矽+鉬
6.3.12 矽+鎳
6.3.13 矽+鈮
6.3.14 矽+鈀
6.3.15 矽+鉑
6.3.16 矽+銠
6.3.17 矽+鉭
6.3.18 矽+錫
6.3.19 矽+鈦
6.3.20 矽+鎢
6.3.21 矽+鋯
6.3.22 討論
6.4 不同氧分壓下熔融矽的表面張力與溫度係數”
6.4.1 溫度和氧分壓對表面張力的影響
6.4.2 PO2≤PSAtO2的情況
6.4.3 PO2>PsatO2的情況
6.4.4 小結
6.5 銻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5.1 實驗裝置及步驟
6.5.2 測量系統的可靠性
6.5.3 銻的揮發現象
6.5.4 銻含量對熔融矽表面張力的影響
6.5.5 Si—Sb體系表面張力與銻含量的關係式
6.6 硼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6.1 實驗裝置及方法
6.6.2 硼及其氧化物的揮發性
6.6.3 測量系統的可靠性
6.6.4 由BN基板引起的污染
6.6.5 硼含量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7 碳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7.1 碳對熔融矽表面張力的影響
6.7.2 熔融矽表面張力溫度係數與矽中碳含量的關係
6.8 熔融矽與不同基板的潤濕性和反應性
6.8.1 實驗方法與步驟
6.8.2 熔融矽與不同基板的接觸角
6.8.3 矽/氧化物(SiO2、MgO和Al2O3)
6.8.4 矽/氮化矽(Si3N4)、碳化矽(SiC)
6.8.5 矽/氮化硼(BN)
6.8.6熔融金屬與固體氧化物的潤濕性
6.9 二氧化矽在熔融矽表面的局部熔損
6.9.1 實驗方法與裝置
6.9.2 局部熔損過程中熔融矽液的運動特徵
6.9.3 二氧化矽局部熔損的影響因素
6.9.4 矽與二氧化矽反應的熱力學
6.9.5 渣與金屬界面上的Marangoni對流引起的局部熔損
6.9.6 長方體棒在局部熔損過程中的形狀變化
參考文獻
第7章 錫、鉍熔體表面張力的研究及其二元合金的模擬計算
7.1 概述
7.2 錫Sn
7.2.1 熔融錫表面張力報導值的匯總分析
7.2.2 熔融錫的表面張力與溫度和氧分壓的依賴關係
7.2.3 氧分壓對表面張力的溫度係數的影響
7.2.4 氧在氬氣氛中和錫表面的行為
7.2.5 小結
7.3 鉍Bi
7.3.1 熔融鉍的表面張力
7.3.2 鉍金屬氣一液一固體系的熱力學分析
7.3.3 鉍表面張力對氧分壓的依賴關係
7.3.4 氧在氬氣氛和鉍表面張力中的行為
7.3.5 熔體表面張力測量中的熔滴形狀
7.3.6 小結
7.4 錫鉍二元合金表面張力的模擬計算
7.4.1 二元體系表面張力模擬計算的基本原理
7.4.2 錫鉍二元合金表面張力的測量結果及分析
7.4.3 錫鉍二元合金表面張力的計算結果及分析
7.4.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l章 純金屬表面張力的一般特性
1.1 概述
1.2 純金屬表面張力與其他物理參數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2章 金屬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
2.1 最大泡壓法和液滴中的最大壓力法
2.2 毛細管上升法
2.3 滴外形法
2.3.1 靜滴法
2.3.2 懸滴法
2.4 滴重法
2.5 脫離或最大拉力法
2.6 電磁懸浮法
2.7 測量熔體表面張力的影響因素
2.8 各種表面張力測量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參考文獻
第3章 黑色金屬的表面張力
3.1 鐵Fe
3.2 錳Mn
3.3 鉻Cr
參考文獻
第4章 有色金屬的表面張力
4.1 輕金屬
4.1.1 鋁Al
4.1.2 鎂Mg
4.2 重金屬
4.2.1 銅Cu
4.2.2 鉛Pb
4.2.3 鋅Zn
4.2.4 鎳Ni
4.2.5 鈷Co
4.2.6 銻Sb
4.2.7 汞Hg
參考文獻
第5章 貴金屬、稀有金屬、稀土金屬及稀散金屬的表面張力
5.1 貴金屬的表面張力
5.1.1 金Au
5.1.2 銀Ag
5.1.3 鉑Pt
5.1.4 鈀Pd
5.1.5 鋨Os
5.1.6 銥Ir
5.1.7 釕Ru
5.1.8 銠Rh
5.2 稀有金屬的表面張力
5.2.1 鋰Li
5.2.2 鈹Be
5.2.3 鈮Nb
5.2.4 鉭Ta
5.2.5 鋯Zr
5.2.6 鉿Hf
5.2.7 鎢W
5.2.8 鉬Mo
5.2.9 鈦Ti
5.2.10 釩V
5.2.11 鈾U
5.2.12 釷Th
5.3 稀土金屬的表面張力
5.3.1 鑭La
5.3.2 鈰Ce
5.3.3 釹Nd
5.3.4 鐠Pr
5.3.5 釤Sm
5.3.6 銪Eu
5.3.7 釓Gd
5.3.8 鋱Tb
5.3.9 鈥Ho
5.3.10 鉺Er
5.3.11 鐿Yb
5.3.12 鑥Lu
5.3.13 釔Y
5.3.14 鈧Sc
5.4 稀散金屬的表面張力
5.4.1 鎵Ga
5.4.2 銦In
5.4.3 鍺Ge
5.4.4 錸Re
5.4.5 鉈Tl
5.4.6 硒Se
5.4.7 碲Te
參考文獻
第6章 矽熔體表面張力的測量及其合金元素的影響
6.1 概述
6.2 表面性質分析矽熔體的對流
6.3 熔融矽及其二元合金的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
6.3.1 矽
6.3.2 矽+氧
6.3.3 矽+硼
6.3.4 矽+鈣
6.3.5 矽+鈷
6.3.6 矽+銅
6.3.7 矽+金
6.3.8 矽+鐵
6.3.9 矽+鎂
6.3.10 矽+錳
6.3.1l 矽+鉬
6.3.12 矽+鎳
6.3.13 矽+鈮
6.3.14 矽+鈀
6.3.15 矽+鉑
6.3.16 矽+銠
6.3.17 矽+鉭
6.3.18 矽+錫
6.3.19 矽+鈦
6.3.20 矽+鎢
6.3.21 矽+鋯
6.3.22 討論
6.4 不同氧分壓下熔融矽的表面張力與溫度係數”
6.4.1 溫度和氧分壓對表面張力的影響
6.4.2 PO2≤PSAtO2的情況
6.4.3 PO2>PsatO2的情況
6.4.4 小結
6.5 銻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5.1 實驗裝置及步驟
6.5.2 測量系統的可靠性
6.5.3 銻的揮發現象
6.5.4 銻含量對熔融矽表面張力的影響
6.5.5 Si—Sb體系表面張力與銻含量的關係式
6.6 硼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6.1 實驗裝置及方法
6.6.2 硼及其氧化物的揮發性
6.6.3 測量系統的可靠性
6.6.4 由BN基板引起的污染
6.6.5 硼含量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7 碳對熔融矽表面張力及溫度係數的影響
6.7.1 碳對熔融矽表面張力的影響
6.7.2 熔融矽表面張力溫度係數與矽中碳含量的關係
6.8 熔融矽與不同基板的潤濕性和反應性
6.8.1 實驗方法與步驟
6.8.2 熔融矽與不同基板的接觸角
6.8.3 矽/氧化物(SiO2、MgO和Al2O3)
6.8.4 矽/氮化矽(Si3N4)、碳化矽(SiC)
6.8.5 矽/氮化硼(BN)
6.8.6熔融金屬與固體氧化物的潤濕性
6.9 二氧化矽在熔融矽表面的局部熔損
6.9.1 實驗方法與裝置
6.9.2 局部熔損過程中熔融矽液的運動特徵
6.9.3 二氧化矽局部熔損的影響因素
6.9.4 矽與二氧化矽反應的熱力學
6.9.5 渣與金屬界面上的Marangoni對流引起的局部熔損
6.9.6 長方體棒在局部熔損過程中的形狀變化
參考文獻
第7章 錫、鉍熔體表面張力的研究及其二元合金的模擬計算
7.1 概述
7.2 錫Sn
7.2.1 熔融錫表面張力報導值的匯總分析
7.2.2 熔融錫的表面張力與溫度和氧分壓的依賴關係
7.2.3 氧分壓對表面張力的溫度係數的影響
7.2.4 氧在氬氣氛中和錫表面的行為
7.2.5 小結
7.3 鉍Bi
7.3.1 熔融鉍的表面張力
7.3.2 鉍金屬氣一液一固體系的熱力學分析
7.3.3 鉍表面張力對氧分壓的依賴關係
7.3.4 氧在氬氣氛和鉍表面張力中的行為
7.3.5 熔體表面張力測量中的熔滴形狀
7.3.6 小結
7.4 錫鉍二元合金表面張力的模擬計算
7.4.1 二元體系表面張力模擬計算的基本原理
7.4.2 錫鉍二元合金表面張力的測量結果及分析
7.4.3 錫鉍二元合金表面張力的計算結果及分析
7.4.4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