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場

野豬場

《野豬場》是201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集益。《野豬場》主要收錄了《洪水、跳蚤》、《城門洞開》、《野豬場》、《阿巴東的葬禮》、《癱瘓》、《告別演出》、《恐怖症男人》等作品,供讀者朋友們欣賞。

基本介紹

  • 書名:野豬場
  • 作者:陳集益
  • ISBN:9787506355797
  • 頁數:273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
  • 副標題: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目錄,作者介紹,序言,

編輯推薦

陳集益:《野豬場》 在先前為集益寫的一篇印象記中,我曾以《從誇飾到樸實》為題對他做過簡要的概括。在那篇文章中,我這樣評價他初期的作品:這些小說雖然還帶著某種硬做的痕跡,但是你不能不承認,它們是無弦琴,是第六根指頭,是那種蹤影無定的不明飛行物,有點劍走偏鋒、我行我素的味道。它們散發著怪異而又沉重的氣息,既有反常的一面,也有寫實的一面,幾乎每一篇都能看出作者在別有用心地越位或出軌——他以超乎尋常的想............

內容簡介

陳集益具有南方人的靈氣,收斂而有韌性,作品卻有針扎般的感覺。他的小說可分為歷史敘事和現實敘事,前者主要是父親“系列”,後者主要是寫當代年輕人的生活。
陳集益作品中現實性與寓言性的暗合和聯結都來自生活本身,是流動的生活及其多面性使人產生的聯想,其奇特的想像力,總是能和許多具體、精準的生活描寫結合在一起,這在當代青年作家中至為難得。
《野豬場》主要收錄了陳集益的八部中篇小說,包括《城門洞開》、《阿巴東的葬禮》、《癱瘓》、《告別演出》、《恐怖症男人》等。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筆精妙,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顯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獨到的寫作風格,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及可讀性,非常值得欣賞。

目錄

總序:
序:在歷史交接的界面上
洪水、跳蚤
城門洞開
野豬場
阿巴東的葬禮
癱瘓
告別演出
恐怖症男人
和抑鬱症患者在一起

作者介紹

陳集益,男,1973年生,浙江金華人。1998年開始寫作。2007年就讀於魯迅文學院第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現為浙江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
迄今已在《十月》、《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鐘山》、《天涯》、《山花》等文學期刊發表小說六十萬字。有作品被《小說選刊》轉載、收入選本。2009年獲《十月》新銳人物獎。2010年獲浙江省青年文學之星獎。

序言

中國現代文學發軔於本世紀初葉,同我們多災多難的民族共命運,在內憂外患,雷電風霜,刀兵血火中寫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嶄新篇章。現代文學繼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長豐厚的文學遺產,順乎20世紀的歷史潮流和時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內涵和全新的文體(無論是小說、散文、詩歌、劇本以至評論)建立起全新的文學。將近一百年來,經由幾代作家揮灑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後繼,披荊斬棘,以艱難的實踐辛勤澆灌、耕耘、開拓、奉獻,文學的萬里蒼穹中繁星熠熠,雲蒸霞蔚,名家輩出,佳作如潮,構成前所未有的世紀輝煌,並且躋身於世界文學之林。80年代以來,以改革開放為主要標誌的歷史新時期,推動文學又一次春潮洶湧,駿馬奔騰。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斕的新作,為20世紀的中國文學畫廊最後增添了濃筆重彩的畫卷。當此即將告別本世紀跨入新世紀之時,回首百年,不免五味雜陳,萬感交集,卻也從內心湧起一陣陣欣喜和自豪。我們的文學事業在歷經風雨坎坷之後,終於進入呈露無限生機、無窮希望的天地,儘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綠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帶著滿身朝露的新人嶄露頭角,自然是我們希冀而且高興的景象。然而,我們也看到,由於種種未曾預料、而且主要並非來自作者本身的因由,還有為數不少的年輕作者不一定都有順利地脫穎而出的機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乃是為出書艱難所阻滯。出版渠道不順,文化市場不善,使他們失去許多機遇。儘管他們發表過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還獲了獎,顯示了自己的文學才能和創作潛力,卻仍然無緣出第一本書。也許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和體制轉換期中不可避免的暫時缺陷。卻也不能不對文學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因而也不能不使許多關懷文學的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嘆息,焦慮不安。固然,出第一本書時間的遲早,對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長不會也不應該成為關鍵的或決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及早地跨過這一步呢?
於是,遂有這套'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的構想和舉措。
中華文學基金會有志於發展文學事業、為青年作者服務,已有多時。如今幸有熱心人士贊助,得以圓了這個夢。瞻望21世紀,漫漫長途,上下求索,路還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也許可以看作是文學上的'希望工程'。但它與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貧濟困,也並非照顧'老少邊窮'地區,而是著眼於為取得優異成績的青年文學作者搭橋鋪路,有助於他們順利前行,在未來的歲月中寫出更多的好作品,我們想起本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期間,魯迅先生先後編印《未名叢刊》和'奴隸叢書',扶攜一些青年小說家和翻譯家登上文壇;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學叢刊》,更是不間斷地連續出了一百餘本,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當時青年作家的處女作,而他們在其後數十年中都成為文學大軍中的中堅人物;茅盾、葉聖陶等先生,都曾為青年作者的出現和成長花費心血,不遺餘力。前輩們關懷培育文壇新人為促進現代文學的繁榮所作出的業績,是永遠不能抹煞的。當年得到過他們雨露恩澤的後輩作家,直到鬢髮蒼蒼,還深深銘記著難忘的隆情厚誼。六十年後,我們今天依然以他們為光輝的楷模,努力遵循他們的腳印往前走去。
開始為叢書定名的時候,我們再三斟酌過。我們明確地認識到這項文學事業的'希望工程'是屬於未來世紀的。它也許還顯稚嫩,卻是前程無限。但是不是稱之為'文學之星',且是'21世紀文學之星'?不免有些躊躇。近些年來,明星太多太濫,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無一不可稱星。星光閃爍,五彩繽紛,變幻莫測,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憑風翻雲卷,光芒依舊;但也有為時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閃即逝,或許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來、炒出來的。在人們心目中,明星漸漸跌價,以至成為嘲諷調侃的對象。我們這項嚴肅認真的事業是否還要擠進繁雜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這一批青年作家,他們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星嗎?
當我們陸續讀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協及其他方面推薦的新人作品,反覆閱讀、醞釀、評議、爭論,最後從中慎重遴選出叢書入選作品之後,忐忑的心終於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輕快愉悅之感。'他們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星嗎?'能的!我們可以肯定地、並不誇張地回答:這些作者,儘管有的目前還處在走向成熟的階段,但他們完全可以接受文學之星的稱號而無愧色。他們有的來自市井,有的來自鄉村,有的來自邊陲山野,有的來自城市底層。他們的筆下,蕩漾著多姿多彩、雲譎波詭的現實浪潮,涌動著新時期芸芸眾生的喜怒哀傷,也流淌著作者自己的心靈悸動、幻夢、煩惱和憧憬。他們都不曾出過書,但是他們的生活底蘊、文學才華和寫作功力,可以媲美當年'奴隸叢書'的年輕小說家和《文學叢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當今某些已經出書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兩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們是文學之星。這一批青年作家,同當代不少傑出的青年作家一樣,都可能成為21世紀文學的啟明星,升起在世紀之初。啟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東方天空出現時,人們稱它為啟明星,黃昏時候在西方天空出現時,人們稱它為長庚星。兩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對遙遠的天體賦予美好的傳說,寄託綺思遐想,但對現實中的星,卻是完全可以預期洞見的。本叢書將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後,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長江潮湧,奔流不息。其中出現趕上並且超過前人的文學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嗎?
歲月悠悠,銀河燦燦。仰望星空,心緒難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