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大地》是2006年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諾爾·格羅夫。
追求原生態的生長環境,惟有追隨野生動物的足跡,才能找到地球上最純淨的風景。儘管人類文明的印記已經遍布我們所在星球的絕大多數地區,但是從煙霧氤氳的熱帶雨林到狂風肆虐的極地冰川,仍然有數百萬平方公里呈原始狀態的土地保持著自己的活力。
基本介紹
- 書名:《野性大地》
- 作者:諾爾·格羅夫
- ISBN:7538618538
- 頁數:272頁
- 出版社:吉林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
- 裝幀:精裝
- 開本:8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宛若對大自然唱出的一闋讚歌,美國《國家地理》出品的《野性大地:地球最後的伊甸園》橫跨七大洲,將珍貴奇異的野生動物和人跡罕至的自然景觀結合起來,以豐富而詳實的文字和圖片為讀者展現出了一幅野生動物和野生地帶的奇美畫卷。
宛若對大自然的壯美唱出的一闋動聽讚歌,《美國國家地理》出品的《野性大地:地球最後的伊甸園》一書橫跨七大洲,介紹了一些地球上最荒僻的地區,向讀者展開了一幅關於那些基本上還未被人類涉足地區的宏偉畫面。儘管人類文明的印記已經遍布我們這個星球的絕大多數地區,但是從煙霧氤氳的熱帶雨林到狂風肆虐的極地冰川,仍然有數百萬平方公里呈原始野生狀態的土地保持著自己的活力。
六位知識淵博的作者以及我們最優秀的野生生物和風景攝影家一起探尋了30多個尚未喪失原始自然美的樂園,每一個樂園都有其獨特的、有趣的動植物群落,每一個樂園都有著懾人心魄的迷人景色。
跟隨他們的鏡頭和筆端,你會在非洲的塞倫蓋蒂大草原跋涉,在那裡,獅子、角馬和大象一起分享著這片熱帶大草原,而在尼日的撒哈拉沙漠你還會遇見遊牧的柏柏爾人;你會一頭扎進婆羅洲的亞洲叢林裡,那裡盛開著世界上最大的花朵;你會心懷驚嘆地凝視著位於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那是地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湖泊;你會在澳大利亞發現有著5萬年曆史的土著文化在遠古的黃金時代留下的繪畫作品;你會沿著紐西蘭的峽灣國家公園陡峭的海岸線游弋;你會從有著無數北美馴鹿在凍土荒野上遊逛的加拿大北極地區,到短吻鱷在漂浮的小島間無聊發獃的奧克弗諾基原始沼澤,縱覽整個北美洲;你會從亞馬遜河的“綠色天堂”到安第斯山脈,以及閃耀著寒冷之威嚴的極地冰帽,讓南美洲在你面前揭開面紗;你還會發現即使在人口密度非常高的歐洲,也不得不讓出從蘇格蘭的凱恩戈姆山到波蘭被保護了500年的神秘森林等地區作為珍貴的保護區。而以上所有這些地方,都只是這趟非凡的冒險之旅的幾個目的地而已。
此外,本書還附有200多張精彩的全彩照片、詳盡的地圖、從企鵝介紹到板塊構造理論的內容補充花絮,以及數十個不是那么有名的,卻也是被自然所主宰之地區的簡介。本書通過詳盡的描繪,記錄下複雜生態系統脆弱的平衡,以及在孤島般的地球上那些地球最後的伊甸園所具有的驚人的美。
作者簡介
諾爾·格羅夫,一位入會時間長達25年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會員。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曾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撰寫過28篇文章,並參與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出版的其他4本書的創作。他也是《野生生物的野生地帶:美國的國家保護區》一書的作者。
媒體推薦
敬畏自然 反思文明
-----讀《野性大地》隨筆
·楊恩璞·
《野性大地》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彙編的又一本宏篇巨著,該書集中了六位專家、學者和上百位攝影家對全世界七大洲的30多個自然保護地區的採訪記錄。但它不是本純粹介紹風景的畫冊,讀後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在那些美麗的照片和文字背後還有深刻的啟迪,原來人類文明未曾觸及的地方如此精彩,生物和諧、生態平衡……,看來神話中的伊甸園在史前可能是存在過,使人不得不反思如今的人間環境,以及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共產主義革命思想家恩格斯曾經在160多年前出版過《自然辯證法》中就告誡人們:現代文明社會愈發展,愈具有破壞自然生態的野蠻性。他還以砍伐樹林為例,指出:無節制開發自然,自然總有一天會報復人類的。但是這一保護環境的意識,在19、20世紀並沒有真正被人類重視,不少國家為了眼前或局部的利益大施討伐和侵犯自然,提出“人定勝天”等違背客觀規律的口號,結果導致許多山區水土流失、城市空氣污染、江湖魚蝦絕跡、人類自身也怪病纏身……。今天閱讀《野性大地》,我們看到那裡的天是那么藍、河是那么清、樹那么茂盛、生物發育得那么健壯,這是一個在“物競天擇”下相互促進的共榮局面。對照人類實現現代工業後的惡劣環境,我們不由感到羨慕和汗顏。所以可以這樣認為,如果哲學家從理性論證了自然辯證法,讓我們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那么該畫冊就是用無可爭辯的感性形象,加深了人們反思自己在“現代化”旗號下的野蠻破壞行為,其社會效益不可低估。
作為地理畫冊,在知識含量和攝影造詣上該書本身還有相當的學術水平。該書描述的30個地區,大部分是渺無人煙的原始處女地,有的連科學探險隊都未曾去過,但作者對當地的地質、地貌、植被、動物和氣象,以及歷史演變進行了相當詳細的考察。如對非洲波札那奧卡萬河三角洲的描繪,那裡河水流入沙漠形成世界最大內陸濕地,氣候溫潤、水源充沛,是該國生物繁衍的生命之源,具有“原始非洲王冠上寶石”的美譽。書本不僅讓我們大開眼界;而且在展示景觀的基礎上,提出了環境保護的忠告和建議。作者寫道:如果肆意把奧卡萬河水資源用於開礦、灌溉等,“任何一種舉措……都意味著災難”、“意味著成千上萬野生動物的滅亡”。(P/25)
此外,本書對南極冰雪世界、澳大利亞海底珊瑚礁的,以及加拿大埃爾斯米島等的考察報導也是饒有情趣的,那些都是一般人難以涉足地方,畫冊通過鮮為人見的畫面和娓娓動聽講解,仿佛使讀者對這些神秘地域進行了探險旅行,可以極大滿足我們的求知慾、好奇性。對埃爾斯米島作者作了這樣描寫:“世界上第十大島上居然沒有永久居民,這似乎很難令人相信”,“因為距離北極只有760多公里,所以有些人把這裡叫做世界之顛”。“埃爾斯米的原野也許很寒冷孤寂,”到達那裡“可以欣賞到真正未加雕琢的原野,你可以在河谷里跋涉,穿過冰川,給北極熊拍照……,在哈里森湖垂釣”。在這些文字的邊上陪襯著雪野和白熊照片,讀了這些篇幅對於久居鬧市、嚮往自然的看客來說,真是一種精神享受,既能放飛心靈,又可陶冶情操,增長熱愛自然、善待生靈的覺悟。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一貫具有重視圖像語言的傳統,所以它所編撰的《野性大地》其攝影圖片的質量也是令人讚不絕口。我作為一個從事攝影50年的專業人員,看後感到值得向同行推薦。該書的圖片現場真實感強、文化品位高,無論拍攝風光,還是動物生態,採用即興抓拍,既良好地再現出原生態的環境、光照和動感,同時又不失造型構成、藝術法則,體現出攝影家紮實的攝影功底。最讓我吃驚的是,他們那些攝影家對大自然保持著一種朝聖和敬畏的心態,調動了光影和色彩謳歌和讚頌自然和生靈的神韻,沒有那種遊玩名勝的閒情。打開畫冊扉頁那七、八幅跨頁圖片,如同“急急風”開幕亮相,一鳴驚人;再如:非洲晚霞下的野象(P/22)、珠穆朗瑪雪峰的夜空(P/104)、密西西比河三角洲(P/217)和南極藍寶石冰山(P/159)等也給人留下難忘印象。看了畫冊的照片,讓人感到地球、自然和生命的壯麗、可愛、偉大,神聖不可侵犯。人類啊!這才是我們真正賴以生存空間,可不要自毀家園,遭到報應。(寫於2005年1月12日)
目錄
前言
非洲
歐洲
亞洲
澳洲
極地
北美洲
南美洲
作者簡介
照片提供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