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龍紋大瓷盆 金代龍紋大瓷盆,現藏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磁州窯博物館,體形碩大,高21厘米,口徑68.5厘米,地徑為41厘米,大盆外施白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代龍紋大瓷盆
- 館藏地點: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磁州窯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87年
- 出土地點:河北磁縣光泰鎮的觀台窯址
- 高度:21厘米
- 口徑:68.5厘米
- 地徑:41厘米
金代龍紋大瓷盆 金代龍紋大瓷盆,現藏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磁州窯博物館,體形碩大,高21厘米,口徑68.5厘米,地徑為41厘米,大盆外施白釉,口沿下鑲有一圈波浪形紋飾,盆壁內側描繪有兩條形龍,這兩條龍,龍頭高昂,眼睛炯炯有神,軀幹孔武有力,龍爪為四爪,細長而向內彎曲,龍尾微翹,它們即像在騰雲駕霧,又好似在嬉戲玩耍,為嚴重不失靈動。瓷盆的底部描繪有一條團龍,這條龍弓腰曲背,怒目圓睜,兇猛異常,它與盆內壁的兩條形龍遙相呼應,構成一幅完美和諧的畫面。
金代龍紋大瓷盆 團龍紋是龍紋的一種,工匠將龍的體態處理為圓形,這樣既提高了圖案的適應性,又保持了龍體的完整。團龍紋代表了權勢、高貴和尊榮。在中國明朝時期它是等級最高的裝飾圖案,多用於宮廷或皇家園林的建築裝飾。在皇族的服飾上也有團龍的紋飾,可見團龍紋飾在中國古代史非常尊貴的。這件金代龍紋大瓷盆中裝飾的這三條龍均為黑色,他們在白色的瓷盤上顯得格外醒目。從這件龍紋大盤的體形來看,它是一件典型的中國北方地區使用的器物,有著北方瓷器特有的粗狂和豪氣。
這件金代龍紋大瓷盆1987年出土於河北磁縣光泰鎮的觀台窯址,這一窯址是磁州窯的重要窯址之一,曾先後出土了大量磁州窯瓷器碎片。而這件描繪有龍紋的大盤就是目前在觀台窯址內出土的體形最大的古代瓷器。專家從這件金代龍紋大瓷盆的體量和畫工上推斷,它極有可能是磁州窯專為金代皇家燒制的器物。磁州窯主要面向社會大眾,一般裝飾都是花卉、魚草、歷史故事,或者是文字等等;但這件金代龍紋大瓷盆的裝飾圖案是團龍紋,說明他是當時給皇家官府燒制的貢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