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沙蔥

野沙蔥

“野沙蔥”生長在新疆山戈壁野沙灘間,它色澤碧綠、味道香醇,食之爽口、野味十足,是真正綠色食品。產新疆(北部)和黑龍江(西部)。蘇聯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以及蒙古也有分布。生於山地草原地帶或礫石質坡地。鱗莖卵狀圓柱形,葉為中空的圓筒狀,花葶粗壯,中空的圓筒狀,傘形花序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花果期8-9月。鱗莖和葉可食用也可入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爾泰蔥
  • 拉丁學名:Allium altaicum
  • 別稱:野山蔥、阿山蔥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百合目 Liliflorae
  • 亞目:百合亞目 Subordo Liliineae
  • :百合科 Liliaceae
  • :蔥族 Allicea
  • :蔥屬 Alli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小結,

形態特徵

鱗莖卵狀圓柱形,粗壯,粗2-4厘米;鱗莖外皮紅褐色,薄革質,不破裂。葉為中空的圓筒狀,長為花葶的1/3-1/2,中下部最粗,粗0.5-2厘米。花葶粗壯,中空的圓筒狀,高40-100厘米,粗1-3厘米,中部以下最粗,向頂端收狹,1/4-1/2被葉鞘;總苞膜質,2裂;傘形花序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粗壯,略比花被短,或為其1.5(-2)倍長,基部無小苞片;花白色帶黃;花被片長6-9毫米,外輪的近卵形,內輪的近卵狀矩圓形,等長,或外輪的略短,先端漸尖或近急尖,常具短尖頭;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的1.5-2倍,錐形,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子房倒卵狀,腹縫線基部具窄的蜜穴;花柱細長,伸出花被外。花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草原地帶或礫石質坡地。

分布範圍

產新疆(北部)和黑龍江(西部)。蘇聯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以及蒙古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鱗莖和葉可食用
藥用價值:
【性昧功能】辛,溫。消食健胃、清血、活血、解毒、發表、散風寒。
【主治套用】鱗莖:壞血病。葉:食積胃脹、風寒感冒。
【藥用部位】鱗莖、葉。
【用法用量】鱗莖:lO~259,鮮食。乾品:6~99,煎湯服。葉(鮮):9~259,鮮蔬食。均以鮮品效佳。
【方劑】阿爾泰蔥(鮮鱗)309,生食或佐餐,連服1周,日2次。用於壞血病。
【藥食源通】是西北地區著名野菜,生食、做菜、涼拌、或做調味料。

小結

本種與栽培的 A. fistulosum L. 極為相似,不同處僅在於蔥的鱗莖常為圓柱狀;鱗莖外皮白色,傘形花序較大而鬆散;小花梗為花被片的2-3倍長,較纖細;花白色。但在市場上亦可看到鱗莖呈卵狀圓柱形、鱗莖外皮淡紅褐色的蔥。故兩種的關係是否為蔥是阿爾泰蔥經栽培馴化而來,尚待進一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