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愛新覺羅·溥儇
- 別稱:金子弢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時間:1906年7月26日
- 去世時間:1985年10月3日
- 主要成就:武當太乙五行拳傳人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06年7月26日,他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橋老醇王府(亦稱潛龍邸)內槐蔭堂旁邊的房間,比溥儀小半歲,比溥傑大一歲。生母額爾德特氏,出身於蒙族貴族,入宮當了宮女,後來成為載灃的九位“外室”中的第七房,但與丈夫只能私下往來。溥儇記事後每月能見父親一兩面。那時載灃住在什剎後海醇王府,過些日子便來看看額爾德特氏。1910年溥儇5歲時奉隆裕皇太后詔進宮,在紫禁城內住了三年多。1911年開始在毓慶宮給溥儀當伴讀,1914年他9歲時出宮仍回潛龍邸母親身邊,與入宮前一樣,起居衣食由乳母孫氏照料。
據歷史資料記載,載灃身為光緒之弟,宣統之父,身跨兩代帝王之家。他的性格懦弱、猶豫,監國為攝政王三年,時逢末世,卻未曾有所作為,直至辭職,心態平和,他告於妻子:“從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於是,其生活有規律,終日讀史習字。可是,不善經營的載灃加上不會持家的妻子,讓王府的架子塌了。昔日的顯赫皇族,終成了街巷裡的尋常人家。
1916年,額爾德特氏因家庭矛盾而離開潛龍邸,他也和乳母一起隨之出京,先後投奔天津、上海、岳陽、蘭州和杭州等地的親屬,其間母親和乳母相繼去世。他在1924年結婚後又遭到本人經商受騙、妻子難產而死等意外打擊,遂抱定出家的願望,於1929年孤身遠行,並有幸在湖北武當山紫霄宮外,從李合林處,得到當地龍門第八代宗師張守性於明朝弘治年間創編的“武當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式”正宗拳術的嫡傳,從此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演練,並於1938年在太湖洞庭西山靈佑觀正式皈依道教。新中國成立後,他先被上海越劇團聘為技術指導,繼往浙江省湖州越劇團出任武功教師。
1962年出生的祥和居士黃煒祥一直在說,1981年,他在浙江省湖州市,有緣師從武當龍門派的傳人,中國末代皇帝的胞弟,愛新覺羅·溥儇(漢名叫金子弢),習得武當太乙五行拳法。
1981年5月28日,第三屆全國武術觀摩大會在瀋陽剛剛落下帷幕,6月初,由武漢市體委黃光惠帶領,金子弢、沙國政、陳流沙一行來到湖北。
闊別五十餘年,金子弢重返武當山,與王教化道長於紫霄宮前敘舊暢談,興奮之餘,他曾賦詩—首:“重登玄岳紫霄宮,回憶往事如朦朧,五十二年滄桑淚,今日已成殘朽翁。太乙五行歸貢獻,後繼有人繼前宗,重振武當健身術,勝似黃山不老松。”隨行的趙劍英、楊群力等,成為金子弢先生的首批學生,為太乙五行拳日後的傳播貢獻極大。
1985年10月3日,金子弢先生在湖州病逝,享年80歲。其生前“還拳於武當”、“報效國家、回報社會”的夙願,終得以實現。
主要功績
1981年左右,武漢市武術協會還專門成立了武當武術整理小組,邀請金子弢到武漢講學,並在漢口三元里體育場舉辦培訓班。
1982年5月,經該整理小組組織編寫,金子弢演授的專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太乙五行擒撲手(當時媒體報導名稱為: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式)正式更名為《武當太乙五行拳》。
人物評價
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溥傑和溥任,卻公開發表談話或文章,矢口否認有這個兄弟。溥傑質問道:“既然他在醇王府生活了十多年,為什麼他不認識我們兄弟姐妹?清朝皇家特別尊重蒙族,既然他母親是‘蒙族貴族姑娘’,為什麼要當妾?而且我們出生一個月就要載入宗室檔案的。檔案中卻沒有這位溥儇和他母親。”
金子弢先生於1985年以八旬高齡謝世。由於他既沒在皇族後裔中間找到見證人,也未能從晚清和遜清宗人府掌管並不斷續編的皇家宗譜上找到片言隻語的記載以為文證,所以,他至今仍未得到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