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后土廟碑
- 外文名稱:Jin Stele of Houtu Temple
- 地理位置:山西省萬榮縣
- 碑高:1.35米
簡介,由來,內容記載,歷史影響,
簡介
jin Houtumiao bei
由來
祀后土(地神)是一種古老的祭祀活動。西漢文帝、武帝時,以汾河匯入黃河處的高阜,即汾陰脽上為祭祀后土之地,開始立廟致祭。《史記·孝武本紀》載:“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后土祠汾陰脽上,如寬舒等議。……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錦為民祠魏脽后土營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怪之,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使驗問巫錦得鼎無奸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晏溫,有黃雲蓋焉。”唐玄宗時擴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將祭禮升至最高等級的大祀禮,並重建祠廟。金代以北方為發祥地,尊崇陰、水、地,重視對汾陰后土廟的保護,並勒石為記。明代廟毀於黃河水災。清代易地重建,規模遠不如原廟,但保存了金代所刻石碑。
內容記載
據碑文所記,后土廟南北732步(約1405米),東西320步(約614米)。前(南)部六重院落是廟,後(北)部二重院落是壇,北部院牆呈半圓形。西臨黃河,北靠汾水。正面入口設欞星門三座,前院為犧牲所。入內為外院三重,布置碑樓、井亭等建築。最後兩重院是廟的核心部分。主殿坤柔之殿供奉后土神,面闊九間,重檐廡殿頂、高台基,設左右階。正殿和後面的寢殿間以廊相連,是宋代宮殿、衙署、寺觀等常用的“工字殿”式。主殿前有戲台,兩側設樂亭兩座,四周繞以迴廊,東西兩側分別用斜廊連線主殿。迴廊以外又分隔出八處小院,每院設小殿一座。中部外圍牆上覆瓦頂,四角設角樓。前後院落圍牆設雉堞。圍牆以外設東西兩道院。院內遍植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