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學剛

金學剛

金學剛,1944年出生於蘇州。南派(蘇派)青銅器修復掌門人,國內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學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省蘇州市
  • 出生日期:1944.08
  • 職業:文物修復
  • 主要成就:傳承祖上蘇派青銅器修復技藝
    修復龍虎紋鼓座等上千件珍貴文物
    全國青銅器修復培訓班中擔任主教
    榮獲文化部銅奔馬獎
個人簡介,個人事跡,

個人簡介

金學剛是安徽博物院的文物修復專家,半個多世紀的伏案工作,數千件破碎青銅器文物在他手上被復原,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20來件。目前全國範圍內從事青銅器修復的人員也不過40多人,青銅器修復分“北京派”和“蘇州派”兩大派,“蘇派”以細膩精緻特點著稱,金學剛是“蘇派”的掌門人。
為啥蘇派掌門人在安徽?這得回溯到50多年前。上世紀50年代初我省籌建博物館,1933年壽縣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被接到合肥,但由於長期戰亂,出土時已經部分腐爛殘缺的楚大鼎一直沒被修復。 1955年,金學剛的父親和叔叔緊急被從蘇州抽調過來參加楚大鼎等一批重要文物的修復。四年之後,由於人手緊張,14歲的金學剛跟隨父親來到安徽,學習繼承這門技術,這一待就是半個多世紀。

個人事跡

金學剛在業界有很多傳奇。 1980年,一個造型奇特、史書中缺乏記載的青銅文物大件在舒城縣孔集鄉出土。該器物高29厘米,重67公斤,通體布滿了紋飾,並有150個鏽蝕嚴重的銘文,圈上有兩個相對的虎頭和4條盤龍。當時的文物部門指派金學剛帶兩名徒弟進行修復,3個月後,金學剛把這件殘破變形的春秋青銅器完好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隨後,該青銅器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鑑定為春秋樂器,取名為“銅鼓座”,定性為國寶級。由於技藝精湛,金學剛在1985年榮獲文化部頒發的“銅奔馬”獎。
2008年,蚌埠雙墩一號墓的發掘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於年代久遠,蚌埠雙墩1號墓出土的200多件青銅器中,20多件比較大的器件都有殘缺。其中一塊青銅罍碎成了300多塊,最小的碎片直徑不超過1厘米。金學剛帶領徒弟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個器具的修復,讓“廢銅爛鐵”華麗再生,躋身國家級珍貴文物。金學剛以及他帶領的青銅器修復團隊的修復技術遠近聞名,除了承擔省內各地文物管理部門的青銅器修復任務,他們還修復過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館、北大考古所等單位送來的破損青銅器。
1980年之後,國家文物局曾專門將第三、四、五期全國青銅器培訓班委託給安徽省博物館舉辦,老師則只有他一個人,許多徒弟後來都成了高手。現在退休在家的金學剛依然在文物修復和培養徒弟的事情上忙碌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