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抬閣

金壇抬閣

金壇抬閣源自古時的細打鑼鼓。金壇抬閣起源於明朝,是一種融戲劇造型和雜技娛樂表演為一體的大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是若干童男童女扮演成古裝戲劇人物,懸立在數層四方形閣架上,由人抬著並配之於吹打器樂浩蕩出行的一種傳統雜技娛樂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壇抬閣
  • 分類:雜技
  • 地區:江蘇
簡介,發展,現狀,

簡介

其縐形,源自古時的“細打鑼鼓”。金壇抬閣起源於明朝,是一種融戲劇造型和雜技娛樂表演為一體的大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清末民初時的廟會中,金壇曾同時出現過7支規模浩大的抬閣,成為社會民生和地域文化的一大景觀,其萬人空巷的盛況讓許多老一代人至今還記憶猶新。1956年以後,由於歷史原因,金壇抬閣在最後一次出現後逐漸沉寂,技藝失傳,並隨著老一代民間藝人的陸續謝世和流失而瀕臨滅絕。

發展

南宋年間,金兵進攻金壇城,岳王帶兵奮勇抵抗。金兵敗退後,逃難的百姓重返故里,便用各種形式歡慶勝利,其中最盛行的一種娛樂形式是“細打鑼鼓”。初始,“細打鑼鼓”尚無固定節奏,表演形式也較為單一。至明初,戚繼光帶兵打敗侵擾金壇的倭寇,並將金壇的城牆加高了三尺。金壇百姓歡慶時,逐在“細打鑼鼓”的基礎上,加配了從湖北移植的“抬閣”進行雜技造型表演。
最初的“抬閣”規格矮小,內容單調,後經金壇民間藝人改造創新,不斷發展,使之既吸收了湖北“抬閣”的長處,又溶進了金壇本土的內容特色,從而獨樹一幟,更具娛樂性和觀賞性。
“閣”的製作是以木樁和插銷為“骨”,以“樁”載人,分層連體固定。出行時由十六個壯漢“八抬八插”,即八人用肩抬著,八人用扛插撐著。“閣”為六尺長、五尺寬的長方形座架,有四條腿的長方底座,底座中以木桿為支架,飾有假山、曲橋、欄桿、花卉、綠蔭和亭台。“閣”以“樁”為依託上下連成一體,由高至下分五層為頂樁、二樁、三樁、四樁和末樁,上下高達兩丈五尺。“閣”上共有5至7個塑扮各種戲劇人物的童男童女(年齡均在十歲左右)。興盛時,金壇曾有城隍廟、忠佑祠廟、河西廟、李王廟、八蜡廟、殿值祠、河東廟等7支“抬閣”同時出行,其規模和聲勢之浩大,引得全城萬人空巷。
經過歷代民間的傳承和改造,特別是民初、抗戰時期和建國前後三個發展階段,金壇“抬閣”已形成了獨特的本土風格。其造型典雅,內容優美,加上鏗鏘有節奏的吹打樂相伴,氣氛濃烈,場面壯觀,猶如一個個抬在肩頭上的流動戲台,一直為世代人們所喜聞樂見。其儀俗、內容、造型和規模以及相配應的吹打器樂,都有十分鮮明的江南地屬特徵。金壇抬閣又是一種與傳統戲劇結合得甚為緊密的雜技表演藝術,屬民間藝術中的稀有珍貴品種。保護和傳承好金壇“抬閣”,對於探討傳統戲劇和民間雜技的組合發展,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現狀

2003年,在金壇市開展的特色文化和民間藝術普查中,金壇抬閣被深入挖掘和全面整理,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7年3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金壇抬閣連同金壇的另外四個項目均被列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錄。為了切實做好金壇抬閣的保護和傳承工作,2008年,4月起,金壇市宣傳、文化部門和市民間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投入人力物力,通過以老帶新的途徑,經過幾個月來的共同努力,終於原汁原味地恢復了金壇抬閣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