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喚:紀念野馬重返故鄉三十周年

野性的呼喚:紀念野馬重返故鄉三十周年

《野性的呼喚:紀念野馬重返故鄉三十周年》是張赫凡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15年5月。

該書探秘蒼涼寂寥的大漠之中野馬及野馬保護者的內心世界,傾聽野馬對自由的聲聲呼喚,傾聽發自保護者靈魂深處的呼聲。沒有野馬的荒原是寂寞的,而沒有靈魂的馬群也同樣是單薄的。張赫凡用自己的青春時光,用她和這些野馬朝夕相處的歲月完成了這些詩歌。就像她在一首詩中寫到的那樣,“野馬的體內有一條筆直的路”,那裡有她隱現的荒原和內心的遠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野性的呼喚:紀念野馬重返故鄉三十周年
  • 作者:張赫凡
  • 文學體裁:詩集
  • 字數:15萬字
  • 首版時間 :2015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真實地描述了瀕危物種普氏野馬重返故鄉後的生存、繁衍和野放過程中的鮮為人知的種種故事,有野馬家族的悲歡離合,有馬與人之間情感上的酸甜苦辣,更有野馬賴以生存的浩瀚戈壁中的自然景觀,為人們走進神秘而稀奇的野馬王國開啟了一扇門,同時展現了野馬中心成立三十年來的風雨之路。

作品目錄

一 野馬篇
二 野馬保護者篇
三 自然生態篇
騰飛吧,野馬
天馬之夢
而這一切,卻不屬於它
野性的呼喚
馬兒呀,請擂響春天的鼓
斷臍之刀
馬蹄敲打青春的天空
我聽到了你的呼喚
拯救了你也就拯救了我自己
我拿什麼來拯救你
依然想投入你的懷抱
相依,沒有終點
黑眼睛與黑眼睛的對望
野馬公主,請別哭
永遠的公主
詩意的魂靈,不會死
野馬的體內有一條筆直的路
奔騰的歌
馬兒飛馳
馬閒雪花落
野馬奔騰在天山網上
文字的綠野自由無疆
英雄暮年
英雄母親
淡淡的暮靄中,我看到一對野馬相依相偎
野馬光棍
野馬的黑眼睛
送別野馬去蒙古國
你在他鄉還好嗎
致天馬王子
致野馬“雪豹”
誰說你孤單
聽,野馬在嗚咽
致野馬王子
被圍困的愛情
被囚禁的天使
內心的荒蕪比草原遼闊
野馬裝箱
野馬公主的呼喚
王子歸來
野馬,我的心將與你一起在荒原上馳騁
跑吧,跑吧
開拓者之歌
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從東方冉冉升起
死神的黑飄帶
巨浪拍打著黑色的2007
第一匹真正的野馬
大自然的孩子
幸虧有野馬扶著
致野馬
荒野十二朵
久違了,野馬
只想回到野馬身邊
只有野馬依然守候在身邊
感覺如你
春姑娘打馬而來
春天,我看見野馬的野性在發芽
愛的野馬,賓士在黃昏
動感五線譜
小路
神秘悽美的戈壁石
想像的天空有一匹駿馬
青春是一匹哭泣的野馬
心靈的家園
風景,這邊獨好
飄雨的黃昏
我們已經沉淪了太久太久
奔騰的夢想在北塔山相會
馬年裡想起我的摯愛
大漢情歌
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長
流浪者之歌
野馬呀,請你告訴我
最美的夢,在遠方
小駒兒
生命的輓歌
野馬精神贊
那一雙雙凍紅的手
戈壁上的小屋
野馬天使
是他們,築起了拯救
野馬的豐碑
戈壁上的一片綠蔭
養野馬的戈壁灘
大戈壁,我曾恨過你
戈壁生活
飼養員
鍋爐工
垂釣
8號
小白房子
難道狼也體諒人的寂寞
老吉普車
傾聽呼吸
冬夜
偷襲
一盞孤燈的眺望
青春日記
內心的充實比任何
獎盃都要可貴
痛到峰迴路轉
春天是這樣結束,又是這樣開始
在青春的荒園裡穿梭
致我荒蕪的青春
致我失落的青春
再致青春
一雙向春天伸出的手
匆匆那年
對書的歉意
讓舊時光閃閃發光
冬天裡的春天
如果一切我能來安排
致遠燈
啊,這美好的新生
倘若你也在身邊
我心愛的小寶貝,你一直住在媽媽的心尖上
冬夜裡唯一的暖
讓最痛的一滴眼淚
綻開笑顏
濃濃的思念如霧
傷離別
一場大雪因此降落
小雪花輪
執夢之手
致遠方
愛的沙塵暴
寒冬,一團火從天邊奔來
有一種愛其貌不揚
夕陽下漫步戈壁
思念
思念如潮
與你一起走過的那段路
雪地上那對腳印並沒有
並肩至春天
當愛已遠離
一朵乾枯的雲
沙沙春雨里,我想起了那傷濕漉漉的愛情
和弦
雲淡風輕
忘卻
愛捉迷藏的小精靈
這來之不易的光明呀
當網路在荒涼戈壁安了家
大戈壁
戈壁秋晨
戈壁春天
戈壁上的黃金樹
戈壁紅柳贊
一棵蘋果樹
荒野上的一株梧桐樹
沙棗樹贊
那些笑傲風雪的花和樹
綠色進行曲
天山雪蓮
那些葉子並沒有落
麥浪,麥浪
卡拉麥里
北國黑豆
雪花,雪花
大雪,大雪,你來得正是時候
雪花盛開
雪呀
冬日陽光
一個人在冰清玉潔的世界裡穿行
雪花搶占了春姑娘的舞台
我張開雙臂,要把美好的春天緊緊擁抱
美妙的春雨
盛夏的夜
秋陽
秋之戀
秋葉
風瘋了
乾裂的大地
夢幻大峽谷
土黃色的末日
我只能這樣靜靜地看著你
曠野晚景
荒野之歌
情系荒野
荒野之戀
荒野中的小路
荒野中的花園
心靈安居之處
後記

作品鑑賞

該書呈現出來的是張赫凡魂牽夢繞的“野馬”和“荒原”,是她內心裡的那一片遼闊遠方。與普氏野馬多舛的命運和坎坷的身世一樣,在遠離故鄉100多年的野馬回到它們的故鄉準噶爾荒原——卡拉麥里一樣,戈壁女孩張赫凡的命運也是被這一群野馬改變和修復的。那是盛滿一個女孩的花季和羞澀記憶的青春年代,而她卻告別都市繁華和喧囂,在一片萬古荒原里,與一群遊子般的野馬“戀愛”了。不管她此前經受了命運怎樣的擊打,這一刻,她孤身來到荒原的時候,那群重回故里的野馬,似乎已經完全占據了這個青春少女的美麗花季。
在《致野馬》這首詩里,張赫凡為自己的詩歌做了一次詮釋:“如果這是一場場風雨/這一場場捲走我好夢/這一場場涼透我靈魂/的風雨/是為你的出現而來/又是因為你的出現而去/那么我願意/願意讓/這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猛烈地將我全部摧毀/然後/在你那裡獲得/燦爛的新生”。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這樣的宿命。那些不可預測的事物,那些秘密的遠方,早已經在那裡等待著了。如果說《致野馬》是作者的一次心靈自白,那么,在下面的這首詩里,就是一次“詩意的棲居”了:“卡拉麥里廣闊的原野上瀰漫著泥土的香氣/草兒披著露珠還帶著朦朧的睡意/風兒輕聲細語/藍天擁抱著大地/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從東方冉冉升起”(《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從東方冉冉升起》)。這是一個迷人的早晨,也是一個愜意的早晨。泥土和陽光,露珠與草葉,輕風細語和遼闊的藍天,一切來自荒野的景象,都是如此清新,令人嚮往。正如絕望和寂寞並不是荒原的全部一樣,青春和燦爛也同樣會在一個孤獨的靈魂里綻放。
美,是一場掠奪。在一些人們不經意的瞬間,那些奪目而去的驚鴻一現,常常會是人們一生的遺憾。這些“視覺的風暴”,來自於人們的眼睛,更來自於人性深處。正像張赫凡在《淡淡的暮靄中,我看到一對野馬相依相偎》這首詩中所描述的那樣,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發現,那些朦朧的詩意和感動,全都隱匿在人們生命的“深處”,有時是“我”發現了它,有時是她發現了它。
張赫凡的詩歌不事雕琢,她也不善於經營所謂詩歌的技巧,她的這些詩歌書寫,發乎於心,源自生活,呈現著生活本來的面目,所以讀來粗糲中透著鮮活的生活原貌,就像人們吃過的那些鄉下的粗糧,口感和味覺,都是地道的原生態。其實,張赫凡這些詩歌的意義,並不僅僅只是她出版了一部詩集,或者說她選擇了詩歌這樣一種形式來表述自己的生活,而是作為她身後和心靈深處那一片渾厚背景的遼闊荒原,那一群流浪了百年之久的野馬群。這些背景的顏色,才是張赫凡和張赫凡詩歌真正的底色。沒有野馬的荒原是寂寞的,而沒有靈魂的馬群也同樣是單薄的。張赫凡用自己的青春時光,用她和這些野馬朝夕相處的歲月完成了這些詩歌。就像她在一首詩中寫到的那樣,“野馬的體內有一條筆直的路”,那裡有她隱現的荒原和內心的遠方。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6年3月,《野性的呼喚:紀念野馬重返故鄉三十周年》獲新疆第五屆科普作品金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野性的呼喚:紀念野馬重返故鄉三十周年》
2015年5月
中國林業出版社
978-7-5038-7959-3

作者簡介

張赫凡,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正高級工程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普氏野馬的保護研究工作,與野馬相伴近30載,寫下40多萬字筆記,發表文字逾百萬字。其中,《野馬重返卡拉麥里》獲第九屆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新疆野馬回歸手記》獲第七屆梁希科普作品一等獎;《野馬回家》獲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五屆優秀科普作品獎銀獎;《野馬家園》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