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拉桿菌病,又稱野兔熱。土拉桿菌病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感染野生齧齒動物並可傳染給其他動物和人類。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肝、脾、腎腫大,充血和多發性粟粒壞死,淋巴結腫大,並有針尖大幹酪樣壞死灶。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土拉桿菌病
- 英文名稱:Tularaemia
- 其他名稱:野兔熱
- 主要症狀:體溫升高,肝、脾、腎腫大
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和病理,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概述
土拉弗氏菌病(Tularaemia,或稱兔熱病、野兔熱、鹿蠅熱)是一種急性、感染性人畜共患疾病,發生在北半球的多數國家,流行於北緯30°~71°地區。其致病菌是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簡稱土拉弗氏菌)。
1912年McCoy從美國土拉縣的黃鼠中分離出一株新菌種,根據該地地名命名為土拉菌。
l9l9年,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名公共衛生官員E.Francis被派到猶他州調查鹿蠅熱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鑒於E.Francis的貢獻,該菌重命名為土拉弗朗西斯菌。
病原學
土拉桿菌是一種微小(0.3~0.7×0.2μm)、無活動力的革蘭氏陰性球桿菌,在培養基上可具多形性,在組織內可形成莢膜。在一般培養基中不易生長,常用血清-葡萄糖-半胱氨酸培養基及血清-卵黃培養基。
菌型可分為:
1.美洲變種(A型),能分解甘油,對家兔毒力強;
2.歐洲變種(B型),不分解甘油,對家兔毒力弱。
本菌具有三種抗原:
①多糖抗原,可使恢復期患者發生速髮型變態反應;
②細胞壁及胞膜抗原,有免疫性和內毒素作用;
③蛋白抗原可產生遲髮型變態反應。土拉桿菌在自然界生存力較強,但對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強,加熱55~60℃、10分鐘即死亡,普通消毒劑可滅活,但對低溫、乾燥的抵抗力較強。在屍體中能生存133天。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自然界百餘種野生動物、家畜、鳥、魚及兩棲動物均曾分離出土拉菌,但主要傳染源是野兔、田鼠。羊羔和1-2歲幼羊感染後也可作為傳染源。人傳染人未見報導。
(二)傳播途徑 主要為直接接觸,昆蟲叮咬以及消化道攝入傳染。亦可由氣溶膠經呼吸道或眼結合膜進入人體。本菌傳染力強,能透過沒有損傷的黏膜或皮膚,所以人類在狩獵、農業勞動、野外活動及處理病畜時要特別注意。
(三)易感人群不同年齡、性別和職業的人群均易感。獵民、屠宰、肉類皮毛加工、鹿鼠飼養、實驗室工作人員及農牧民因接觸機會較多,感染及發病率較高。本病隱性感染較多,病後可有持久免疫力,再感染者偶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較多病例發生在夏季。
發病機制和病理
土拉桿菌所導致的人體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在感染後2~4周形成。近來認為中性粒細胞尤其重要,該細胞對土拉桿菌成為“細胞內生長菌”有阻礙作用。
病原菌自皮膚破損處侵入人體後,於2至5日內(1~10日)局部形成紅斑或丘疹、皮損擴大並形成潰瘍,細菌即循淋巴管侵入附近淋巴結,並引起炎症。土拉桿菌屬細胞內生長菌,細菌被吞噬細胞吞噬後,不一定被殺滅,且可從淋巴結中逸出,進入血液循環而引起菌血症,並侵入全身臟器,其中肝、脾、深部淋巴結、骨髓等網狀內皮系統攝菌尤多。
肝、脾與淋巴結(繼發性)中有結核性肉芽腫,具一定特徵性。肉芽腫無出血,是與鼠疫區別的重要標誌。
病原菌由呼吸道吸入後,可被肺泡內的巨噬細胞所吞噬,若在肺泡內不被消滅,則病原菌繁殖,周圍可出現炎症反應,伴肺泡壁壞死,縱隔淋巴結常腫大。肉眼可見散在的斑片狀支氣管肺炎,某些可相互融合。肺內結核樣肉芽腫的形成較其他部位為少。
臨床表現
潛伏期1~10日,平均3~5日。
大多急劇起病,突然出現寒戰,繼以高熱,體溫達39~40℃,伴劇烈心痛,乏力,肌肉疼痛和盜汗。熱程可持續1~2周,甚至遷延數月。肝脾腫大、有壓痛。由於本菌的侵入途徑較多,臨床表現多樣化,可分為下列類型:
(一)潰瘍腺型 最多見,約占75~80%,主要特點是皮膚潰瘍和痛性淋巴結腫大。與兔有關的患者皮損多在手指和手掌。蜱媒傳播的患者皮損多在下肢與會陰。病原菌入侵1~2日後,在侵入部位發生腫脹與疼痛,繼而出現丘疹、水皰和膿皰。膿皰破潰後形成潰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隆起有硬結感;周圍紅腫不顯著,伴有疼痛,有時有黑色痂皮。依潰瘍部位不同,發生相應處的淋巴結腫大。常有肱骨內上踝、腋下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二)腺型 僅表現為局部淋巴結腫大而未見皮膚病損,約占5~10%。腺腫以腋下或腹股溝多見,可大如雞卵,開始疼痛明顯,以後逐漸減輕。多在1~2月內消腫,也有於3~4周時化膿而破潰,排出乳白色膿液,無臭,膿汁外溢可達數日不愈。
(三)胃腸型主要表現為腹部陣發性鈍痛,伴噁心、嘔吐、頸、咽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偶致腹膜炎。
(四)肺型 出現上呼吸道卡他症狀,咳嗽、氣促、咳痰及胸骨後鈍痛,重者伴有嚴重毒血症狀。肺部陽性體徵少,胸部X線示支氣管肺炎。偶見肺膿腫、肺壞疽和肺空洞。肺門淋巴結常有腫大。
(五)傷寒型 約占5~15%,起病急,劇烈頭痛,寒戰、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熱程1~2周,大汗,肌肉及關節疼痛,肝脾腫大,常有觸痛。偶有瘀點、斑丘疹和膿皰疹。
(六)眼腺型少見,表現為眼結合膜充血、發癢、流淚、畏光、疼痛、眼瞼嚴重水腫、角膜潰瘍及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
(七)咽腺型病原菌經口侵入,可致扁桃體及周圍組織水腫發炎,並有小潰瘍形成,偶見灰白色壞死膜,患者咽痛不明顯,但可致頸、頜下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診斷
(一)流行病學資料注意職業特徵,特別是有野兔接觸史及相關職業等均有重要參考意義,昆蟲叮咬史也很重要。
(二)臨床表現如皮膚潰瘍、單側淋巴結腫大、眼結合膜充血潰瘍等有一定診斷價值。確診有待細菌分離和陽性免疫反應,凝集效價逐次增高較一次高效價更有意義。
(三)實驗室檢查
本病確診需依靠微生物學檢查。由於本菌可感染人,因此,採樣時應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避免直接接觸臨床病貓的口腔分泌物和滲出液。
1.血象 白細胞多數在正常範圍,少數病例可升達12~15×109/L,血沉增速。
1.血象 白細胞多數在正常範圍,少數病例可升達12~15×109/L,血沉增速。
2.細菌培養以痰、膿液、血、支氣管洗出液等標本接種於含有半胱氨酸、卵黃等特殊培養基上,可分離出致病菌。但血培養的陽性率一般較低。
3.動物接種 將上述標本接種於小白鼠或豚鼠皮下或腹腔,動物一般於1周內死亡,解剖可發現肝、脾中有肉芽腫病變,從脾中可分離出病原菌。
4.血清學試驗凝集試驗套用普遍,凝集抗體一般於病後10~14日內出現,可持續多年,效價≥1:160提示近期感染,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抗體滴度升高4倍有診斷意義;反向間接血球凝集試驗,具有早期快速診斷特點;免疫光抗體法,特異性及靈敏度較好,亦可用於早期快診。
5.皮膚試驗 用稀釋的死菌懸液或經提純抗原製備的土拉菌素,接種0.1ml於前壁皮內,觀察12~24小時,呈現紅腫即為陽性反應。主要用於流行病學調查,亦可做臨床診斷的參考。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鼠疫、炭疽、鼠咬熱等皮膚病灶和淋巴腺腫大鑑別。
1.鼠疫淋巴結腫大為流行時最先出現的病變,腹股溝淋巴結最先累及,依次為腋下,頸部淋巴結,常有較重的全身症狀。淋巴結腫痛顯著,可軟化,化膿,易破潰,膿液中找到鼠疫桿菌可確診。鼠疫潰瘍的疼痛遠較兔熱病為劇。
2.炭疽的淋巴腺腫大較輕,無痛。炭疽潰瘍則有突出的黑色焦痂,周圍組織水腫顯著,而疼痛則極輕微。
3.鼠咬熱由鼠類咬傷所至的急性傳染病,病原為小螺菌,感染後出現高熱,局部硬結性潰瘍,局部淋巴結腫大,有壓痛、皮疹等。
此外,兔熱病還應與恙蟲、傷寒、類鼻疽、皮膚型孢子絲菌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相區別。
治療
(一)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 飲食應有足夠熱量和適當蛋白質,肺炎病例宜給氧,腫大淋巴結不可擠壓,無膿腫形成,應避免切開引流,可用飽和硫酸鎂溶液局部濕敷。
(二)抗菌治療 首選鏈黴素,成人1g/日,分2次肌注,療程7~10日。鏈黴素過敏者可採用四環素類藥物,亦可用於復發再治療,成人2g/日,分4次口服,療程10~14日。合併腦膜炎者可選用氯黴素,成人1.5~2.0g/日,靜脈給藥,療程10~14日,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妥布黴素必要時亦可採用。多種抗菌藥物聯合套用似無必要。
預後
如不經治療可致4~8周的長期發熱,恢復期緩慢延長,病死率各型不同,可達5%~30%。經特效治療後已很少死亡,病死率不足1%,預後一般良好。