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寨

金仙寨

金仙寨原名高峰山,海拔1250米,屬騎田嶺山脈。此山位於臨武縣金江鎮林森村境內,距縣城45公里,東南臨金江鎮林森村委,西接桂陽縣荷葉鄉,北抵北湖區大塘鄉。山高而奇,時而“青碧冠雲”,時而“園秀霞舉”。上有一巨石仰天而臥,禿頭袈裟,枕山巔,望南天,露慈容,活如一尊仰天巨佛。冬天,若山腰積雪頂無雪,必有大雪;夏天,若山頂雲飛霧散,“園秀霞舉”,不出三天必有雨。當地老百姓久驗無誤,故而得出一句民諺:“金仙寨脫了帽,不等三天雨就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仙寨
  • 原名:高峰山
  • 海拔:1250米
  • 地理位置:臨武縣金江鎮林森村境內
高峰山為何換名金仙寨,其中有個半真半假的故事傳說。
元代,民族壓迫十分厲害,民族反抗也特彆強烈。元朝統治者為防止人民造反,嚴禁民間收藏兵器,連菜刀都是每10戶人兼一把,若有人造反,一人造反株連九族。儘管統治手段嚴酷,造反的卻越來越多,到元末至正年間(1341-1368),反元勢力遍布全國,連偏遠的桂陽,民間也流傳“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在各派反元勢力中,以朱元璋領導的紅巾軍勢力最大。朱元璋為了擴大反元勢力,暗中派出不少高手到各地串連,其中派到南方的是武藝高強的金山和尚。金山從湖南到廣東途經桂陽十里大沖(今荷葉地段)時,遠望高峰山奇偉秀麗,甚為驚訝,就移步高峰山實地踏看,見該山鶴立於崇山峻岭之中,四面懸崖峭壁,只有東西各有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崎嶇小道,覺得是一個“一夫把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於是決定在此安營紮寨,作為組織反元勢力的大本營。
金山駐足高峰山後,以傳教手段發展反元組織,不到半年時間,教徒就發展到2000餘人。經過嚴格訓練,個個武藝高強,並有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本領。在訓練期間,又發動教徒積糧草,造營房,築寨牆,設寨門(遺址至今尚存),並開展劫富濟貧義舉,深得窮苦百姓的擁護。官府則惶惶不可終日,緊急上書朝廷,請求發兵征討,但朝廷已自顧不暇。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下詔召回各路義軍首領論功行賞。金山出身佛門,四大皆空,舉義旗是為救民於水火,不是為個人升官發財,未赴進行受封,而是在高峰山築寨建宙宇,誠心念佛,修心養性,活到90餘歲的某年六月初六日才“圓寂”。朱元璋獲悉後,甚為欽佩,親題輓詞“金山為民風範永存”以贈。金山的徒弟將輓詞刻在一處高峻石壁上,字跡至今還依稀可見。
後人為紀念金山,把高峰山更名為金山寨。後又傳說他死後成了仙,又更名為金仙寨。還傳說他在世時心腸好,成仙后也很靈驗,有求必應。於是每年在農曆六月六日,百姓上金仙寨焚香祈福的很多,特別在大旱年的這一天,上金仙寨求雨的更多。現在正在開發旅遊項目,也就在農曆六月初六這天,去祈福的人很多,看日出的人也很多。
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搶有金仙寨的所有權而去的。他們經常會在這天晚上因協商不成而大動拳腳,甚至兵戎相見!這也是每年的這天去祈福看日出的人糾結的時候。希望政府能早日將其開發。因為它確實很漂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