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教學背景,個人表彰,教學特色,“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產學研結合”的辦學道路,技術、藝術與學術的融合,社會兼職,個人貢獻,代表作品,學術出版,
教學背景
金定海作為人文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同時又擔任廣告系系主任,主要教授“廣告傳播學”、“廣告創意學”、“經典文學導讀”等。嚴謹的治學風格、風趣的授課形式、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健全的人格魅力,使他成為師生的楷模。學院的廣告專業在學校的新專業中異峰突起。
個人表彰
寶鋼優秀教師獎 (國家級)
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總工會)等
教學特色
“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
從中文,到影視,再到廣告,由於學院發展的需要,金定海不得不三換專業。可是他一旦認準了,就一頭扎在其中,不為名利遮望眼,全心投入,勇往直前。廣告系從當初的一間簡陋的小屋,一台電腦,兩三個人起家,到如今逐漸形成規模。金定海老師沒有假期,也沒有雙休日,挑燈夜戰。在他帶領下,大家都全身心地撲在教學科研和指導學生課題設計中。廣告專業的學生在中國各類重要廣告比賽中取得了出色成績,獲獎總數在上海各高校中居於前列,金定海和廣告系教師們傾注了許多心血。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金定海領導下的廣告系處處為學生考慮,把學生的感受和需要放在課程設定的第一位。針對廣告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特點,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和內容,著重培養學生創意、創新、創業的能力。為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投入數百萬元建立了視覺設計實驗室和非線性影像編輯系統,強化學生的策劃創意和設計表現力。鼓勵學生以項目小組的方式參與社會合作課題或參與各項專業比賽,在實踐的過程中養成專業感覺和學術視野。他就像一位慈父,對於學生的每個細節都給予真切的關懷。每一次比賽中的成功、每一幅作品的點滴進步、每一個創意作品中的思想火花,都讓他欣慰不已。
“產學研結合”的辦學道路
在辦學理念上,金定海緊緊把握住市場的走向,積極利用市場資源。他認為,廣告傳播教育既是藝術的,也是技術的,又是學術的,三者缺一不可!他一面主動邀請廣告業的老總為學生開設講座,一面積極與社會各界聯手舉辦各種廣告競賽活動,為學生參與實踐,早日成熟創造有利條件。僅2004年參與和舉辦的活動就有與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視覺形象系統設計項目》;與上海精神文明辦、上海婦聯聯合主辦的“男女平等”公益廣告大賽;與市信息化委員會、工商局和電信局合作舉辦的“發展中的上海信息化”公益廣告比賽等活動;與《國際廣告》、《中國廣告》等權威業界雜誌長期合作“中國新廣告批判”等項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學生也從中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上海師大的廣告與網路傳播系定位於培養廣告創意創作型人才。他們投入數百萬元建立了視覺設計實驗室和非線性影像編輯系統,學生以項目小組的方式參與社會合作課題或參與各項專業比賽。對每一個廣告專業的學生,金定海都會對他們灌輸一個理念:“創意改變命運。”
技術、藝術與學術的融合
高校要培養炙手可熱的廣告人才,必須做到技術、藝術與學術的融合。金定海介紹說,為培養市場需要的廣告人才,該系老師已連續3年帶領學生參與《中國廣告》和《國際廣告》兩本雜誌中兩個專欄的撰文,結合專業背景和廣告業界的實時動態,對新廣告進行點評,在業界引起很好的反響。
廣告系每年都會為學生安排至少七八個比賽,養成學生創作的敏感,獲得了眾多獎項。如該系學生連續兩年獲得了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平面金獎;在連續四屆《中國時報》廣告金犢獎中,該系學生榮獲多項金銀銅獎;近年來該系和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每年搞一個信息化公益廣告大賽,學生獲獎作品頻頻在捷運車站和高架道路亮相。這些參賽項目與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了產業運作的特點和規律,實現了技術、藝術與學術的融合。
相比一個廣告人的稱呼,金定海似乎更喜歡老師這個稱呼,他說:“我的立身之本就是我的學生,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學生。因為這是我的角色賦予我的一個規定。如果一個老師帶不出學生,那是他最大的悲哀。”在金定海的眼裡,學生的成功是老師最欣慰的成果。而如何將這個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社會上需要的人才,是他最為關心的。也許憑他一人也能獨自創立很了不起的廣告,但他總喜歡讓學生親自參與廣告創作的實踐,讓學生真正感受廣告的涵義和魅力。
社會兼職
中國商務廣告協會副會長
央視廣告策略顧問
報業網“百人專家團”
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廣告主工作委員會專家組顧問
中國商務部《品牌萬里行》專家
《中國廣告作品年鑑》編委會副主任
香港《龍吟榜》大陸地區編委
《中國廣告》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第九屆廣告節評審
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第三、四屆評審
中國時報廣告金犢獎第九、十、十一屆評審
2003年時報華文廣告獎評審
2004-2005年度中國公益廣告獎評審等
個人貢獻
2003年,發表《存在的,可能就是永恆的》、《2002年中國廣告平面作品創意解碼》、《品牌對抗:手機品牌熱力對抗》、《2003中國廣告:趨勢與機會》、《偏執的創意》、《品牌對抗:中國快遞市場爭奪戰》、《廣告:雜生次生的生態演進》、《作坊與大學》、《品牌對抗:天上人間的品牌博弈》等論文。
與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辦“上海機場形象杯”廣告比賽;與《中國時報》聯合舉辦兩岸大學生廣告遊學營;與上海環保署和上海市教委合作主辦“大氣環保”主題公益廣告比賽;與上海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工商局、上海電信合作舉辦了“發展中的上海信息化”公益廣告大賽;與《中國廣告》雜誌社聯合舉辦了兩期廣告論壇。學術課題包括《中國新廣告》評選項目,《品牌對抗》課題,《上海大眾視覺形象系統規範與調整設計項目》。
代表作品
《漢字的廣告可能:關於華文廣告智慧發生學的思考》
《形與象:品牌定義與感性實質——上海世博會品牌定義的思考》
《隱喻、話語、感覺和轉換——關於中國廣告轉型期症候的思考》
《上海廣告業十一五發展戰略研究》
《發現中國廣告的主導價值》
《價值理性的偏失》
《改變博弈:商業影響力的分眾之道》
《沒有深度,創意無法理論》
《十年(2001-2010)來中國廣告創意研究》
《廣告的創新思考》
《冬天自己找太陽 危機的思考與需求的解讀》
《戰略機遇 文化產業推動廣告產業升級》
《十字路口的思考:嬗變與回歸》
《新思考媒體接觸點的價值效應》
《創意產業的透視與思考》
《當理性慌亂時,感性就是真理》
《產業為體 創意為用 》
《廣告,作為國家戰略》 等
學術出版
《廣告創意學》
為高校廣告創意課專業教材。全書為上下兩編:上編為廣告創意本體論,主要對廣告創意作出概念梳理和理論闡釋,下編為廣告創意表現論,主要通過對經典廣告創意作品的類型研究,闡釋廣告創意的思路與方法。 《廣告創意學》的兩編十二章體例,是對廣告創意學進行學理建構的一種創新性嘗試,它總結了近三十年中國廣告創意實踐的成果,使廣告創意學走出長期以來“有術無學”的局面,為中國廣告的理論化、學術化進程推波助瀾。《廣告創意學》體系科學、結構完整、理論深入淺出、案例新鮮生動,既可作廣告學專業學生教材,也可成為廣告從業人員學習與實踐的參考用書。
《後世博研究》
本書圍繞世博會的整體空間設計、立體傳播效應、商業運營模式以及其他各個方面和商業廣告傳播相關的領域進行深入考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