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化種群是指為了使物種重返原生地,通過再馴化及適應性訓練,恢復其在自然條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擴大種群,最後達到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的目的的種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化種群
- 目的:豐富物種多樣性
- 結果: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
- 代表:普氏野馬
- 步驟:欄養繁殖、半散放、散放
- 學科:動物生態學
主要目的,產生背景,野化技術,
主要目的
野化目的就是豐富物種多樣性,拯救與恢復瀕危物種的示範,同時也教育人們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使物種重返原生地,通過再馴化及適應性訓練,恢復其在自然條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擴大種群,最後達到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的目的。
產生背景
1876年由俄國人普熱瓦爾斯基在中國新疆奇台——巴里坤的戈壁上獵捕到野馬標本,並由俄國學者鮑利亞科夫定名為普氏野馬。1890年德國探險家格里格爾從我國準噶爾盆地捕捉到52匹野馬幼駒,經過長途跋涉,運往德國漢堡後僅存活28匹,其中13匹成功地繁殖了後代。當今存活在世界各地的野馬均為其10~11代後裔。
1978年在荷蘭阿納木動物園召開的第一次國際野馬會議上,與會的各國專家提出讓野馬重返原生地,通過再馴化及適應性訓練,恢復其在自然條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擴大種群,最後達到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的目的,因當時散布於蘇聯、美國、西德、東德、荷蘭、波蘭、英國、瑞士等國的動物園、私人手中和禁獵區的野馬僅400匹左右。由於長期處於與自然隔絕的人為欄圈飼養環境,使野馬野生狀態下具有的許多優良生物學特性(基因)不斷退化或消失,同時繁殖能力退化,遺傳性疾病增多,從而導致野馬面臨著在地球上滅絕的危險。由於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是野馬的原生地,而且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地域廣闊,且具備放養野馬的基本條件,因此,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及各國專家學者提出在中國新疆放養野馬的建議。此後經多次國際會議的建議,中國承擔了拯救這一瀕危物種的使命,原國家林業部先後與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德國海拉不倫動物園簽署了有關動物交換協定。
1984年林業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國內多學科的專家、教授對野馬回歸故鄉後,面臨的成活、繁殖、系普管理、飼養繁殖等問題進行了多次論證,並組織專家行程幾千公里選定了昌吉州吉木薩爾縣,距新疆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南界60公里處的現今野馬中心場址。中心現有土地9000畝,國家已投入基本建設資金300餘萬元,修建圍欄3000餘畝,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野馬飼養繁殖基地。
野化技術
野馬回歸故鄉及野化就是通過第一階段的欄養繁殖,增加基本繁殖種群,再通過第二階段的半散放、散放,最後讓野馬順其自然回到大自然中去。此項工作在新疆野馬中心經十幾年努力已解決了欄養條件下的繁育問題,且已形成一個十分穩定的繁殖種群,每年都能繁殖成活5—10匹野馬。該中心目前存欄野馬117匹(2001),為繁殖和野化奠定了基礎。就此可以認為在野馬原生地展開野馬野化工作的時機已經成熟。
一、技術路線
組建散放種群,進行半散放。通過適應性訓練,逐步提高獸群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能力,經半散放條件下形成穩定群體後,放歸(散放)野馬。
二、方法、步驟
1.組建散放種群在現有的基本獸群中按合理的血緣(系譜)和一定的雌雄比、年齡結構選定散放群體,經半散放求得建成自然組合中種群。該種群規模在散放初期以至少建立2個自然群為宜。每~自然群的數量不易過多,控制在7~9匹為好。
2.散放地通過對野馬原生地實地考察,選定出同時具備滿足野馬食物、水源和隱蔽三大基本條件的散放地。以大致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東部和準噶爾盆地北部烏古河以南區域選擇較好,因準噶爾盆地中部雖然人煙稀少,但荒漠化程度較高,且水源漸少。
3.適應性訓練,在散放地選擇具備上述三大基本條件的區域設定圍欄(每一散放群圍欄一般不小於400公頃),不設棚舍,只進行定時補草,減少庇護,謝絕參觀。在半散放期,要促使散放群能在自然狀況下採食、活動,逐步減少補飼和監控(對馬群內部發生的爭鬥、排異等現象要任其由之)。半散放期時間不易過長,最好從當年的秋季(9月)到第二年的12月份或當年12月份(半散放的長短可視野馬的適應情況而定)。此時放野不會造成野馬因缺水而死亡,對因找不到食物返回的野馬仍然可供給草料。切忌春季放野,春季易造成馬匹跑青而體衰而亡。
三、輔助措施
在野馬野化實驗過程中,應同時進行必要的科學研究,主要為適應性能力的訓練研究和觀察,化學通訊機制研究,食性及營養分析,無線電跟蹤,疾病防治,生長、發育和生理、生化指標測定,細胞遺傳學研究,生態環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研究等。
為確保野馬野化工作的有序實施,應組成“野馬野化領導小組”和“野馬野化專家組”。野馬野化工作應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專家協助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國家和自治區應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專項資金和配套設施、基本建設資金。野馬野化實驗工作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故應同時進行國家級科研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