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艾蒿(菊科蒿屬植物)

野艾蒿(菊科蒿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DC.)是菊科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具縱棱,分枝多,斜向上伸展,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葉紙質,上面綠色,具密集白色腺點及小凹點,背面除中脈外密被灰白色密綿毛;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長柄;頭狀花序極多數,瘦果;花果期8-10月。

野艾蒿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內蒙古大興安嶺等地區均有分布;多生於路旁、林緣、山坡、草地、山谷、灌叢及河湖濱草地;適應性強,有較強的耐陰性;種子繁殖。

野艾蒿具有散寒、祛濕、溫經、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偏頭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風濕痹痛、瘡疾痛腫、擠癬、皮膚瘙癢的症狀。野艾蒿的嫩苗經過烹煮後,可食用,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除此之外,野艾蒿的草葉還可作為飼料,供牛羊等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艾蒿
  • 拉丁學名: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DC.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菊目
  • 菊科
  • 蒿屬
  • :野艾蒿
  • 命名者及年代:DC.,1840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藥用,食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時為半灌木狀,植株有香氣。主根稍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直徑4-6毫米,常匍地,有細而短的營養枝。莖少數,成小叢,稀少單生,高50-120厘米,具縱棱,分枝多,長5-10厘米,斜向上伸展;莖、枝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葉紙質,上面綠色,具密集白色腺點及小凹點,初時疏被灰白色蛛絲狀柔毛,後毛稀疏或近無毛,背面除中脈外密被灰白色密綿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8-13厘米,寬7-8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長柄,花期葉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圓形或近圓形,長6-8厘米,寬5-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二回為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卵形,長3-5(-7)厘米,寬5-7(-9)毫米,每裂片具2-3枚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小裂片或深裂齒,長3-7毫米,寬2-3(-5)毫米,先端尖,邊緣反卷,葉柄長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羽狀全裂,具短柄或近無柄;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邊反卷。
頭狀花序極多數,橢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2.5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具小苞葉,在分枝的上半部排成密穗狀或複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長或中等開展,稀為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多下傾;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蛛絲狀柔毛,邊緣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疏被蛛絲狀柔毛,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長圓形或橢圓形,半膜質,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9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紅色,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10-20朵,花冠管狀,檐部紫紅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又,叉端扁,扇形。瘦果長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低或中海拔地區的路旁、林緣、山坡、草地、山谷、灌叢及河湖濱草地等。適應性強,有較強的耐陰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日本、朝鮮、蒙古及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及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野艾蒿根莖離表土層越近出苗越早,5-10厘米土層是野艾蒿根莖的最適生長環境,該土層中野艾蒿的根莖數量多且生物量大。主根發育的野艾蒿植株在株高、根莖長度、生物量方面明顯大於側根所發育的野艾蒿植株。野艾蒿根莖著入土壤即可出苗,證明了其“入土必活”的特性。野艾蒿在出苗30天左右時其株高和葉片數迅速增加,在出苗120天左右時其株高和葉片數增速則迅速回落。在橫走側根比例大的土層(0-20厘米)中,野艾蒿根莖量在春夏季節的增長幅度遠大於夏秋季節。
野艾蒿
野艾蒿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藥用

野艾蒿入藥,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散寒、祛濕、溫經、止血作用。可用於治療偏頭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風濕痹痛、瘡疾痛腫、擠癬、皮膚瘙癢的症狀。

食用

野艾蒿的嫩苗經過烹煮後,可食用,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除此之外,野艾蒿的草葉還可作為飼料,供牛羊等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