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湯家匯鎮列寧國小

金寨縣湯家匯鎮列寧國小

金寨縣湯家匯鎮列寧國小,當今中國僅存的兩所以“列寧國小”命名的學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寨縣湯家匯鎮列寧國小
  • 創辦時間:1929年
  • 所屬地區:金寨縣
  • 面積:2000多平米
簡介,歷史背景,地圖信息,

簡介

金寨縣列寧國小據稱是當今中國僅存的兩所以“列寧國小”命名的學校之一,位於這個縣湯家匯鎮瓦基村境內,其前身是1929年由紅軍紅32師創辦的“六區一鄉列寧國小校”。這裡離最近的高速公路差不多有30多公里,但就是這30公里的山路,記者驅車近三小時才趕到。因為正值這裡的梅雨季節,路上不時看到山體滑坡的現場。接近列寧國小時,記者看到高高的山上裸露出大塊大塊的灰色岩石,有的岩石象一棟房子那么大。由於這些石頭形似金剛,這座山被人們稱作“金剛台”。列寧國小就在金剛台的南麓,校園是在四面環山的一塊相對平整的平地上,面積有2000多平米。記者走近這所學校的大門,就看到門樓上刻勒的“六區一鄉列寧國小校”字樣,據說原來還有一塊帶有同樣字樣的校匾,已經被作為珍貴文物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歷史背景

穿過門樓走進校園,庭院裡一棵蒼勁的大柏樹。現任校長趙鋒介紹說,這個校園一直使用著,直到幾年前列寧國小才搬到緊鄰的新校園。過去這個學區是一個大四合院的。四合院前面是一個正庭、門樓,中間是一個兩層的土樓,東西兩面是對稱的教室,後面建的是圖書室、辦公室還有儀器室。這是最初的建築。後面由於年久失修啊,靠西邊的房子後來就倒塌了,後面也沒有資金呢,也就沒有再維修了。
據了解,1929年中國工農武裝割據政權成立後就開辦了這所列寧國小,這所學校辦學的宗旨是把教育文化事業建築在廣大工農民眾身上,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發揮出他們的偉大創造能力和新思想,以完成整個革命任務。這所學校當年開6個班,學生180多人,其中有少年,也有來參加夜校的青壯年。課程有國文、算術、常識、音樂、體操。
當時中國婦女的地位很低,而那時的革命者卻懂得解放婦女就是解放男人,並進而解放整個人類。《婦女歌》的歌詞是這樣的:原來男女都是人,什麼重男把女輕,我姊妹真是傷心,我姊妹真是傷心!
1934年,這裡的紅軍主力撤走後,列寧國小遭到國民黨軍隊破壞,但仍然被稱作“列寧國小”。 1947年秋,劉伯承、鄧小平率領解放軍--也就是當年的紅軍挺進大別山時,有一天鄧小平來到列寧國小,但他只看到幾間破房子。鄧小平坐在門檻上,掏鋼筆在筆記本上寫了一首快板詩。寫完後,鄧小平吩咐警衛員將其貼在學校大門上。事後這一珍貴的文物被當年列寧國小學生周世芳收藏。雖然原件被毀,但內容很多老人仍記憶猶新。其中最後一句是:“天下太平,國富民強。”
金寨縣列寧國小的副校長李成保1954年出生,1971年進入這所學校讀書,後來中學畢業後一直在這裡任教,擔任這所學校的副校長。他介紹說,戰爭年代的這所學校學生有不少都跟隨金寨縣的10萬兒女帶著被喚起的意志、熱情和想像投身到變革中國的洪流中去。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新中國成立之初,由這所學校畢業參加革命而倖存的被授予將軍軍銜的有五位,他們是周純麟、鄧忠仁、吳作啟、陳明義、陳誠。不過讓李成保自豪的是這些年來,他在這所學校教出的學生遍布四方,有的甚至去了美國留學。
1999年,這所國小在緊鄰老校園的地方推平半座山,整出一塊平地修建新的教學樓。2003年,新校園投入使用。校長趙鋒介紹說:我們在這個學校的規模是挺大的。我們有8個教學班,有16位教師,總共學生有500多人。我們一到六年級,五、六年級學生全部都是住校生。周圍大概有5公里之內的學生全部都到這個學校來上學。
這裡的學生居住分散,有的要走過密林之中5公里左右的山路才能來到學校。當年蘇維埃政府曾在大山里創辦過一所列寧國小。10多年前,中國第一所希望國小也誕生在這裡。校長趙鋒介紹說:我們這個學校社會各界對我們這個都很關注。你像外面有很多友好人士啊,都不斷地向我們學校踴躍捐款、捐物。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在日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福田一朗的聯繫下,日本姬路市南大津國小和金寨列寧國小結成友好學校,師生互贈書畫作品,傳遞友情。這項活動持續了很多年。記者在列寧國小看到福田一朗的一副書法作品,上面用中日兩種語言書寫了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的一首詩: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地圖信息

位置:六安市金寨縣湯家匯鎮瓦基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